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220822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期中期末试题 七上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 60 分钟满分: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1.动画片人猿泰山(如图 )讲述了人类与猩猩的亲情,这些温情故事表达了我们对自身的迷茫与探 秘。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中,科学的答案是D A上帝造人说 B女娲造人说 C黄帝造人说 D人类是由古猿演化而来 2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C A北京市B陕西省C云南省D浙江省 3

2、 (2016 湖南郴州 )五一期间,小明在北京周口店参观了一处距今大约70万 20万年的早期人类遗址。 由此可以推断,他参观的这处早期人类遗址是B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 4在历史兴趣小组的一次活动中,阳阳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 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A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彩陶D玉器 5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农具,并发现了200 多个贮藏了食物、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窖穴,这表明 半坡人过着以什么为主的定居生活A A农耕B工业C商业D狩猎 6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诗中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3、D A尧B舜C禹D炎帝和黄帝 7郭沫若曾写过一首诗:“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下面与诗中 对应的是 B ABCD 8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 活状况是 A 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D铸造司母戊鼎 9 (桂林中考 )我们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 )曾南巡到此, 故名虞山, 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C A世袭制B武力夺取 C禅让制D民主选举 10韩非子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

4、人民不胜 (承受不住 ) 禽兽虫蛇 (的迫害 )。”这种情况决定了远古居民最恰当的选择是D A学会制造工具,抵御野兽B住在山洞里,躲避虫蛇 C懂得用天然火,追逐野兽D过群居生活,共同生存 11小华在暑假里和父母一起到西安半坡博物馆参观。在博物馆中,小华不可能看到的展品是D A色彩艳丽的彩陶B用于打猎的骨制箭头 C出土的大量粟粒D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12株洲神农城被誉为“两型社会”的典范之作,下图所示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B 神农坛 神农湖水幕电影 A蚩尤B炎帝C禹D舜 13古书记载:“(神农氏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段材料 描述的社会现象是C

5、A制作生产工具B种植五谷和蔬菜C通商交换D建造房屋 14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C A炎黄战蚩尤B黄帝建宫室 C舜让位于禹D启继承父位 15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舜、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C 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B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C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尧发明了文字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16(10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 ”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发掘“北京人 ”化石地点的中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 曾发现过三层灰烬。上层灰烬很厚,最厚深过六米,位于整个堆积的中上部;

6、中层灰烬较薄,最厚深达四 米,位于堆积的中下部;下层灰烬最薄,最厚处只有一米,位于堆积的底部, 材料二灰烬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北京人 ”已经使用了火,而且灰烬在同一层中,有时很厚,有时很 薄,有时又间断,又可以证明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控制火的能力。 材料三人类能够使用和管制火,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这必须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累积了绝对化 经验,有了相当的智慧才能办到的。正因为“ 北京人 ”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对付自然已有了 一定的办法。 贾兰坡“北京人 ”的故居 (1)材料一告诉我们断定“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是什么?(3 分 ) 在发掘“北京人”化石的地点中,曾发现过三层灰烬。 (2)

7、从材料二中找出“北京人”已有“控制火的能力”的理由。(3 分 ) 灰烬有时很厚,有时很薄,有时又间断。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京人”怎样用火“对付自然”。(4 分)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用火照明;用火御寒等。 17(10 分)读图回答问题。 禹黄帝尧舜 (1)请你按生活年代排列出这四位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4 分) 黄帝、尧、舜、禹。 (2)这些首领中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相关的人物有哪些?(2 分 )他们 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 分) 尧、舜、禹。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人民的公仆。 (3)以上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

8、请你谈谈传说和史实有什么区别。(2 分) 考古资料证实的为史实,未证实的是传说。历史事实是真实可靠的,而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 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极有价值的内容。 18(10 分)从“采集”到“农耕”,从“穴居”到“定居”,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同大自然相处 的过程中不断的进步。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在距今约170 万年的我国境内远古人类被称为什么?(2 分) 元谋人。 (2)“他们”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已能直立行走, 利用自己制作的工具,采集果实, 猎取动物, “他们”是哪一远古人类?(2 分)为了生存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2 分)用火情况如何?(2 分

9、) 北京人;群居生活;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3)分别列举“穴居”“定居”的远古人类各一例。(2 分) “穴居”: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举其一即可 )“定居”: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举 其一即可 ) 七上历史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 60 分钟满分: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 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A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

10、朝 2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 )”(右图 )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 )的诸侯,管理羌族、驭 族, 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3具有“殷、青铜冶炼、司母戊鼎”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B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 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D A商代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5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 的

11、是 C 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西周、东周D东周、战国 6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向鲁国讨钱才安葬了襄王, 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 月了。这个故事说明D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D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7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8(2016 湖南郴州 )如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所示位置分别是D A秦、楚、齐、燕 B齐、楚

12、、秦、燕 C燕、齐、秦、楚 D燕、齐、楚、秦 9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 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 多个,战国之初,只有 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C 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 10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下是出土于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工具的图片,你知道我 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是哪种工具B A石制工具B铁制工具C骨制工具D青铜工具 1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D 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农具与牛耕 12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

13、被国君派 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D 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 13(2017 甘肃临夏等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 反映了商鞅变法D A推行县制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井田,开阡陌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14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 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 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A 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 15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百家争鸣”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百家争鸣的A A出现时间 B出现原因 C学派 D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16(10 分)阅读下列

14、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在材料一中的、处填写出相应的制度和人物。(2 分) 世袭制。启。 (2)材料二的图示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一种什么制度?(1 分)写出该制度的主要内容。(3 分) 西周;分封制。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 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3)材料一中和材料二所体现出来的两种制度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 分) 世袭制: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分封制:确立了周王朝金字塔式 的社会等级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15、言之有理即可) 17(10 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 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 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2 分)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个霸主。 (2)列举春秋时期的另外两个霸主。(2 分) 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列

16、举其中两个即可)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什么时期发生的什么变法?(2 分)这次变法还有哪些内容?请补充完整。(3 分) 战国;商鞅变法。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 (4)你认为桓公首霸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 分) 重用人才,变法改革强国。 18(10 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老子创立的学派是什么。(1 分)他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这表明他富有什么智慧?(1 分) 道家学派。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2)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1 分 )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哪一本书?(1 分)举出一项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 分) “仁”。论语。最早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对社会变革发表自己的言论。墨子在战争 方面的主张是什么?(1 分)在治理国家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