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获奖)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220121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获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获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获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获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获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库精品 文库精品 第 7 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 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 伟大成绩, 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分析真理标准讨论 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 力;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 维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

2、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 权威、 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 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 组织上的转变, 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 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正确。 1978 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

3、进了建设社 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 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 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 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

4、、所做的都是正确的, 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 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 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 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 文库精品 文库精品 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

5、片断。 2教师简要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基本情况。 3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提示: (1)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 (2) 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 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教师展示图片并做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从会议前后的转变来说: 5引导学生思考: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提示: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

6、国改革开放历史新 时期。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党史上的伟大转折? 提示:可从会议的背景、内容、领导核心的形成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而说明两者都是 党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样, 既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 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目标导学二:拨乱反正 1教师简要介绍:拨乱反正的背景。 2教师讲述:拨乱反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 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提出问题:“文化大革命”中许多老一辈的无

7、产阶级革命家被打成反革命,遭到迫害, 我们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 文库精品 文库精品 提示: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迫害致死。 4教师指出: 1980 年恢复刘少奇的各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 平反。 5引导学生看课本,简介:拨乱反正的结果。 6教师总结:这是深得人心的举措,彻底消除了“文化大革命”强加给广大干部、群众的 枷锁,使他们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三、课堂总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 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

8、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 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 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从此,我国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伟大的成就。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体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我们可以联系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 行各个方面, 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 深远意义的转折,我们要分析、掌握技巧:a.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 次大会开始的;b.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d.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 全会前后开始发展起来和逐步形成的。 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授“鱼”,还要授之以“渔”;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其 知道所以然。我们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历史知识生活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