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承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210777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承3.1 汉民族农耕武术的传承与传播在我国的 56 个民族中, 汉族的人口最多, 而且汉族群体也是中国武术文化最大的载体。在漠南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漠南曾经为游牧民族世居,成为其游牧的场所。但是, 自明清时期之后,“走西口”移民运动和建国后大规模的漠南工业移民使漠南地域的民族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 汉族逐渐成为漠南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即使在建国之前汉族也是漠南人口中最多的民族。 因此,在漠南的农耕区域中, 从事农业、 商业的汉族民众仍然是传承农耕武术文化的主体。( 1)师徒传承在漠南地区,师徒传承依然是农耕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漠南农耕文化区毗邻长城以南的农耕文化区域

2、,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相互交流的主要地区,因而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内, 漠南农耕文化区都是农牧商业贸易活动的区域,也正是基于具有历史传承性的商贸活动, 漠南区域南部的村落才迅速发展为城镇, 并广泛聚集了大量参与贸易活动的农耕民族。 也就是说, 漠南农耕文化区内的农耕民族除了分布在以农田为生产资料的田野村庄外,还有相当比例的农耕民族从事城镇贸易,而且还成为了漠南农耕民族的主要群体。由于漠南地域地广人稀, 因此,由农业生产而形成的村落规模较小, 从事武术活动习练和传承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因此,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和城镇附近的密集村庄成为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主要载体。在土默川一带, 阴把枪是最早被

3、史料记载的武术,在阴把枪的传承过程中,史料清晰的记载着,赵老同传徒弟尤四喇嘛、关兴保、霍茂等,尤四喇嘛传徒弟郭玉鸿,郭玉鸿传徒云连升。在阴把枪的传承中,除了传统师徒传承方式之外,还形成了典型的拳术内门户规约,由此可见, 虽然农耕武术文化脱离了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中原地区而移植到漠南,但是农耕武术文化在漠南传承过程中,因受传承主体民族属性和文化习性的影响,它依然延续着口传身授的传统和严格的择徒标准。近代传入包头的形意拳,主要是由郭培云收徒传艺,其传授的八位弟子都是经过严格的考察而确定的,现今70 多岁的梁荣就是其徒弟之一,依然保持着对师傅传艺的怀念与尊敬。(2)家族传承传统武术的另一种主要传

4、承方式是家族传承。包头东郊沙尔沁乡土合气村的曹家从山西走西口而来,它就携有武技,并秉承族内传承。从武 术的角度讲,形意拳并不是曹家的拳,是由戴家给曹家当镖师的时候在院子里练习而传进来的。据长辈讲, 曹家祖上来这里时候就会练形意拳,一直在家族内传承,一直到曹明这一代,他身材魁梧,功夫不错,自己经商自己当保镖。 因他年轻时生病去世,所以没有在家族内传习。 乌兰察布盟武川县的张瑾习练的小洪拳也属于家传。 家族传承需要家族这一社会基础,即要求传承武艺的师徒存在血缘关系,而且要求为师者上溯数代都有武术传承,而漠南地域的汉族人口多是单门独户的移民,在短时间内没有形成庞大的血缘族群,或者很少能有一部分家族长

5、时间定居漠南形成较大的血缘族群。因此,在漠南地域的武术传承过程中,家族传承并没有成为主要的方式。( 3)官校传承馆校传承是指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参与的武术文化传承方式。馆校传承在历史上早已存在,伴随着唐朝武科举考试制度的诞生而逐渐形成,宋代仁宗庆历三年( 1043)就出现了专门培养武科举考试人才的机构,称之为“武学”,在明清时期都有政府设立的机构。漠南地域最早记载的培养军事人才的机构并不是“武学”,而是在教授文化的书院之内兼习武艺,在 1724 年启运书院和1782 年启秀书院的教学中,将弓马武艺列为每日习练课的内容,开创了武术在塞外官学青少年中普及的先河。而民国时期, 在中央国术馆和政府的呼吁下

6、,逐渐设立了绥远省国术馆以及各县级国术馆系统,极大地推动了漠南农耕武术的发展,培养了1一大批武术人才,其中以吴桐、刘恩绶、宋标为代表,在解放后的漠南武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绥远省国术馆以及县级国术馆是民国时期官方主导的专门培养武术人才的教育机构, 而建国后,漠南武术事业的培训和教育主要是以社会力量组织的武术馆校。包头市青城武馆90 年代开始招生,培养对象多为城市中青少年儿童;赤峰市红山区体育局文武学校、乌海市天马武馆、兴安盟燕青武馆也都从 90 年代开始培养后备人才,与青城武馆一样,这些学校都设在城市中, 以城市中小学生为对象, 武术教育的内容也以传统的长拳类或者竞技武术项目为主,

