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修订编选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9399094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38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修订编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 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知识、线条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 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 兼顾 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 在继 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 术发

2、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 启发学生感受 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 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 ; 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 ;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 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 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 术活动过程中强

3、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 ;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 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 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 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 于优良班风的形成、 发展 ; 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鼓励合作与探究

4、, 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 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 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 备,如 : 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 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 2 次): 1、 在闪光的名字一课学习完毕后,将设计好的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可以站立的卡片,并尝 试着用同样的手法将爸爸妈妈的名字也进行装饰, 可以把全家人的名字创始在一个自制的立 体小屋里面,进行展览。 2、 在纸偶剧院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 : 以小组为单位,从语文书或课外

5、阅读书中找 一个简单的故事, 依据书中的人物制作出与之相配的形象的纸偶, 小组成员一起把这个故事 用纸偶人表演出来。 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 变通性和发 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 : 将自己通过花花衣 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 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

6、、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 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 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 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 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 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五、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 闪光的名字 流动的颜色 第二周 变化无穷的线条 第三周 有趣的彩泥 第四周 喂,你好 第五周 国庆节休息 第六周 花花衣金钥匙 第七周 对印的花纹 第八周 蜻蜓飞飞 第九周 我也是艺术大师 第十周

7、 用画来写信有趣的瓶盖 第十一周 回家的路上 第十二周 今日的菜单 第十三周 乘着大象 第十四周 风来了 会转的玩具(一) 第十五周 会转的玩具(一) 电脑美术 第十六周 指偶剧院 第十七周 形形色色的世界 第十八周 期末测评 课题:1、流动的颜色 课时:1 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施教时间:9 月 3 日-9 月 5 日 教材简析: 红、黄、蓝三原色在幼儿园时学生就已接触过。原色互混产生间色、复色,在以前的教材中 都是以调色、色谱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的。而本课教材引导学生让这三种颜色相互流动,观察 色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通过让红、黄、蓝三原色互相流动、混色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

8、调 配规律。 2、 用搅拌、流淌、吹,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色彩规律。并根据想象将偶然得 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 在游戏式的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 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出色彩调配的规律。 2、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 实的一幅画。 3、 在游戏中要遵守秩序,保持教室的卫生。 教学准备: 教师 : 玻璃皿、滴管、彩色墨水、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 管、实物投影仪。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生宣纸、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抹布。

9、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教师出示三个玻璃皿中装的红、黄、蓝三原色的墨水,为大家表演“变色魔术”运用 滴管将三原色在玻璃上混合, 请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玻璃上的变化。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 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色彩的变化。 活动二: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带来的工具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试着从以下几个试验中选以到两个进 行实验: 1、将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挤到调色盘里,分别用小棒充分的搅拌,看看一共能出现多少种 变化。 2 将红、黄、蓝三色的墨水滴在玻璃上,晃动玻璃,让玻璃上的颜色充分的混合,然后将生 宣纸覆到玻璃上,小心的揭开,看看宣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3、 在一片玻璃上涂红色墨水、另两块涂黄色和蓝

10、色,晾干后将三片玻璃两片两片的覆盖 在一起,迎着光线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着将三片玻璃摞在一起看看。 各小组派代表起来说说自己组通过实验有哪些发现?大家讨论一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什么 样的结论。即红、黄、蓝三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活动三: 用嘴或者利用吸管等材料吹画,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画成各种形象。 鼓励大胆创新,有些画从正面看不出像什么,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 力。鼓励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创造。 课后拓展: 回家在纸壳上掏圆洞,寻找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糖纸贴到洞上,做成三张滤光片。使 用这几张滤光片组合着来观察世界,体会色彩流动带来的美感。 札记: 美术学

