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0425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9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修订编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六 年 级六 年 级 音 乐 教 案音 乐 教 案 2 第一单元 七彩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迎宾曲 2唱:唱着跳着走近你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表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 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 ,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乐曲所具有的中国民 族音乐特点,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1 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 2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 教学过程 一、以

2、乐激情 1、教师播放迎宾曲 ,请学生们在热情欢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请学生说说对迎宾曲的初步感受。 3教师介绍歌曲表现的主题及时代背景。 (1) 出示迎宾曲曲谱,再次欣赏歌曲,分析判断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何时、何事、何地。 (2) 观看影片客从何来片段,教师简介一年一度的“广交会” 。 4视唱教材中迎宾曲的旋律片段。 5请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 ,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 6 请学生说一说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目的何在? 7 教师小结:歌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外 朋友在广州交易会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同时,广东音乐素材的使用起到了传播民族 文化、

3、宣传家乡等方面的作用。 二、以歌传情 1 请学生再欣赏一首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 。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说说情绪、内容等。 2 学唱歌曲 (1)节奏练习: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请学生读读、拍拍,注意连线的读法。 (2)合唱练习:先请高、低两声部的同学分别找出自己声部中有连线和休止符的乐句唱一唱、 合一合,最后再连贯、完整地唱出合唱部分。 (3)歌曲接龙演唱: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唱合唱部分。 教师领唱时,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 在曲谱中有颜色的地方加入什么样的伴奏合适? (如拍手、声势、打击乐器、做动作等都可以) 分别请学生尝试在演唱中加入伴奏,听听、看看谁创作的效果好。 (学生在此过程中逐 渐

4、唱熟第一部分歌曲)选择较好的伴奏方式,完整地演唱歌曲。 3 (4)歌曲处理: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试着将以学过的断音记号、连音记号标注在歌曲中合 适的地方,唱一唱,说说感觉如何。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以歌会友,以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为蓝本进行歌词的改编,歌唱、赞美自己的家乡 并以歌声热情地欢迎八方宾客的到来。 四、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丝绸之路 中国花鼓 2动: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教学目标 1在丝绸之路 、 中国花鼓的欣赏中,初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及其魅力,知道“民 族性即世界性”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通过创编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使学生在载歌载舞中

5、体验动人的旋律,交流情感、 加深友谊。 教学重点:通过对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中国花鼓 、 丝绸之路 1欣赏中国花鼓 (1)简介弗里茨克莱斯勒 (2)唱一唱中国花鼓的主题旋律,并感受其中国音乐特点。 (3)初听乐曲,根据教材提示的旋律变化,感受乐曲的活泼、热烈的气氛。 (4)听一听,连一连 (5)复听,引导学生说说乐曲的演奏形式、主奏乐器、伴奏乐器。 教师小结:这是具有东方风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莱斯勒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 趣,他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曾欣赏过当地中国移民表演的“华埠音乐” 。克莱斯勒 有感于中国艺人的演奏, 于是选用了花鼓的前

6、奏创作本曲。这首曲子则突破“徐缓平板”的 模式,而采用了急速、华丽的细腻旋律,以及快速的节奏,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又描绘了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克莱斯勒曾在 1923 年访问中国,并 在上海等大城市举行了个人演奏会,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这首中国花鼓 。 2欣赏丝绸之路 (1)激情导入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 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 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 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

7、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 划” ,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 ,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 。为什么称 它是“对话之路” “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2)初听,采用电视片段“配乐”的方式进行欣赏。 (3)请学生说说乐曲的情绪、表现的内容、是哪个国家的音乐风格、由何种乐器演奏。 (4)了解作曲家及音乐创作背景 (5)复听 二、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 1复习歌曲 2分小组创编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总结,选出优秀的动作组合。 4 三、小结本课,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奏:竖笛 茉莉花 2动:采集与分享: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教学目标

8、1学习用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 ,并能与同学一起合奏。 2通过“采集与分享”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且能在信息交流中了解一 些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知识。 教学重点 1 “高音孔”的开闭。 2四个音连奏要均匀、流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 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 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 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听江苏民歌,

9、说出歌名。 1 紫竹调 (教师用竖笛演奏) 2 拔根芦柴花 (听录音) 3 茉莉花 (师生齐唱) 三、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 1分声部学唱旋律 2学习吹奏 (1)做“无声”的手指练习,提示学生的同步性、协调性。 (2)试一试,吹一吹。找出学习有困难的地方。 学生讨论 (3)重点难点解决:“高音孔”的开闭,用左手拇指开闭。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四音连奏”的练习。找出乐曲中四音连奏的节奏、小节,进行反复练习。 (4)分声部学习吹奏。 让学生轮流演奏第一、第二声部;做重奏练习; 合奏。要求每一声部的学生做到节奏整齐,配合默契,音量均衡,音色、音准和谐统一。 四、采集与分享:中外

