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布鞋》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参照]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9209116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布鞋》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参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说《布鞋》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参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说《布鞋》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参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说《布鞋》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参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布鞋》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参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布 鞋鞋 厉彦林 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 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 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 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 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 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 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 邦邦

2、的“ 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 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 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 阉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 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 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 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 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

3、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 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 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 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 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 “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 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 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

4、可要听话、争气, 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 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 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 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 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 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 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

5、、不会斜,心中总是 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人民日报2009 年 4 月 25 日,有改动) 1文章以 为线索,通过对 的问忆,表达了对 之情。(3 分) 【解析】线索串联文章的主要故事情节,将文章更加连贯。 【答案】布鞋;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或“布鞋”、“母亲为我做的布鞋”);母 亲的怀念、感激。 2请从第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答案】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 一致,煞是好看。(2 分) 3认真品味文中第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2 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

6、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 进了鞋底。 【答案】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 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卜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3 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 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答案】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 的布鞋。或:“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深感布鞋的珍贵”。或:“表现下对母亲的惦记(惦念、 怀念、想念、依恋)之情”。(3 分) 5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 分) 【答案】 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主旨,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走好人生之路 的决心,使文章主旨进一步升华。如果删去此段,则收不到上述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