11、具盒里的彩色墨水对于本课来说很实用, 但要提醒学生在剪口时要大小合适, 否则用 的时候容易一下子挤出好多,将作业本洇湿,而且作业不容易干 ; 画完后墨水瓶子要把盖子 盖紧,好多孩子都是这样把墨水撒了一书包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问题,但也是学生的习惯 问题,所以一定要强调到。 课题:2、变化无穷的线条 课时:2 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本课与一年级时的游戏式课业大家都来做紧密相关。本课着重是在游戏中引导学生体会 艺术造型中“线”的魅力,了解长线、短线的不同造型规律。 教学目标: 1、尝试从生活中寻找长短不同的线装材料,做摆一摆、连一连等游戏式的造型活动,体验 造型活动的乐趣。 2、

12、在活动中鼓励学生摸索线状材料造型的规律。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和大胆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在造型活动中引导学生学生发现线状材料造型的规律。 2、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和大胆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 : 为学生提供大量以线为主要材料的装置艺术欣赏图片、实物投影仪。准备大量线装材 料,事先在操场的地上点一些供学生定位的点。 学生:事先布置学生回去从生活中寻找线状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9 月 8 日-9 月 10 日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时上大家一起做,运用点、线、面材料做造型游戏的快乐。 通过实物投影仪观看当时以线状材料拼摆出的造型,

13、用简单的语言谈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活动二: 通过实物投影仪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国线描作品、 铅笔速写作品、 以线状材料为主的装置艺术 作品。通过观察、讨论、评述来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三: 启发学生从书包里寻找现状造型材料,比比谁找到的多。 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找到了哪些现状造型材料。 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可用来做拼摆游戏的线装造型材料? 课后作业: 回去从家里寻找长、短不同的线装造型材料,下一节课我们到操场上去拼拼摆摆,创作出大 师级的画来。 第二节施教时间: 9 月 10 日-9 月 12 日 活动一: 列队来到操场上, 将大家搜集来的线状材料按照小组放在一起。 要分开长的材料和

14、短的材料。 分配各组的活动场地,组织好各组有秩序的排列好。 活动二: 大家选择长的线材, 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把自己组场地里地上画的点连起来, 看看摆出来一 个什么形象。 再换一个顺序连接这些点,看看能拼出一个什么图案。 活动三: 运用长的线状材料,自己组通过讨论拼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再运用短的线状材料,自己组通过讨论拼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各组互相参观,谈一谈通过造型游戏自己体会到的长的和短的、硬的、软的线状材料在造型 时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活动四: 根据刚才总结出的不同的线状材料的造型特点, 再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线状材料拼摆出一 幅大的造型作品。 教师辅导时以指点为主,鼓励学生放开手

15、大胆造型,团结协作,体会“牵着线条来散步”的 快乐。 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列队回到教室。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利用变化无穷的线条来造型,美化我们的生活。 札记: 时间过了一年,孩子们今天再来拼拼摆摆时,比去年可从容多了。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现 在能很快的自由分组, 最高效率的合作, 而且他们能够很快的找出最适合长线或最适合短线 摆的图案。唯一不足的是,因为学校操场还未完工,我是带他们在教学楼前的小平台进行的 活动,孩子们玩得太高兴了,声音有些大,尽管我一再的镇压,还是有老师下来表示抗议。 给这节课留下了遗憾。 课题:3 闪光的名字 课时:1 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施教时间:9 月 1

16、日-9 月 3 日 教材简析: 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也寄予了家长对孩子的无限祝愿。上学期学象形文字时,好多学生已 经用象形文字表现了自己的名字。本节“闪光的名字”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造型手段将自己 的名字象形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多种造型手段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达到形、色、意的统一。 2、用闪光胶或其它有光泽的材料使自己的名字“闪光”。 3、在表现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体会家长在名字中寓于的对自己的期望。 教学重、难点: 1、在表现自己名字时将自己的名字象形化,最好达到形、色、意的统一。 2、名字与底色、装饰的颜色要来开,一定要突出名字。 教学准备: 教师:以班里同学的名字为表现对象的范作若干。示范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美术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闪光笔、闪光中性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