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附教学计划)(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99021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3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湘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附教学计划)(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湘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附教学计划)(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湘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附教学计划)(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湘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附教学计划)(最新编写-修订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 标准编写的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立足培养学生审美文 化素养和创造性智力品质,力求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运 用造型艺术语言,科学的设计教材知识结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 课程实验教材。 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 技能为基础,注重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 情趣和启发性。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 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 主、 副线密切关联, 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

2、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 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学生分析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能够 了解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美术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 了解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通过回忆、观察、表现与儿童生活相接近的生活,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 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3、2、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 生命的情感。 3、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 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充分想象和表现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 因素,大胆表现有情感的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 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训练组织绘画的能力,抓住特点表现事物。 2、巧用材料进行设计。 3、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提 高审美能力。 五、完成目标采取的措施

4、1、认真贯彻美术大纲精神,在教学中溶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能力培养于一体。 2、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3、充分利用美术课的示范作用,进行直观教学。 4、在教学中进行教研试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遇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容易对范 作形成依赖性,照抄照 搬,千篇一律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 学生从自己贴近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画出特色,养成 资助学习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 善合作学习,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 习的习惯 七

5、、附:教学进度 (本书共 15 课,每周一节课,共 19 课时) 课次课题课时 1春节到1 2变形的魅力1 3春天来了2 4我爱校园2 5蔬果的联想1 6花团锦簇2 7剪纸故事1 8静物一家1 9妙笔生花1 10中国龙1 11有趣的线造型1 12色彩取样1 13藏书票1 14风筝1 15银饰之美1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第一课 春节到春节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体验到“春节”的并结合自己 所经历过的“春节” ,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过春节的相关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 边事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的

6、学习。 。 3、情感目标: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体验过春节的气氛 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 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 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 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 祝愿 教学难点: 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 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 课前, 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曲子, 思考你听过这首曲子没有? 在哪里听过的? 生:倾听歌曲春节序曲 。 师:同学们

7、听过之后,想到没有你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吗?小组讨论 讨论。 生:小组讨论过程。 发表讨论结果:在过年的文艺晚会上经常听到。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厉害,听出了这首曲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春 节序曲 , 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这 春节序曲 来 过春节 , 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二、探索新知 师:首年老师可要发问了,每年的什么时候是“春节”?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师:教师总结。农历正月初一。除夕之夜是农历 12 月 30 日。 师:老师要问问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生:吃年饭、放鞭炮、看春节晚会、压岁钱、互送贺卡等。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过春节,那么老师给同学们今天

8、带来了一些过 年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欣赏过图片,那么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了,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过 春节吗?知道春节指的是我国农历什么时候吗? 生:小组之间讨论。得出结论:农历正月初一。 师:那么除夕之夜呢? 生:农历 12 月 30 日。 (也就是小年)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今天给我 们带来了什么精彩表演,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调动学生的情绪) 师:把你看到的记下来,看谁看的最仔细。 (提出要求) 师:在刚才的小动画里你都看到了主要介绍出了春节的哪些活动? 生:扫除、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年画、爆竹。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课件(出示课件里主

9、要介绍的几项活动项目) 。 师:除此之外,你在小动画里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花灯笼,吃团圆饭、看春晚节目、舞龙舞狮、逛庙会等等。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课件(指出在课件中出示的画面,让学生更深 刻理解) 。 师:既然学生看到了这么多得画面,那你们想不想用手中的画笔把自 己对春节最喜欢的一项活动给描绘出来呢? 【学生活动】学生绘画过程。 三、展示学生作品 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过春节的时间。 生:我学会了春节都有什么习俗。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真会用自己的眼镜善于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真 是细心极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用眼镜去“看” ,更要 学

10、会用心去“体会” ,用心去“看” 。 第二课:第二课: 变形的魅力变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 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化表现手法。 2、能善于观察与发现,提升观察与思维的品质,发现想象与个性化 创造的能力。 3、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态度,抒发 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透过变形现象,寻找变形的规律与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事物整体外形变化的关注,创造独特的新形象。 教具准备 课件 、 凸面镜 、 不锈钢勺子。 画好变形后脸部线条的作业纸、 相框。 学具准备 彩色作业纸、2B 铅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沟通交

