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36807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2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心理学--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心理学--修订编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 第一套 三、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 认识。 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 化的学科 2性别同一:一个个体要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学会认识自我的性别,并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是十 分重要的。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这就是性别同一或性别认同 4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 情的能力。 5.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有儿

2、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 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指导下能过拮据问题的能力所决定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幼儿的自我评价尚处在学习阶段(有人称其为前自我评价、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 (1)依从性和被动性。 (2)表面性和局部性。 (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4)大部分幼儿对自我的评价往往偏高 2简述幼儿依恋发展的过程。 依恋不是突然出现的。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依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到 3 个 月:):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殺。第二阶段(3 到 6 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 第三阶段(6 个月 一 3 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 3促进

3、儿童智力发展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和环境两方面。 其中环境因素中又包括社会、家庭、文化、父母的教养、学校教育等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并最终决定 了儿童的智力水平。遗传和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作用。 4按社会性程度游戏可划分为哪几类? 无所用心的行为;原始的社会性游戏;旁观者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 作性游戏 五、论述题 1请论述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答:根据控制和爱两个维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冷漠型。 (4 分) 特点: (1)权威型:较理想,对孩子提出合理要求并适当限制,支

4、持并要求执行恰当的目标;权威型教养方 式最理想。 (2 分) (2)专制型:控制有余,爱心不足;(2 分) (3)娇宠型:爱的不理智,控制不足;(2 分) (4)冷漠型:缺少控制,缺少爱。 (2 分)权威型教养方式最理想。 (2 分)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培养出的儿童具有这样的特点:活泼、愉快;自信,高水平的自我,控制力较高 的学业成就动机和成绩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培养出的儿童具有孤僻、多攻击行为的特点。 娇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培养出的儿童易冲动、过于依赖、缺少毅力,自我控制能力较低。 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培养出的儿童攻击性强、缺乏交往能力、控制能力低下

5、。 第二套 三、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 展的规律或特点。 2、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3.同化:指的是已有知识的应用,以个体所偏好的现有思考方式,对外界事物加以说明和解释。 4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 度上期望的总称。 5单词句:单词句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四、简答题 1.关于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认为: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

6、、相互依存的;遗传与环境 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2.简述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多元智力理论,是加德纳提出的。这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 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他认为每个人都有长项和短处,所以不能笼 统的评价一个人是聪敏的,而另一个人是不聪敏的。 3.简述婴儿的笑经历的几个阶段 鲍尔、斯罗夫和瓦特斯等,研究了婴儿笑所经过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 周 ,又称内 源性微笑,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 周起) 。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虽然这

7、个时候婴儿还不会区分那些对他有特殊意义的个体,但是人的声音和人的脸特别容易引出他们的微笑。第 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 个月起) 。 4.简述塞尔曼儿童友谊发展的基本观点。 赛尔曼曾将儿童的友谊发展分为 5 个阶段: 第一阶段(37 岁) ,这时儿童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 第二阶段(49 岁) ,单向帮助阶段。儿童要求朋友听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顺从自己的同伴就是自己朋 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 岁) ,双向帮助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互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明显的功利性,还不是 患难与共的合作。 第四阶段(915 岁) ,亲密的井享阶段。友谊随时

8、间推移而发展,儿童逐渐懂得忠诚、理解、共同兴趣是 友谊的基础。他们互相倾诉秘密、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但这时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 第五阶段(12 岁开始 ,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择友严密,建立的友谊能保持很长时间。 五、论述题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提出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是什么?学前儿童处在哪一发展阶段?该 阶段儿童发展的基本心理社会任务是什么,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 耻感与怀疑感。 (3)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4)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5)基本的 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

9、同一感分散或混乱。 (6)亲密对孤独(7)繁衍对停滞(8)完整对绝望。 学前儿童处在第三阶段,即主要矛盾是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有两个, 一是发展良心,而是获得性别角色。 同时,游戏也在这个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时,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性别角色和良心。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 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套 三、名词解释 1视觉恒常性:是指,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2情绪智力(EQ):能够准确适宜的知觉和表达情绪(例如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 ,理解情绪和情 绪知识的能力(如情绪在友谊和婚姻中所起

10、的作用) ,通过调节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如处在积极的情绪 中容易引起创造性思维)和控制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的能力(如能控制自己活他人的愤怒) ,这是一个可应 用的操作性定义 3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 4教养方式:指父母通常采用的养育和指导儿童行为的方式,它们表现为对孩子的控制、关爱、期望及 具体采用的管教方法 5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 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感觉。 四、简答题 1、 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2)从冲动性向思考性方向发展, (3)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

11、的方 向发展, (4)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2、 良好的情绪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1)正向情绪和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 (2)情绪体验丰富多样, (3)情绪稳定, (4)能控制情绪冲动, (5)以适合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悦纳别人, (6)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3、 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有何作用? (1)同伴是强化物, (2)同伴是范型, (3)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 (4)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 (5) 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4、 提高儿童自我控制水平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1)有意转移注意力, (2)自我暗示, (3)自我监督, (4)积极鼓励, (5)榜样, (6)对

12、工作难度 的准备性 五、论述题 1请论述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答:根据控制和爱两个维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专制型、娇宠型、冷漠型。 (4 分) 特点:(1)权威型:较理想,对孩子提出合理要求并适当限制,支持并要求执行恰当的目标;权威型教 养方式最理想。 (2 分) (2)专制型:控制有余,爱心不足;(2 分) (3)娇宠型:爱的不理智,控制不足;(2 分) (4)冷漠型:缺少控制,缺少爱。 (2 分) 权威型教养方式最理想。 (2 分)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培养出的儿童具有这样的特点:活泼、愉快;自信,高水平的自我,控制力较高 的

13、学业成就动机和成绩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培养出的儿童具有孤僻、多攻击行为的特点。 娇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培养出的儿童易冲动、过于依赖、缺少毅力,自我控制能力较低。 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培养出的儿童攻击性强、缺乏交往能力、控制能力低下。 第四套 三、名词解释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的 学科 习惯化:指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 少的现象。 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幼儿的理智感表现为好奇好问,故幼儿期又有疑 问期之称。 牙牙语:类似于成人语言中

14、所使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 关键期: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时期,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在这个特定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 一旦错过这个时机难以学会或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也称关键期或学习的最佳期 四、名词解释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 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上至下:头-躯干-脚;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方向成熟。2.由近及远:由身体中部开始发展, 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发展越早。3.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先大肌肉群发展,后小

15、肌肉群发展。即先粗动作发 展,后精细动作发展。 3、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动作表征;形象表征;符号表征 4、单词句的概念及其特点。 单词句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 单词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和动作紧密结合。二是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三是词性不确定。 五、论述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婴儿期属于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婴儿有组织的感觉和动作能力,随 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清楚和明确。 2.前运算阶段.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大约在 18 个月到 2 岁期间,儿童在诸如延迟模仿和符号

16、游戏等现象中,表现出越来越 突出的心理表征迹象。 3.具体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大约在 6-8 岁之间,儿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的思维表现出三 个重要特征:可逆性、守恒、传递性 4.形式运算阶段 按照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儿童在 11 岁左右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使用形式,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 子开始能够专注于某一论证的形式,而不被论证内容所分心。 第五套 三、名词解释 1.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地观察、实验或测量,探 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2.去习惯化:个体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重新出现一个新的刺激,个体又会产生反射行为,这种恢复了 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称为去习惯化,他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 3.同化:指的是已有知识的应用,以个体所偏好的现有思考方式,对外界事物加以说明和解释 4.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四、简答题 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争论;3、儿童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