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0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219991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0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0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0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0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练20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课练 20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及其影响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兰新高铁东起兰州,途经西宁、张掖等城市,最终到达乌鲁木齐,全长1776 千米,已 于 2014 年年底通车。读兰新高铁线路图,完成12 题。 1影响兰新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资源 C文化 D经济 2影响兰新高铁安全运行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滑坡 B风灾 C泥石流 D地震 答案: 1.D 2.B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交通方式布局和影响因素。第 1 题,兰新高铁线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沟通西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交通往来,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D正确。第 2

2、 题,西北 部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发生泥石流和滑坡的概率小,A、C 错;不处于地震带上,地震 少发, D错;西北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多风灾,B正确。 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以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为 重要内容的长江立体化综合交通走廊。下图为长江主航道各航段水深、沪汉蓉高铁各区段列 车运行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35 题。 3渝万高铁列车运行速度与沪宁高铁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技术水平 D人口密度 4重庆至枝城航段水深明显大于其他航段,其原因最可能是( ) A降水丰沛 B水利工程建设 C地表崎岖 D深挖航道排淤 5影响重庆至枝城航段船舶

3、航行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雾灾 B干旱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C洪水 D泥石流 答案: 3.B 4.B 5.A 解析:第3 题,渝万高铁和沪宁高铁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似,故A 项错误; 渝万高铁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至万州区,沿线以山地为主, 地势起伏大, 为保证安全, 列车运行速度相对较慢,而沪宁高铁主要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列车运行速度快。 因此, 渝万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和沪宁高铁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故 B项正确; 技 术水平不是渝万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和沪宁高铁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故 C项错误; 人口 密度对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影响小,故D项错误。第4 题,

4、由于距海远近不同,长江沿线降水 量大体由东向西减少,故 A项错误; 重庆至枝城航段下游有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 利枢纽,三峡大坝对河流水位具有明显的抬升作用,导致此航段水深较大,故 B项正确;长 江上游各航段地表均比较崎岖,因此地表崎岖不是导致重庆至枝城航段水深明显大于其他航 段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不需要深挖航道来排淤, 故 D项错误。第 5 题,重庆至枝城航段河谷两侧受山地阻挡,风力小,再加上水汽充足,空 气湿度大, 多大雾天气, 容易使船舶航行出现危险,故A项正确; 此航段受三峡水利工程蓄 水影响,干旱和洪水对船舶航行影响较小,故B、C项错误;泥石流对

5、长江主航道船舶航行 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2016 年 3 月 5 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提出“十三五规 划”将建设北京到台湾间的高铁,而台海通道是一项连接大陆与台湾的工程设想。早在 1998 年,两岸学者进行可行性探讨、预测和论证后, 提出了北线、 中线、 南线的台海通道三方案, 有不少专家提出了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读图完成67 题。 6专家认为三方案中北线较优,原因最可能是北线( ) A台风较少 B洋流较弱 C线路较短 D气温较高 7与桥梁相比,隧道的优势在于( ) A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B受台风暴雨天气影响小 C便于旅客欣赏风景 D受地震等灾害影响较小 答案

6、: 6.C 7.B 解析:本题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6 题,读图,专家认为三方案中北线较优, 原因最可能是北线线路较短,C对。洋流、台风、气温主要影响海面区域,A、 B、D错。第 7 题,与桥梁相比,隧道的优势在于位于海底,受台风暴雨天气影响小,B对。建设成本较 高、难度较大, A错。受地震等灾害影响较大,D错。在隧道中行驶不便于旅客欣赏风景,C 错。 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村落分布示意图及该村落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根据图 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89 题。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8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 9随着时间的推移、人

7、口的增加,图中M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 能是 ( ) A团块状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答案: 8.A 9.B 解析:第 8 题,据图可知,居民点选址在河流阶地位置,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涝灾害影 响,又方便取水。第9 题,由图可知,M区域位于山地的河谷中,受山区地形影响,聚落多 沿河谷分布,一般呈带状。 镇江推出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业务已经相对成熟。下图为镇江公共自行车停放点景观图。 读图回答1011 题。 10该举措一定会对城市造成的影响是( ) A加剧城市拥堵 B交通安全事故增多 C降低公交车的保有量 D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11城市应该为公共自行车提供的配套措施有( ) 划定自

8、行车道扩展盲道合理安排停放处及时对自行车维修 减少公交车数量限制私家车出行 A B C D 答案: 10.D 11.C 解析:本题组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第10 题,自行车使用增多后会减少机动车的 使用量,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D正确;会缓解城市拥堵,A错;交通安全事故不一定增多, B错;不一定降低公交车的保有量,C错。第 11 题,盲道是辅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与自 行车无关,错;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错。故选C。 二、综合题 ( 共 46 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

