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99592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28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修订编选(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 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 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 安排了 “走进科学”、 “身边的动植物”、 “土壤”、 “奇妙的水” 、 “空气”、 “各种各样的材料”、 “我 学习了观察”等六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

2、,并 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 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 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 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 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 培养。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 运用科学, 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 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

3、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 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 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 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本册教学重点: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

4、养。 五、本册教学难点:五、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 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 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六、学生情况分析:六、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 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 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 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 逐 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

5、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七、基本措施: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八、课时分配:八、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共 4 课时 第二单元:身边的动植物 共 5 课时 第三单元:土壤 共 3 课时 第四单元:奇妙的水 共 3 课时 第五单元:空气 共 4 课时 第六单元:各种各样的材料 共 2 课时 第七单元:我学习了观察 共 2 课时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湖南科学技术

6、出版社)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走进科学 1 校园寻 宝”1 校园寻 宝”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 的兴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 : 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有初步 了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学习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纸和笔、一个小盒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一、学习卷首语,介绍指南车,我们从校园开始走进科学。 二、介绍科学家达尔

7、文。 教学新课教学新课 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1、4 页的内容。 二、达尔文是怎样寻宝的,谁能给大家说说? 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 整理资 料分析研究 三、学习达尔文进行寻“宝”游戏。 1、介绍游戏要求。 (活动范围及安全事项) 2、查看寻宝清单。 3、开始校园寻宝,用纸和笔记下寻宝时的发现。 4、“百宝箱”收集宝贝。 四、交流寻“宝”发现,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百宝箱”,总结全课。 布置学生保留“百宝箱”,下节课带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校园寻“宝” 1、了解科学家:达尔文 2、寻“宝”游戏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2 观察 “宝贝”2 观察 “宝贝”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

8、标 : 学习并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能用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图画 记录被 观察物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并试着作出初步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在观察与思考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 科学课的浓厚兴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 观察、认识一些自然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 学习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观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抓住被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 教学准备: 放大镜、前一课找到的“宝贝”、记录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一、展示找到的宝贝 二、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是宝贝呢?它有什么特别吗?你是怎样发现它 的特别之处的?你们 很不错,发现了那么多。

9、 教学新课教学新课 一、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会有收获, 我们这节课就带大家学习达尔文 观察宝贝。板书 : 观 察宝贝 二、学习讨论达尔文的观察方法 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三、观察宝贝 1、如果每组选一样你们最感兴趣的宝贝观察,你们选哪一样?打算用 什么方法去观察这 个宝贝?(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3、学生观察宝贝,教师巡视指导。 4、讨论交流。 (1)小组成员整理好桌上的“宝贝”,填写记录单。 (2)分组说说你们的宝贝的 特点及运用的观察方法。 (3)对于你们的宝贝,有些什

10、么问题,有什么解释吗? (4)小结: 哪个宝贝最有价值?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一、活动:认领宝贝 1、观察一颗宝贝石头 2、上交石头 3、认领宝贝 4、小结 二、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观察“宝贝” 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顺口溜:眼耳鼻舌手 人 人身上有 帮我认东西 是我好朋友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3 整理百宝箱整理百宝箱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 1、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并能叙 述自己 分类的理由, 懂得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2、 能简单处理收集到的研究材料。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独立观察和思考,能乐于和其他同学合作。

11、2、善 待被寻来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观念。 (三)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在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找共同特征”, 以共同特征为基础进行 简 单分类。 教学难点: 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或排序 教学准备: 纸盒或瓶子作标本容器、标签纸、胶水、真标本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学生拿出“百宝箱”, 引导学生模仿达尔文的做法, 整理自己的“百宝箱”。 教学新课教学新课 一、给“宝贝”分类 1、学生检查“百宝箱”,想出自己的分类方法。 2、小组交流分类方法,全班汇报讨论。 3、说说自

12、己分类的理由,说出分类的标准。 4、教师小结活动情况,强调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二、制作标本 1、科学家为了长期研究“宝贝”把它们制成标本,我们也来试试。 2、老师出示石头标本或树叶标本,激起学生的制作热情。 3、介绍标本的制作方法。 4、分小组制作标本,教师指导。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一、标本展览,成果交流。 二、“走进科学”单元评价 板书设计: 整理“百宝箱” 一、给“宝贝”分类 二、制作标本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身边的动植物身边的动植物 1 身边的植物身边的植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 植物的特 征,会

13、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 察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 激发学生参与科 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想了解与植物有关的事情。 (三) 科学知识目标 : 1、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2、 知道植物的特征, 包括颜色、 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

14、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 有多少种植物吗? 教学新课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 物特征,认识植物。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二、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教学新课教学新

15、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 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身边的植物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二、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三、有趣的植物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2 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

16、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 动物的特 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能观察记录。 3、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 4、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 的题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 激发学生参与科 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在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 体会动物 分类的标准;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行 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 究,先要 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动物卡片、相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教学导入 1、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万种。 2、我们认识哪些动 物呢? l 教学新课教学新课 一、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