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127507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练习中图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点拨 ( 一) 教材第 76 页探索 1东部铁路线稠密,西部铁路线稀疏。 2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不利于铁路修建,所以铁路稀疏; 而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平原地形为主,自然条件较优越,所以铁路线较密集。 3地势低平的地区铁路线分布密集,地势高、地形复杂的地区铁路线分布稀疏。 ( 二) 教材第 77 页学习指南 提示: 1. 世界和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于高原。山区的城 市一般沿河谷在开阔的低地分布。 2河流对城市的作用:(1) 提供水源,尤其在干旱地区;(2) 交通运输,尤其是在湿润 地区。 3地形对交通线

2、的走向和密度、分布格局、方式等都有影响。 ( 三) 教材第 78 页思考 提示:东南方。 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向东南方向吹。如果这个厂子有废气,建在东南方, 就不容易向城市里面扩散,对城市的污染较小。如果该厂建在城市的西北方向,由于此地盛 行西北风,那么在风的作用下,废气会飘入城市里,对城市构成污染。如果此处有河流,要 建在城市河流的下游,同时减少对城市水源的污染。 ( 四) 教材第 80 页讨论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 五) 教材第 80 页思考 山区修建设铁路,由于其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所以建设成本高,施工困难。平原 地区地形平坦,修建铁路成本低,运

3、行安全。 山地河流往往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河运; 或者能够实现航运的河段和吨位有限。平 原地区河流平稳,流速稳定,水量大,有利于实现连续航运和适应大吨位的船只航行。 ( 六) 教材第 81 页活动 1地形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线网的密度也比较大。 在山地丘陵地形复杂的地区,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交通线较稀疏,交通线一般沿河 谷等高线延伸。 2交通线密度影响着城市的形成、空间分布与形态的发展。 ( 七) 教材第 82 页思考 1修建青藏铁路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青藏地区高寒、冻土、缺氧的自然环境。 2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护生态 环

4、境,巩固国防,等等。 ( 八) 教材第 82 页复习题 1世界主要城市多分布于温度、降水都比较适中的中低纬度的平原地区,尤其是沿海 等交通便利的地带更是城市密集的地区,常形成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 因素就是气候、地形、交通条件、矿产等。 2略。 2 学业达标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 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发展,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完成12 题。 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 a 处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交汇处,区位条件最优越。 答案: A 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5、( ) 宗教中心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开阔平坦河流交汇处 A B C D 解析: 影响 a 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是地形与河流。 答案: C 读兰州市略图,完成34 题。 3 3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 局特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4从河流对城址选择的关系看兰州属于( ) A两条大河交汇处 B陆上交通线过河点位置 C河流水运的起点 D内河航线的终点 解析: 兰州市位于黄河谷地,受地形的限制和河流的影响,城市沿河谷延伸而呈东西向 带状分布。由图可知,兰州位于铁路和黄河的交汇处,为陆

6、上交通线过河点位置。 答案: 3.D 4.B 5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 ) 气候比较湿润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源充足资源比较丰富 A B CD 解析: 我国东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位于季风气候区,气候 比较湿润,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答案: A 6关于我国地势分布和交通线路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山地较多,交通线路稀疏 B东部地势较低,交通线路稠密 C西部高原广布,交通线路稠密 D北方地形开阔,交通线路稀疏 解析:我国东部地势较低,人口稠密, 交通线路稠密。 我国南方多低山丘陵,人口稠密, 交通线路也较稠密。 答案: B 7有关地形

7、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平原地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 不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山区的城市一般分 4 布在视野开阔、 空气流通的半山腰上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平 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 AB CD 解析: 平原地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山区的城市一般分 布在河谷地带, 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平原、 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 市分布。 答案: C 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某区域等高线图乙 (1) 图示地区属 _( 地形区 ) ,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 向北 (B) 修建一条平缓的公 路,选择的海拔高度应为_。 A24025

8、0 米B250 260 米 C260270 米D270 280 米 (2) 在图中 A、B间画出此公路,该地区公路主要分布在_ 。 (3) 该地区选择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4) 乙图为AB 间公路所经某处的剖面图,如在该处修一高架桥,桥桩应打在的 _处,理由是 _ _ 。 解析: 第(1) 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属江南丘陵,根据选线原则应选建在起伏最小、 250260 米之间平坦地区。第(2) 题,从图中可知公路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第(3) 题,山区交通建设成本高、难度大。第(4) 题,由的地质构造可知应建在处,背 斜顶部经侵蚀,剩余部分为拱形结构,较稳固。 答案:

9、(1) 江南丘陵B (2) 画图略。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 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较小。 (4) 背斜地区拱形结构较稳固 能力提升 5 读上图, a、b、c 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 越来越好。 读图,完成910 题。 9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AA B B C C D D 10图中各点,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 AA B B C C D D 解析: 由于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结合图中各点的位置可知,B点无论气候、地 形还是河流因素都最优越,因此最容易形成城市。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有利条件是地 形

10、和河流的影响,不利因素是气候湿热,与图中C点的情况相吻合。 答案: 9.B 10.C 11下列城市中,与山东省东营市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北京、华盛顿、堪培拉B大庆、克拉玛依、玉门 C武汉、重庆、上海D攀枝花、包头、鞍山 解析: 东营市是在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项符合题意。A项是受政治因素影 响, C项受河流影响,D项受铁矿影响。 答案: B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 单位:米 ) ,回答 12 13 题。 12图中城镇和村落居民点的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B交通 C河流D自然资源 13图中铁路未修成直线,其选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 地形起伏河流流向资源分布城镇分布 A B

11、 C D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 图中城镇和村落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河流沿岸地区;社会经济 6 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起决定性作用,图中铁路线的选址首先考虑了居民点的分布,将主要城 镇连接起来;其次考虑了地形的影响,尽量绕开不利地形。 答案: 12.C 13.D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造价、路程、环境等方面,评价四个铁路建设规划方案的优缺点。 (2) 根据以上的分析,写出你选择的铁路建设规划方案是_。 (3) 简要评价该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解析:本题以某地交通规划图为材料,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和影响聚落( 城市 ) 发展的条件。 需要在阅读图例,分析各线路所经过地区的特征基础

12、上,运用交通选线原则和 城市区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 (1) 方案线路最短,但穿越西侧的山地,建设过程中需要开凿隧道,或者在陡 坡上铺设铁路, 技术要求与造价都很高,且对坡地的植被破坏大,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 质灾害。方案线路较短,绕开了城市,避免造成城市的交通拥堵;在山地地段与等高线平 行,沿线坡度小、 工程量小, 技术要求不高。 方案是四个方案中线路最长的,且穿过河流, 需要架桥, 造价最高。 方案线路经过的居民点多,交通量较大, 但北段铁路穿过城市中部, 极易引起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 (2) 方案 (3) 位于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河运便利;土壤肥 沃,有河流水灌溉,发达的农业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