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的土地——XX乡经济发展纪实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9219851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金的土地——XX乡经济发展纪实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流金的土地——XX乡经济发展纪实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流金的土地——XX乡经济发展纪实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金的土地——XX乡经济发展纪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金的土地——XX乡经济发展纪实(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金的土地乡经济发展纪实在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边上坐落着一个壮族小山乡,这里春来绿树葱郁,满目青翠,夏来蜜瓜飘香,人心脆甜,秋来到处是一片青纱帐,一座座洁白的楼房点缀在绵绵的蔗海中,构成了一幅山乡美图景,徜徉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可是,谁也不曾想到,这就是十年前被人们戏称为“白土滴水贵如油,人畜饮水共一塘”的广西特困扶贫乡白土乡。白土乡位于桂西北重镇河池市东南部,距市政府所在地 31 公里。全乡共辖 11 个行政村,154 个村民小组,人口 16368 人,耕地面积 20502 亩。白土乡自古以来就以干旱缺水著称。过去,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虽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地上有可

2、开垦的大片荒坡,白土人还是眼望着本应流蜜的土地穷愁徒叹,坐在“金山”上无可奈何。1992 年,全乡财政收入 3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274 元,尚有 1296 户 6555 人处于温饱线以下,被自治区列为 35 个特困扶贫乡之一。白土究竟希望何在?出路何在?白土乡新一届 领导 班子经 总结 论证认为,只有学理论换脑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才是白土乡群众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近几年来,乡党委中心组紧紧抓住理论学习这根弦,下猛药,治顽症,在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山上造林,山下种果,地上种蔗,地下采煤”的发展战略,经探索并不断完善,使全乡干部群众摆脱了小农经

3、济思想的束缚,乡党政 领导班子认准了这条路子,就甩开膀子,带领全乡群众迈开步子大干快上。乡党政班子深深地 体会 到要治好这方穷山恶水必须先从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抓起, 特别是解决白土严重缺水的问题是当务之急。1993 年,乡党委政府抓住自治区把白土乡列为扶贫乡综合治理的有利时机,及时上报扶贫开发项目,申请国家立项。经多方努力先后争取到国家扶贫开发资金万元投入到全乡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解决全乡人畜饮水难问题,乡党政干部深入各村屯发动群众大建家庭水柜和田地头水柜; 乡党委政府请来勘探专家和工程队打井钻孔,找到了清洁的地下水源,先后投入万元建成了德新村青洞抽水站、德里村甘洞抽水站和乡政

4、府所在地自来水工程,为群众引来了清甜的甘泉,解决了困扰着全乡祖祖辈辈的饮水难题。为打开山门,修好路,乡党政班子走出去跑资金找项目,采取“三个一点”(即上级扶持一点,当地政府筹一点,群众集资一点)的办法发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修建村屯级公路,激起了全乡群众自筹资金修路的积极性。目前全乡 152 个屯全部修通了村屯级公路,全乡蔗区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尤其是 1999 年乡党政班子经过多年的努力最后争取到市政府扶持万元资金, 动工修建了白土至三江口.公里的沙改油路工程,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圆了白土人一个世纪以来的柏油路梦想,全乡群众无不为乡党委政府送来如此世纪大礼欢呼雀跃。通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全乡面

5、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目前,全乡11 个村,村村建起了两层以上钢混结构的办公楼房,村村开通了程控电话,村村通公路,村村安装了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农网改造覆盖 11 个村 152 个村民小组;先后扶持群众修建了 3315 个家庭水柜,2103 个田地头水柜,从根本上解决了全乡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难的问题;自来水覆盖三个村 853 户 3530 多人;修建沼气池 900 多座,节柴灶 1150 个;在原来光秃秃的山坡上办起了白土扶贫林场,人工造林面积达 2.3 万亩,种果 4570 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兴旺,为农民带来了

6、可观的经济收入。年前,白土乡对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年以后,乡党政班子通过走出去参观取经,充分认识到有矿快开、有煤快采、有水快流、靠煤兴乡的重要性。为使白土煤炭资源开发走上统一管理轨道,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白土乡煤炭供销服务公司,外引内联,加大投资开发力度,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全乡煤炭开发和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98 年,全乡共引进资金 2000 多万元投入开采了 134 个机械化生产煤窿,仅8 年全乡共产煤 11 万吨。煤炭产业的开发,同时也带动了全乡运输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1998 年,全乡非公有制企业达 325 个,乡镇企业总收入 3430 万元,比 95 年增长了