7、 发展方向也倾向于运动员和体育院校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蒙古自治区没有武术队、 无法培养武术竞技人才的不足。然而,与专业武术馆校的区别是,这些武术馆校规模较小, 招生人数在几十人到两百人之间,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学校周边,学生不住在学校,校方不能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和约束,因而在文化课教育和习武动机激励上存在疏漏环节, 这影响了学校和学生的未来发展。赤峰市第八中学和第三中学,常年开展学生武术课外训练活动, 由学校老师担任训练教师,人数规模不大,一般在20 到 30 人之间,虽然不是专业的武术教育机构, 但其依附于学校教育,属于学校义务教育的训练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漠南农耕区域内青少年武术活

8、动的开展主要依靠武术馆校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成为培养漠南武术后备人才的主要方式。3.2 回族农耕武术文化的传播(1)回族武术的主要拳种回族人崇尚武功, 而且具有自己民族传承的武术拳种,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查拳和弹腿。据记载“南京到北京,弹腿出自教门中”,因此,回族弹腿也叫“教门弹腿”。回族还练习查拳,查拳和弹腿成为回族民众传习武术的重要内容,但是弹腿注重屈伸性腿法,强调腿法快速屈伸,拳法较少,以练习下肢力量为主,从始至终都被作为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内容。而查拳属长拳类型中较为系统的拳种,腿法也多以弹腿中的基本腿法为基础,拳架的姿势舒展挺拔,动静有致, 刚柔兼备, 节奏鲜明, 步法灵活多变, 结构严谨

9、, 功架整齐, 无论往返进退,上下起伏,力求协调配合,呈现潇洒、剽悍、矫捷的形态。查拳和弹腿一般盛行于漠南各个回民聚居区内, 回民群体中传习的器械武术都属于舒展大方的“北腿” 风格。 因为宗教文化的影响,回族人在饮食习俗、语言禁忌等方面与汉族人差异较大,因此,回族传承的武术传统只在族内传承, 并不与汉族进行过多交流。但清末以来, 受到社会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影响,出现了很多汉族与回族武术交流的现象,回族武术也逐渐在汉族群体中被传习。(2)回族武术的传承回族的民族信仰是伊斯兰教,并有重商业轻农业的民族习俗,因此, 回族人在漠南多居住于城镇之中, 并从事食品、 牲畜交易等商业活动。漠南各个地区的城镇中

10、都有聚居着回族人,主要分布在包头市东河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赤峰市红山区等,在各个聚居地都建有伊斯兰教的宗教礼拜场所清真寺,并由有名望的长者从事宗教事务的管理工作。以伊斯兰教为信仰的回族群体每天坚持五次礼拜,并多以从事商贸活动为职业,因此,居住于城镇的回族人形成了相对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这就为武术在回族人构筑的社会生活节奏中能够得到关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回族人一般在清晨礼拜之后滞留在清真寺院内或者附近,由族内长者或者师傅带领男性练习武术,强身健体。 因此,以宗教活动场所为基础而形成练武健身习俗成为武术活动在回族群体内盛行的文化场域。回族与汉族武术文化习俗的不同是,回族武术传承的过程中虽然存在

11、师徒传承,但是在武术收徒程序中却没有“磕头拜师”的形式, 有回族文化确定的师徒确认仪式,相对于汉族的拜师仪式并不显得简约。 据了解, 赤峰市回民传统武术活动的收徒仪式并不仅指当天的收徒形式, 而是包括提出拜师及其以后的所有环节。首先, 徒弟的家人或者介绍人提出拜师请求,师傅会允许拜师者先跟着大家一起练,并学习十二路弹腿, 在相处的过程中考察拜师者2的品德以及各项能力,并对拜师者的家庭、亲朋进行了解。如果考察通过,则回复介绍人准备拜师, 如果发现问题则不再提及此事, 拜师者也只能跟随大家一起练习, 不能称之为入门弟子。拜师仪式举行的当天,师傅要提前邀请同辈师兄弟和门下所有弟子前来参加,并告知具体

12、时间。拜师者由介绍人正式引领并携带礼品和“拜师贴”前往师傅家举行拜师仪式。回族的单膝跪地行拱手礼替代了汉族武术传承过程中的“磕头”礼,呈递“拜师贴”,然后行抱拳礼,再向师傅长辈敬茶,师傅回 “手贴”,互赠礼品后由拜师者演练“花路弹” ,最后礼成。在传统社会里, 回族武术的传承因宗教信仰而局限于回族之内,其武术传播的范围相对较小。 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交融,各个民族文化习俗都得到彼此的认同和尊重,在清末前后的中, 迁居于赤峰的回族张氏家族和以清真寺为依托的穆斯林武术社打破了民族界限,回族武术传承并不只局限于回族,汉族和蒙古族民众经过考察也可以收为弟子,学习弹腿和查拳。 民族界限的消失推动了回族武术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中传播,客观上也促成了北派武术长拳类项目的普及和发展,为漠南农耕区域武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音乐美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