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古战场导游词范文(可编辑)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206684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古战场导游词范文(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赤壁古战场导游词范文(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赤壁古战场导游词范文(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赤壁古战场导游词范文(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古战场导游词范文(可编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赤壁古战场导游词范文三国赤壁古战场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赤壁古战场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赤壁古战场景区概况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赤壁是三国古战场遗址。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赤壁市境内,沿江而上,通洞庭巴蜀,经武汉东下可达 吴越苏杭,北望汉沔千里沃土,隔江就是洪湖乌林。东汉建安十三年(元二八年),曹操率二十几万大军南下,连克新野、襄阳数城,从江陵顺江东下,与逆江西上的孙权、刘备五万联军初战于赤璧,曹军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今洪湖县乌林公社),与孙、刘隔江相峙。后孙刘联军巧用火攻,乘东南风大起,向曹营举火,火船借助风势,直冲曹

2、军水寨。曹军船只一时尽着,岸上营落,火逐风飞,烈焰冲天,一片火海,把南岸崖壁照得一派通红,赤壁也因此得名。孙刘联军乘势进攻,曹操领余部经华容小道(今鉴别县西北)向江陵败走,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赤壁大战的张天烈火早已熄减,但那赤色的悬崖绝垄,不尽的滔滔大江,大战时的处处阵迹,赞美赤壁的碑刻和诗篇,却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金甲武将、文人墨客。20xx年10月29日,赤壁古战场景区晋级为国家级5A旅游景区。赤壁古战场景区文化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曹军由江陵东进,长途跋涉,将士已有疾疫。与江东兵初战,发生挫折,曹公把全军移于江北,便于进退。与江东兵隔江

3、相持于乌林、赤壁之间。江东兵统帅周瑜等 在江南,部将黄盖提出火攻作战计划。瑜等为达到火攻敌方船舰的目的,由黄盖出面,向曹公致书云欲诈降。书内大意以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原百 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次述惟有周瑜、鲁肃偏怀浅赣,意未解耳。最后又述: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 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即。曹公因一系列性胜利,把周瑜、黄盖密谋,看成刘琮、蒯越举荆州归降,等量齐观,影响到谋士、军师荀攸等看不出底 细和密谋,一般将领更不至疑问。都乐于看到黄盖从水上来降场面。建安十三年(208)十一月十三日,黄盖指挥的十艘蒙冲斗舰满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

4、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黄盖在舰上乘着东南风急,于 江上举帆,各舰只顺序加快速度,向北岸急驶。曹公与吏士,皆出营立观黄盖的来降,只有谋士程昱于东风紧急中发现来舰轻而浮,判定不是运粮船只,担心会发生 意外,即向曹公提出注意敌人有诈谋问题。来船距北岸将近二里时,黄盖指挥的十舰,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驶如箭,冲击曹军水寨。水寨火起,船被铁链锁着, 无法拆开。火随风舞,岸上营寨也都起火,烈焰冲天,曹军陷于一片火海。南岸孙军则摇旗呐喊,擂鼓助威。江北岸曹军水寨、岸上遭到风火船舰突然袭击,引起一阵混乱。南岸孙军也增派部队渡江,参加战斗,以图扩大战果。双方在火焰纷纷中,相互战斗。曹将张辽指挥 所

5、部精兵,击退黄盖的猛攻。徐晃也能乱中镇定,整军应战。在这曹孙二军战斗紧张剧烈间,刘备的豫州军及猛将张飞、赵云各率所部分向乌林两侧与背后猛烈攻 击,刘备也亲冒矢石指挥战斗。曹公以腹背受敌孙损失惨重,乘孙刘两军尚未合之际,遗弃大量人马物质和死伤将士,撤出乌林,向华容道方向转进。刘备乘乌林江面战起,指挥部属向乌林侧背曹军进攻,同时顾 及孙刘两军钳攻。曹军失败,又可能向江陵方向转进,对通往江陵的华容道,选派精兵,巧施埋伏。并 于危险路口两侧,堆集薪柴,预备火攻。曹公引兵进华容道,遇着猛雨、大风,遇到泥泞、堵塞,道不通行。派遣羸兵负草填铺,骑才得通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死者满地遍野。刘军伏兵以气候关系

