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开发潜能,为未来发展奠基(视障儿童的早期学前教育与康复实践)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212865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尽早开发潜能,为未来发展奠基(视障儿童的早期学前教育与康复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尽早开发潜能,为未来发展奠基(视障儿童的早期学前教育与康复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尽早开发潜能,为未来发展奠基(视障儿童的早期学前教育与康复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尽早开发潜能,为未来发展奠基(视障儿童的早期学前教育与康复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尽早开发潜能,为未来发展奠基(视障儿童的早期学前教育与康复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尽早开发潜能,为未来发展奠基(视障儿童的早期学前教育与康复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尽早开发潜能,为未来发展奠基(视障儿童的早期学前教育与康复实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尽早开发潜能,为未来发展奠基- 视障儿童的早期学前教育与康复实践广州市盲人学校王莉根据全国第二次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测算, 我国 0-6 岁的视障儿童约有 7.45 万。然而我们目前开展视障儿童早期教育的机构数量还很少,能接受早期教育的视障儿童人数还很少, 视障儿童的家长能获得的帮助较少。许多研究发现,失明对儿童的发展虽然没有必然的关系,但却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果一个儿童自幼失明,至少可能会带来感知觉和认知发展的不足,假如其又在 0-6 岁生理、心理发展的关健期,没有及时获得感知觉和认知方面的积极教育与训练, 那么很可能会引起认知、情感、运动、社交等方面发展的不足,从而对今后的生活造成难以弥补的不

2、良影响。如能及早向盲童提供适宜的条件,他们可以在最佳年龄阶段获得正常的发展,在运动、体格、语言、认知等方面的减少或缩小与正常儿童的差距。因此,对视障儿童进行早期教育与康复, 就是通过医疗和教育的手段,及早发现儿童的视力残疾状况, 根据视力障碍的情况和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通过家庭、幼儿园的有效教育和康复训练,尽力开发视障儿童的潜能,丰富感知,增进认知,学会技能,帮助视障儿童获得最大限度的潜能发展。 这是为视障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基, 意义重大。一、应运而生,填补视障教育空白12000 年 9 月,我校成立了幼儿部,开展学前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与康复训练的实践研究, 拓展延伸了我国视障儿童教育的范围,填

3、补了国内盲童学前教育的空白,并努力与国际视障儿童的“全纳、个别化教育”潮流接轨。开办初始仅有幼儿8 人,其后逐年增多,且除视力残疾外,伴有其他残疾(如情绪、语言、智力、肢体等障碍)的盲幼儿也逐年增多,而且年龄越来越小。现分为幼儿班和特训班各 2 个班,其中幼儿班 8-12 人,特训班 4-6 人。年龄在 4-7 岁之间。每年在园人数保持在 20-35 人。没有现成的国家课程、教材、教法、样本可供参考,视障儿童的学前早期教育教学难度大, 教育康复任务艰巨。 多年来在罗观怀校长亲自带领下、王莉老师具体负责的早期教育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实践研究,并在环境创设、课程设置、教育

4、模式、教材编写、个案研究、康复训练、师资建设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尝试,创建了有广州盲校特色的视障儿童早期学前教育教学模式。课题“3 至 6 岁盲童学前教育与训练” 申报成为广东省教育厅 “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研究项目, 教材5 至 6 岁盲幼儿大班活动课程完成编写。学校幼儿部先后在2004、2006 年分别被评为广州市、广东省巾帼文明岗,每年多次接待来自国内外专家、教师同行的参观、交流与学习,学校以“规模大、师资优、质量好”成为全国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示范实验基地, 各地兄弟学校教师慕名前来取经学习,获得家长和社会的良好赞誉。二、合理布局,创设良好教育康复环境2虽然我校校园面积狭小, 但学校非常重

5、视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环境建设,把教学楼一楼的主要教育场室都划归为幼儿部, 并且全部按照普通幼儿园的教育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精心设计, 创设了良好的教育康复环境,购置了大批先进新颖的教具玩具,建设了既安全、功能又多样的教育教学场地。如课室课桌椅、教具柜、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具学具一应俱全,幼儿室内活动操场采用了美观、大方、实用的材料铺设了地面,给感觉统合活动区域的两面围墙安装了防护垫,保证了幼儿活动时的安全,增加了 A 字秋千铁架、木制攀爬架以及活动转盘,改造了特训班课室,建造了多功能、立体化的感觉统合室,在有限的场地中尽可能地给视障儿童的早期教育与康复训练提供充足的教育活动空间。3三、精心设