11、流 师 : 孩子们,能和你们一起上课,心里特别高兴!真想永远记住你们, 你们想永远记住老师吗? 生:想! 师:好!现在,我仔细地观察你们,你们仔细地观察我,我们彼此永 远地记住对方。 (师走下讲台,摸学生,并说出多个学生的特点:你 的眼睛真大!你的小鼻梁真高!你的眉毛真浓!) 师 : 记住你们的特点, 我也就永远地记住你们了, 你们记住老师了吗? 谁能说出老师的特点? 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老师的多个特征。师及时进行评价: 你看得真仔细!一下子就抓住了主要特征! 师(总结):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认识了彼此;通过观察,我们 认识了世界, 增长了知识。 由此可见, 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

12、力, 同学们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用心观察的能力。 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与观察密不可分。好,上课! (二)课堂探究 1、猜图激趣,观察发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图片(苏州千灯镇水中倒影图片) 师:先请同学们用心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是房子在水中的倒影。 师:当房子倒映在水中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房子变得弯曲了。 生:房子变得模糊了。 (2)课件出示教材第二幅图片(玻璃幕墙里建筑物的变形图)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这又会是倒映在哪里的图像呢? 生:是映在玻璃上的。 生:是在窗子上的。 师:孩子们,这不是玻璃。当我们透过窗子看窗外的景物时,它有变 化吗?没有!这是玻璃幕墙。在玻

13、璃幕墙上,每一块玻璃都有一定的 倾斜度,所以,景物倒映在上面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实,只要 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变形的现象。 2、自主学习,观察现象。 课件出示 : 我思考, 我快乐 :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变形现象? 生:哈哈镜前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生:汽车后视镜里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生:透过盛水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筷子像折断了一样。 生:透过鱼缸看见鱼好像变大了。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现象。 师总结导出课题:是呀!这些变化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平添了几分魅力。同时,它也 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想象和创造的

14、启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大胆 地进行创造,体会变化的魅力。 板书课题:变化的魅力 3、合作探究,感受变形带来的趣味,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 利用凸面镜和不锈钢勺子做游戏,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利用已知 的变形方法,进行创作尝试。 师:先和同学们做个小游戏,轻轻地拿起你面前的小袋子,从里面拿 出我们的教具。师拿出凸面镜,请小组内的同学看看镜子里你的脸变 了吗?变成什么样子了? 生:脸变得鼓起来了。 生:眼睛和嘴巴变大了。 师:大家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是凸面镜,我们的哈哈镜就是照这个 原理制作的。 师:举起你面前的凸面镜或者小勺子,举得稍高一些,和头平齐,把 它从远处慢慢地往前拉近,看看你的脸型和

15、五官分别有什么变化? 生:脸变长了。 生:鼻子、嘴巴变得特别大。 生:鼻子、嘴巴都变长了。 生回答的同时,师在实物投影仪下板画。让同学们评价观察到的和老 师画的是否一样。 让学生感受作业纸内人物的大小及构图和线条的使 用。 师:请同学们拿起笔,在白色的作业纸上,添画上你变形后的眼睛、 嘴巴和鼻子。 4、 精讲点拨,评价反馈。 师:选择画的效果好的同学的作品,让孩子说一下自己抓住哪些特点 来画的。 生:我的眼睛变得特别大,所以,我突出了这个特点。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变化时我们要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 师:对,变形时,我们就是要抓住人物脸上或者是体型上最突出的那

16、 一点,进行夸张。 (完成板书) 5、巩固训练:提出作业要求,完成作业。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些表现方法,抓住你好朋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完成今天的作业。 作业要求:观察小组内好朋友的脸,捕捉他的特征,用变形的方法画 出他的脸。 6、展示作业,多元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后,贴在黑板上预先制作好的相框内,效果很好,评价 时抓住以下两点:先让学生猜猜画的是谁?从哪儿看出来的? 让被画的同学提意见,做哪些改正会更好。 7、教师小结,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点、线、面的组织来处理黑、白、灰的变化效果,画一幅自 己喜爱的黑白画 2.了解黑白画的构成方式。 教学重点:运用点、线、面的组织来处理黑、白、灰的变化效果,画 一幅自己喜爱的黑白画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疏密组织的技巧,处理黑、白、灰的变化 效果。 学 具: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感受黑白画 1猜谜导入:(谜底:螃蟹) 2.了解螃蟹的形态、特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美术作品中 的螃蟹,重点欣赏装饰画螃蟹,感受其美感。 3.导出课题 :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黑白画的色彩只有黑、白、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