10、音乐文化的交流 1教师讲故事三大男高音声援北京申奥 ;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国民族音乐 轰动维也纳金色大厅。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情况。 3分析判断指出“音乐桥”中相应的图片。 五、总结本课,师生再见! 5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唱:手拉手,地球村听:送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地球村来表达小朋友们对保护地球的强烈愿望。 2学生能意识到地球环境的危机,并在听赏活动中能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地球的美” , 从而喜爱地球,愿意保护地球。 3在充满深情的送别旋律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 (2)

11、 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 地球的灾难欣赏影片后天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 灾难,有可能即将毁灭,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断。 看:放映电影后天有关于地球上各种气候如龙卷风、洪水、冰川等气象给地球所带 来的毁灭性的灾害这一片断。 谈谈看完后天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话题转移到地球的灾难。 想 师:地球为什么会遭到这些灾害呢?观看有关于地球环境遭受破坏的录像片。 二、保护地球演唱歌曲手拉手,保护地球 师 :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我们不忍心看到自己温馨的家乡遭到灾害,甚至

12、毁灭,面对这 些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我们等待这些灾害的到来吗?不,保护地球是我们神圣的 使命,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来保护地球吧! 1. 说出我们的愿望歌词教学 说:激发学生说出自己保护地球的想法。 编: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保护地球的想法说成第一部分歌词。 念:以 Rap 的形式,师生合作念歌词(老师念括号里的部分) 2. 歌唱我们的愿望 二声部学习 听:全曲 提问你能听出这是一首几个声部的歌曲吗? 唱第一声部旋律 编二声部旋律 两声部的节奏,大体上要求一致。两声部的旋律一般以协和的三、四、 五度音程为主。结束时,一般要找到有终止感觉的音。 b. 师生合作作曲 c. 成果展示:

13、将优秀的作品输入电脑,说一说成功之处。 唱第二声部 a. 跟琴分组视唱。 全班同学在二声部音乐里找到自己的声部视唱。 b. 用 la 跟琴演唱两声部,要求声音的高位置的演唱及声部的协调 3实现我们的愿望歌唱全曲,你觉得最难唱的是哪一句?注意指导学生八分休止、切分 节奏、一拍附点节奏的演唱。演唱全曲用饱满的热情,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欣赏送别 1导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 )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 民谣, “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 把 20 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

14、还 6 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 、 “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 2介绍词曲作者;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 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 初听送别 ,说说对音乐的感受。朗诵送别的歌词,体会音乐内容表达的情感。 四. 心中美丽的地球村课外拓展 师 : 小朋友们, 地球的生命只有一次, 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 我相信,在同学们的保护下,我们的地球村会装扮得更加美丽,请你们将你们心中美丽的地 球村画下来好吗? 五教师小节:课后,

15、请同学们将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用画笔画下来,且说出各自所画的地球 村美在哪里。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听: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动:露一手认识“江南 丝竹”中的演奏乐器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领略江南 风情, 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 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知识。 感受民间戏曲与歌曲的完美结合, 初步了解昆曲和苏州评弹这两种地方曲艺,激发学生对家乡江南悠久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感受“江南丝竹”: 1.欣赏紫竹调欣赏乐曲,说出乐曲的情绪风格、主要演奏乐器。揭示曲名,简介“紫竹调” 2.介绍“

16、江南丝竹”: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以及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主要乐器有笛、 箫、笙、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 3.师:下面我们来欣赏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 欣赏欢乐歌,留心听以上几种乐器的音色。 4.完成 P31 露一手 三.欣赏、拓展“昆曲”、“评弹” 1.师 : 江南的地方戏曲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生回答(黄梅戏、越剧、昆曲等) 师 : 今天, 我们来认识一下昆曲。 2.简介昆曲 : 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 迄今已有 600 年的历史, 有 “中国戏曲之母” 的雅称, 是一种融诗、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3.听赏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 4.欣赏卜算子.咏梅 5.简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弹词的总称,产生于苏州,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 演唱。 6.听赏苏州评弹笑中缘 7.欣赏小巷风韵 四.课堂总结: 7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唱:水乡歌儿多教学目标: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了 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 1.播放欢乐歌(片段)请学生说出乐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