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1047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4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修订编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16 草 原 16 草 原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 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 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几个词语,能读写并理解“渲染、勾勒、 翠色欲流”三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品味、积累课文中 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选词用语的准确性。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体会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理解“蒙汉情深何 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4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 深情厚谊,受到热爱

2、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引发学生了解祖国西部的兴趣。 5 理清文章结构, 引导学生揣摩优美语句, 积累优美的语言, 体会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 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 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难点: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 草话斜阳。 ”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设计:三、教学评价设计:

3、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写生字及正确、 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感情朗读等方式引领学生带着想象走进文 本,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3. 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4.借助小练笔,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后面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 六、教学设计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4、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 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 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了阿里山和 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 画卷。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 风情。齐读课题:草原 2.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现在就去欣赏内蒙古大草原的绮丽风光。 (想)那么就请你 们闭上双眼,我

5、们已经坐上了通向内蒙古大草原的高铁。火车在飞驰,很快我们就到达 了这个让我们神往的地方。请你们睁开双眼慢慢欣赏,细细体味。出示大屏幕:播放草 原风光录像。 师:谁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草原美丽的风景? 生:那里天是那么蓝,飘着几朵白云,那一望无际的天底下是成群的牛羊。放羊的 姑娘手里拿着鞭子,正在高歌一曲。 生: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白云,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牛羊在悠闲地吃着草,清清 的湖水泛着微波,此情此景真使人难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过渡:草原风景如诗如画,老舍先生描绘草原美景的语言文字更是优美。就让我们 走进课文共同来感受大作家遣词造句的魅力吧。首先检查一下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3

6、.检查生字识、写。 出示学生预习单,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涩”是平舌音 ; “迂” 是整体认读音节。本课生字 9 个生字中除“迂”外,全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指导学生书 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其中“璃”和“襟”的右边部分笔画都比较多,要注意笔顺和部件 结构,要写的正确匀称。 “涩”是左右结构,右边部分上下要等宽,下面的“止”不要 写的太宽或太窄。检查生字读音时采用“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的 形式。指导书写时采用“观看生字书写的课件-生练写-互相提示易写错的字- 展示学生书写作品”的形式进行。 4.检查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1)正确读词(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

7、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 跤 ) (2)结合预习单理解,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 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5.检查学生朗读课文。 (1)指名接读课文,要求读书的同学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其他同学要注意去听, 学习别人读书的优点,对读错的字词帮助纠正。 (2)重点检查指导课文第 1 段。 6.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全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

8、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 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2)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生:风光美、人情美) (3)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桌交流 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热情好客的人民。 (4)理清文章脉络,找出作者写作顺序 .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画出有关语句。 (初见草原接近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 同桌或小组交流。 反馈层次划分的情况。 自由读课文,想想,在这五个地方,作者各写了什么呢?给每段加个小标题。 (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出示思考题: 7.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

9、草原的美?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 8.你喜欢草原的哪些景物呢?为什么?谁来读一读、说一说? (天空、空气、天底下、小丘、羊群)学生自由练读,汇报学习。 9.多媒体出示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 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 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高歌一曲? 这是一个( )的草原。 (2)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 (一片碧绿,十分

10、广阔。 ) 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翠色欲流、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 读出草原的绿。 这是一个( )的草原。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 色的大花。” 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草原的美丽景色? (比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 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多媒体展示图片 “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 勾勒:用线条勾边儿。 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过渡:面对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又有

11、怎样的感受? 10.出示句子: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 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 “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师补充描写草原美景的小诗:敕勒歌齐声朗读。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 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11.出示句子:在这样的境界里,连我们的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 无限乐趣。 师:难道骏马和大牛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吗? 师:这句话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

12、 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12.有感情朗读 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 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配乐致爱丽丝 13.熟读成诵: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 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播放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4.品味练笔 老舍先生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 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 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 原的美景。 15.小结 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13、下节课我们将跟着老 舍先生,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来结识 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 (二)感受主客亲切相见时的热情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 2 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的情景。 ) 2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1)“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来的真快,表现了草原人民迎接远方的客人急切 心情。 (2)“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14、”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因为蒙古人民穿着 各色的衣服,身着盛装表现出一种热情。 ) (3)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 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4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感受蒙古人民的能歌善舞和热情好客 5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345 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6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 (1)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线标出、交流。 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如: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 再。总是热乎乎地 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

15、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 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创设主客亲切相见的情景即兴表演: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2)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 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 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 “奶茶倒上了, 奶豆腐摆上了 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 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在回敬。”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3)“这时候

16、,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 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7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四)感受蒙古人民和汉族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 齐读最后一段 8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 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要分别了。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小组讨论谈理解(生汇报: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 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大家仍然站在蒙古包外相互倾诉着离别之情。) 9情景模拟 : 假如你就在分别的现场,假如你是蒙古族人民你会对汉族同胞说 : , 远方的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