9、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 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 保障。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 (1) 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 (2) 分析贵州省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 (3) 简述高速公路建设对贵州省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的积极作用。 答案: (1) 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格局。 (2) 山地多,平地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 线路勘察困难, 桥梁洞

10、涵里程长;施工难度大、 工期长、 投资大, 因此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 (3) 高速公路建设能够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 利于贵州快速融入周边经济圈( 带) ,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扩大市场, 加速商贸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利于引进人才, 发展教育与科技,加速工业化和城 市化进程;加速脱贫扶贫的步伐,走向小康社会。 解析: (1) 布局特点可从线路疏密程度、形状等角度分析,注意图中关键城市的作用。 (2) 注意材料中“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同时贵州多喀斯特地貌, 多地下暗河。说明在该地修建高速公路,隧道、桥梁里程占比

11、较大,则建设难度、工期要大 于平原地区。 (3) 注意材料中“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则交通线路建设利于 资源开发, 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洼地”,说明周边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则交通线路建设能 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便于资金、信息、技术、产业等交流,促进地区发展。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中国不同温度带的公路( 普通公路 ) 各具特色,公路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下图示意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分布。 (1) 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的公路路基高达10 米, 远看宛若长城, 路面下铺设块石和排水管, 分析其原因。 (2) 准噶尔盆地的沙漠多为固定沙丘,地形对公路建设限制小,

12、但公路走向形如折尺, 分析其原因。 (3) 黄土高原地区的公路在塬、梁、峁之间盘旋起伏,说明该地区公路修建过程中应采 取的防护措施。 (4) 青藏公路某段在路基中铺设通风管,在通风管的一端设计、安装了自动温控风门, 当路基温度低于气温时,风门会自动关闭,路基温度高于气温时,风门自动打开。判断温控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风门打开与关闭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在路基中铺设通风管的作用。 答案: (1) 东北北部地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分布较广,冻土融化会导致公路变形塌 陷,抬高路基、铺设块石和排水管是为了阻断热量、水分的传导,并及时排水,防止冻土融 化。 (2) 沙漠地区面积辽阔,景色单调,车辆及

13、行人稀少,距离远,长途驾驶容易疲劳,折 尺形公路可改变司机视线,防止疲劳,利于行车安全。 (3) 整修护坡工程,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设置排水管道,防止雨水进入路基;植 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对公路的破坏。 (4) 季节:温控风门夏季关闭,冬季打开。 作用:使路基温度保持低温状态,防止冻土融化。 解析: (1) 观察地图和注记,结合东北北部地区的位置特点,进而联想到东北北部地区 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区,高温季节冻土消融,破坏公路路基,然后运用所学知识作答。 (2) 由题干可知准噶尔盆地的沙漠多为固定沙丘,不用考虑被风沙掩埋问题,可借鉴高速公 路上下起伏的作用来作答。(3) 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

14、失严重,从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角度回 答即可。 (4) 路基铺设通风管是为了防止冻土融化,根据题意可知夏季气温高于路基温度, 为防止热量进入路基,温控风门自动关闭;冬季反之。 刷题加餐练 刷高考真题找规律 (2015新课标全国卷 ) 甘德国际机场( 右图 ) 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 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 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 2 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 经济 C位置 D 人口 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15、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答案: 1.C 2.D 解析: 第 1 题,该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的区位。从图中分析甘德地处横跨北大西洋航线 的中心位置, 北大西洋两岸又是经济发达的欧美地区,地区之间联系密切,因此甘德国际机 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C项正确。第2 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区位。从材料可知甘 德机场是横跨北大西洋航班经停补充燃料所在地,随着飞机制造技术进步,飞机能耗在降低 且可装载的燃料越来越多,因此大部分飞机不需要在中途补充燃料,所以也就不需要经停甘 德机场, D项正确。 (2014新课标全国卷 )20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 兰新铁

16、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34 题。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3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 聚落 C耕地 D 地形 4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 答案: 3.D 4.B 解析: 第 3 题,本题考查影响铁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一般地形与聚落分布是影响交通 线选线的主导因素,据此可先排除A、 C两项;图中显示铁路线走向与1 000 米等高线走向 基本一致,且火车站距离城镇较远,故可推测影响其选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则D项正确。 第 4 题,依上题分析可知,铁路线距离城镇较远,不利于该区域发展,故B项正确。 5(2016新课标全国卷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 下图 ) 溯源而上, 见两 岸植被繁茂, 河上很少有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