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43页)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9215423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声声慢》(4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李清照《声声慢》(4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李清照《声声慢》(4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李清照《声声慢》(4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李清照《声声慢》(4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清照《声声慢》(4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声声慢》(43页)(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随着这充满“浓浓相思、淡淡忧伤”的音乐,我们步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之旅。刚才那首歌是由我国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的词一剪梅谱曲而成,写的是对丈夫的思念和忧愁。同样是写愁,她的后期作品则蕴含了更为深广的愁思。今天我们来学习凝结了她万般愁情且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声 声 慢 李清照,.,声声慢,李 清 照,.,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

2、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闺中苏辛,别是一家, 史家称道传孤本; 词里三瘦,堪叹婕妤, 金石录中寄深情.,.,李清照简介: 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金属山东) 人。词风清新,被成为“易安体”。前期多写闺情 相思,悠闲生活;后期词融入家园之恨,身世之 感,情调感伤,风格顿变。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今人有李清照集。 对词的贡献: 形式上,提出词“别是一家”,善用白描手法,常以“寻常语” 创新意; 内容上,以女性特术感受,展示生活情趣,意境深化、细腻,把婉 约词

3、推向高峰。同时,通过写个人遭际的苦难, 反映出两宋之交整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悲剧。,.,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4、,写作背景:,.,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是情形,有什么情形令诗人愁绪深重,苦不堪言?试找出几幅画面,感知并为之命名。,细嚼梅花赏析,明确: 寻觅无着 借酒消愁 闻雁忆旧 无心摘花 独坐无聊 听雨情伤,.,诗歌鉴赏方法之一:知人论世,写作背景,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整体把握,.,【感知质疑】,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你认为

5、哪一句能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思考,.,问题3: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的呢?本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愁苦?,诗歌鉴赏方法之二:通过把握意象内涵来把握诗歌情感,.,整体感知,写人的动作神态怅然若失,反复寻找 写环境的悲凉,孤单寂寞,形影相吊 写内心感受,悲惨凄凉,巨大伤痛 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 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巧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寻觅无着、四顾茫然的女词人形象及其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其次在声律上有节奏感。,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点点滴滴,.,叠字,又

6、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古诗词中叠字运用是常见的, 试找几例:,整体感知,明确: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沥沥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诗歌中叠字用得好,表情达意或强烈、或委婉、或深沉;状物描景绘声绘色,可见可闻;并且读起来掷地有声,显示其音律美。 作用: 1.可使所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 ; 2.具有音律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间接抒情,淡酒 秋

7、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诵读领悟,感受意象,.,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酒,.,酒文化探讨:,“放眼读书,开襟饮酒”,道不尽的是中国文人千年的诗酒风流。其实在包括李清照在内的很多古代文人都有饮酒的习惯。请结合学过的写酒的诗篇来分析探讨酒对文人创作的影响及作用。,延伸拓展,.,曹孟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副解忧剂,一颗消愁散,.,白居易: 主人下马客在

8、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将浸月。 柳永: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愁 总结:酒是“愁”的象征。,.,因为大雁是候鸟,它们从北方来,勾起了词人对故国、故乡、故人和往昔生活的无限向往;这追怀与眼下的孤苦处境相对照,不能不“伤心”,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伤心”?,.,李清照: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总结:过雁象征离愁,.,黄花,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化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

9、,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梧桐,.,作者为何不说暴雨?,细雨绵长,细雨与愁绪相似。,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雨,以声衬情 顿生凄凉之感,.,淡酒借酒消愁 晚风秋风萧瑟 过雁流浪、思乡 黄花容颜憔悴 梧桐凄苦、丧偶 细雨与相思愁丝有关。,.,试赏析结句“怎一个愁字了得”。,.,本句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时候” “晚风来急”“旧时相识”“满地黄花”等这 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 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 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仅用 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当眼前哀 愁重重叠加,直到无以复加,于是词人 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而是直截了

10、当地说“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 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耐咀嚼。,.,合作探究,比较鉴赏醉花阴 与声声慢,.,.,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坎坷悲愁的。不管是幸福悠闲的少女时代,浪漫温馨的婚姻生活,还是夫妇分离的相思时刻,直到凄凉孤苦的晚年,欢乐时,思愁时,凄惨时,她的一生一直也没有离开过酒。,总 结,.,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一代词人,中国的酒文化孕育了词人的才思,正是酒和文学的不可分隔的渊源,也是酒给予了词人以灵性和激情,才使得后人能够有幸欣赏到词人情景交融、血泪相连的经典作品。词人的情感是敏锐的,句句真情与酒香一样流芳百世,才华和酒香一起流光溢彩。李清照可谓女中丈夫!,

11、.,品读鉴赏,再现意境,借酒消愁抵不过晚来风急 大雁南飞追忆起旧时相识 黄花堆积憔悴中无心堪摘 守窗盼黑到黄昏梧桐细雨,凄惨悲凉 一种凄婉的美,特点,.,“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1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 采桑子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古代咏愁诗词,.,佳节又逢重阳,冷冷清清愁永昼。 淡酒难消浓愁,惨惨戚戚对黄花。,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夫妻暂离但又彼此眷恋的幸福生活的写照,是一首惆怅的忧怨的表达相思之愁的思夫绝唱。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家破夫亡受尽折磨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是一首沉重的哀伤的漫溢忧患之愁的生死恋歌。,小 结,.,冷月花魂李清照 生活不幸诗家幸,

13、一路坎坷一路歌。 身在江南思归去, 心向故土度进退。 梧桐细雨藏离愁, 天接云涛溢豪情。 清丽婉约溢芳馨, 自是花中第一流。,.,“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是何其不幸;作为一个此人,她又是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之,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他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郭沫若评价: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颂千古是著书。,.,写对联,赏意境,上联:月满西楼,落花流水寄绵绵情思 下联: 请同学们据声声慢的意境描写对出下联。同桌可以相互交流。,下联:雁过南窗,梧桐细雨写点点离愁,.,诗歌鉴赏方法,1、知人论世 前期:美满幸福闺怨相思离愁情趣盎然 后期:颠沛流离亡夫亡国之痛哀怨凄凉 2、揣摩关键词语 叠 词 形容词 3.通过独特意象来表现别样情感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