6、置,形成有特色教育康复模式1、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将视障儿童的学前教育目标定位为:要特别重视加强感官训练、 行走与动作姿态的训练、 言语训练以及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同时加强医疗预防,及早诊断、治疗与康复,尽力挖掘他们各方面的潜能, 增进技能,使视障幼儿的身心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对视障儿童的学前教育要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行为习惯和活泼开朗的个性,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为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视障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视障儿童的未来发展为本,满足其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提供平

7、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对于视障儿童来说,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视力,更4重要的是 70%-80%左右的信息来源渠道及利用视力整体观察事物和接收各方面信息的能力。 其次,任何整合教育活动不仅是视障幼儿的合知识的运用, 而且是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 而视障幼儿的些基本技能必须要经过单独专项的康复训练,如定向行走、感知觉能力、运动技能、生活技能等。只有经过专项的康复训练,视觉缺陷才能得到更好的补偿,才能参与整合教育活动。第三,视力残疾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限制了视障幼儿的活动范围, 也限制了他们所能参与的实践活动。他们积累的经验比正常幼儿要贫乏得多, 要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经验,就要设计符合他们特点的、形式多

8、样的课程。只有经过专门的康复训练,定向与行走、感知觉、运动、生活自理等能力才能形成,视觉缺陷才能得到更好的补偿。此外,近年来,多重残疾儿童逐年增多,伴随智力落后、言语交流缺损、严重情绪 /行为障碍、肢体障碍(主要是脑瘫引起的双腿肌肉萎缩,不能正常行走)等。因此,我们还要在课程设置和日常活动中必须渗透一定的功能性康复训练内容。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既要重视分科课程, 也要注重适合盲幼儿综合知识技能的整合教育活动; 既要注重分科知识的教学, 同时也要关注各项基本技能的个别训练, 使视障幼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或降低残疾的程度,让他们的潜能尽早得到开发, 并为未来的身心健康成长

9、奠定坚实的基础。视障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可以由发展性学科课程、 功能性康复课程、整合性主题活动课程等构成。发展性学科课程包括语言、计算、5常识、科学、艺术、盲文前技能等。 功能性康复课程包括定向与行走、运动能力、触觉能力、感知觉统合、生活自理、休闲娱乐等。整合性主题活动课程是以视障幼儿为中心,围绕孩子日常学习、生活、社区活动等设计相应的主题整合教育活动。 内容涵盖科普知识、常识认知、日常生活自理、 社会交往等。 要求教师设计的活动能够让视力残疾幼儿综合运用已习得的各学科知识和康复训练掌握的技能, 使他们的各种潜能在活动中得到开发。一日课程内容结构包括:日常常规活动,如晨会、课间体育运动、盟洗、起

10、居、进餐、休闲娱乐等 ;学科知识,如语言、计算、科学常识、音乐艺术活动等;单项技能训练,如定向与行走、感觉统合、盲文前技能、触觉训练等;整合教育活动,如“幼儿园里朋友多”、“春天来了”、“认识我自己”等综合性主题活动。678在进行视障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我们要对他们一天的教9育活动与康复训练进行综合考虑,采取恰当适合的内容和方式;要尽可能充分考虑到每个视障幼儿的差异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要给他们营造丰富、充实、适合的环境。课程实施是课程设置之后的一个重要操作环节,课程是否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是检验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体现, 教师工作团队是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保证,不同的教师资源配置也

11、将会有不一样的课程内容设置,这也是我们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家校合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程设置也要倾听并考虑采纳家长的合理意见和看法。此外,为了帮助视障幼儿尽早开发潜能,使用触摸技能来感知、认识周围的事物, 促进他们的方位概念、 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实物教具外,我们还积极探索了适合视障幼儿使用的教材编写和制作。 目前已经完成的有视障幼儿感觉训练教材 (一)、(二)、(三)、触摸辨认、触摸追踪、学前盲文初步知识 、数学概念的初步认识 (包括 5 以内数的认识、 10 以内数的认识、大与小等)、视障幼儿经验故事系列触摸书(愉快的秋游、中秋节) 、幼儿故事盒(小熊拔牙、三只小猪)、幼儿故事改造书等。2、教学评估与个别化教育在普通幼儿园, 对幼儿进行评价是依据幼儿教育目标, 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教育过程、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评价更加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幼儿,并有助于教育质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