6、,发火稍晚。曹公一行已出险区。及到江陵,对华容道刘军伏兵犹心有余悸的说: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准备和动手)稍 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全被消灭)矣。虽未被全部歼灭,但南进大军损耗大半,属严重的惨败,从而结束了曹孙刘三方的赤壁之战。赤壁战后,出现曹、刘、孙,即魏、蜀、吴鼎峙局面,即历史上的三国。这个关键性战役,曹公以绝对优势兵力(20万左右)对孙刘联合绝对劣势兵力 (4-5万)。战争过程,出现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中形式的斗争。战争结局,失败的为兵力优势的曹军,胜利的则为刘孙兵力劣势的联合部队。因赤壁之 战,就成为中外人士所瞩目和关心乐道的著名战役。兵家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必数赤壁之战。中国

7、人认为:到赤壁才知 道、天、地、将、法的高妙。外国人认为:到赤壁才能体味东方文化之神秘。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遗址。赤壁古战场代表景点导游词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赤壁旅游区由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三山组成。其主要景观有:赤壁摩崖石刻:在赤壁山临江悬岩上,有石刻赤壁二字,各长150厘米、宽104厘米,据说当时赤壁大战,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江面一片火海,把江边崖壁映得通红,周瑜率兵大败曹军后,把酒庆功,酒酣之余,提剑在崖壁上刻下赤壁二字,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崖到了山後,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 其实二字为唐人所题刻,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惊涛骇

8、浪的拍击,字迹至今清晰完整。二字之上有唐代道人吕洞宾刻鸾字形符号。两侧刻有游人诗赋,其下有明初王奉过赤壁偶成绝句二 首,诗曰: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实啖吴,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据宋人谢枋得赤壁诗序载:予自江 下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岩有赤壁二字。明正统嘉鱼县志载: 赤壁削壁面西,上有赤壁二字见存。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赤壁时写出下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著名诗句。翼江亭:在赤壁山临江矶头。建于1936年,系麻石构成,上 盖琉璃瓦,六柱六角,塔状尖顶,以赤壁山、铁山似昆鹏两翼而得

9、名。相传赤壁大战时此处为周瑜的指挥哨所,站在此亭中,可凭栏远眺隔江乌林,为当时曹军驻扎的大本营。此亭六柱六角,仿明清建筑风格,重建于1936年,亭柱有民国蔡汉卿手书前人的楹联一副: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危言,兴 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忧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拜风台:又名武侯宫,坐赤壁山东南处的南屏山顶,是纪念赤壁之战时诸葛武侯在此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建筑面积有310平 方米,分前后两殿庙堂,内殿供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全身塑像,袍带飘逸,栩栩如生。左侧有文物陈列馆,建于1979年,馆内陈列赤壁出土文物 1000余件,有刀、枪、剑、戟、镞、戈、带钩及东吴铜币(

10、大钱当千、大泉五百、大泉当百),并有东汉铜镜和剪轮五铢钱及大量 东汉、三国时的陶器等。右侧于1975年建有东风阁,供游人歇憩。据清同治嘉鱼县志、蒲圻县志载,拜风台始建于明洪武十 五年(1382年),由嘉鱼知县刘秉政主修,称关主庙。明万历三十八年(1620xx年),嘉鱼知县葛中宪重建拜风台。今拜风台系1935年 重建,1948年维修。周瑜石雕像:赤壁矶头,一处开阔平地上,矗立着三国东吴都督周瑜的石雕像,像高9米,是湖北省最大的人物石雕像。凤雏庵:位于南屏山东南的金鸾山上,相传为赤壁之战时,号风雏先生的庞统披阅兵书处,后人于此建凤雏庵。现庵堂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原为九重大殿,今仅存最

11、上一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分三个殿室:第一室供奉有庞统全身塑像,第二室为赤壁图书 馆,第三室为接待、休息室。凤雏庵外有千年银杏树一株,其枝叶如一巨大伞盖,荫盖着凤雏庵。赤壁碑廊:位于拜风台右侧,东风阁后。1985年动工筹建,碑廊有建筑面积277平方米,1986年5月竣工开放,为四合回廊式、钢筋混凝土及木石结构。门楣有李尔重题赤壁碑廊四字,廊内镶嵌有25块石碑,石碑与墙面联为一体。碑上有历代诗人关于赤壁之战的诗、词,由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扬州等地的王遐举、沈鹏、任政、关山月、徐久达、吴丈蜀等全国著名书法家所书,赤壁碑廊后墙的正中还有一块长4.7米,高1.5米的黑色大理石碑,碑文乃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手迹,内容为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这些碑刻,行、草、篆、隶,各具千秋,精雕细镂,堪称不朽之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