7、78,财政收入 177.3 万元,比年增长了 92.7。群众依靠煤炭开发富了起来,纷纷建起了钢混结构的楼房,全乡居民的衣食住行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白土人的生活过得从没有如此舒心湿润。但是由于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的影响,目前全乡的煤炭开发已停滞不前,白土乡的经济发展尤如失去了左臂右膀,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期,白土乡党政班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抱定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白土乡是个典型的干旱地区,但是全乡境内丘陵覆盖面广,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达 6 万多亩。乡党政班子认识到只有抓好发展经济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培植新的财源,才能使白土乡群众尽快脱贫

8、致富。于是乡党政班子决定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把甘蔗生产作为全乡的一大支柱产业、拳头产品来加快发展培植,促进全乡经济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要把甘蔗这块“蛋糕”做大,开始也碰到不少困难,甚至是走了一些弯路。一是受到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群众有观望心理;二是群众生产资金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乡党政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带领党政干部深入各村屯,广泛发动群众在扩大种蔗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他们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做好甘蔗支柱产业的服务工作,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白土乡甘蔗生产服务公司,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建立健全生产服务体系,各村相应成立甘蔗承包服务组,配备好村甘蔗专管员,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

9、等一系列优质服务,给蔗农吃上了“定心丸”,群众开荒种蔗的积极性大为高潮,促进全乡农业从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97 年全乡甘蔗种植面积由 93 年的 4900 亩发展到 11000多亩,占全市甘蔗种植面积的 49.3,成为全市甘蔗生产大户,产量达 36500 多吨,户均有蔗面积达亩以上,当年全乡甘蔗生产总收入达 876 万元,仅甘蔗一项农民人均增收580 多元。但是,99 年,正当全乡甘蔗生产发展得如火如荼之势,河池市糖厂因经营不善关厂倒闭,全乡甘蔗面积急剧下滑,由原来的 11000 多亩减少到 5600 多亩,眼看辛辛苦苦经营的甘蔗这一支柱产业就要哄然倒下,这时乡党政班子站出来力挽狂澜,经多

10、方联系,终于把白土乡蔗区成功地纳入宜州市怀远蔗区进行管理,新糖厂优质的管理服务和乡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为全乡甘蔗生产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空间,目前群众大力发展甘蔗生产增加收入已形成共识。2001 年,全乡甘蔗面积又恢复到 11000 多亩的规模,2002年初全乡甘蔗面积再创新高,目前全乡甘蔗面积已发展到 18780 亩,人均 1.2 亩,预计2002/2003 年榨季全乡甘蔗产量达 80000 多吨,甘蔗总收入 1600 多万元,仅甘蔗一项农民人均增收 1000 元。对于做强做大甘蔗支柱产业这块大“蛋糕”,白土乡党政班子信心百倍,他们的目标是,到年全乡甘蔗面积要发展到 25000 亩,产量

11、达 12 万吨,地方财政收入达 700 万元,挤身全市经济强乡之列。在甘蔗支柱产业得到稳步发展的同时, 他们还通过引导,采取在政府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等方式广泛宣传白土乡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白土蜜瓜”品牌,积极开拓市场,搞活流通,有效带动了全乡西瓜、桑蚕和母猪等特色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白土乡党政领导一班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终于感动了上苍,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白土乡双文明建设得到了协调发展,使白土乡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乡摇身变成了全市经济强乡。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达 6555 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 187.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攀升。为此,1996 年自治区党

12、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现场会在白土乡召开,1998 年白土乡被自治区党委确定为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试点乡,、年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双文明先进单位”,、年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荣誉称号;年被河池地区行署列为计生工作先进试点乡;年分别被地区、自治区确定为第二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验收试点乡和全区环境卫生“南珠杯”竞赛创建单位之一。面对诸多的荣誉,白土乡党政领导班子深深地懂得,成绩和荣誉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证明现在和将来,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不断磨砺整个班子的战斗力,才能不断勇往直前,与时俱进,建功立业。因此,面对新世纪新挑战,白土乡党政领导班子又提出了“一个支柱,两个载体,三个启动,四个加快,五个确保”的新思路,新的发展战略的启动又预示着白土乡经济的转型期即将到来,我们深信,白土乡的明天,山更美,水更秀,人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