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文化营造人文书香校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911996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优秀文化营造人文书香校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承优秀文化营造人文书香校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承优秀文化营造人文书香校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传承优秀文化营造人文书香校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传承优秀文化营造人文书香校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承优秀文化营造人文书香校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优秀文化营造人文书香校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承优秀文化 营造人文书香校园北屯中学是农十师创立的第一所中学,始建于 1960年。风雨五十年,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建设、西部腾飞、十师发展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该校现有 72 个教学班,在校生 3680 人,教职工 225 人,其中特级教师 2 人,中学高级教师 30 人,小学高级教师 73 人。学校拥有全新的综合教学楼、先进的宽带教学网、多媒体电教室、高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和微机室。学校先后被评为兵团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兵团现代技术实验学校、自治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自治区滑冰传统项目学校、全国“全民健身周”先进集体、伊犁州“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兵团绿色学校、兵团平安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2、、兵团青少年法制教育先进集体,兵团德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北屯中学以良好的声誉和形象成为阿勒泰地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和辛勤园丁施展才能的理想殿堂。在十师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北中人的不懈努力,北屯中学在充分论证、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艺体为特色”的办学思想。逐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和艺术、体育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

3、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 一、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校园整体布局。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从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发展规划、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主题突出,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学校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对校园布局进行了调整。由师自筹 2100 万修建了小学综合楼,内配有 5 个舞蹈室、6 个美术室、军乐队活动室、书画室、阅览室、台球室、 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解决了学校设施落后、室内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积极向上级申请资金项目,由师出资 55

4、0 万元修建校园塑胶运动场;投入 60 万元为初中部 24 个教学班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新建了多媒体视听教室、学校卫星接收室;新建了特色鲜明、寓意深远的校园文化墙;投入 20 万元新建了校园电视台,投入 4600 元配置了电子屏;投入 44 万元修建了阶梯教室,不仅承担着学校的各项活动,还承担着师机关各部局的文艺演出、活动、会议等。又投入 41 万元,对校园 6700平方米的路面进行硬化,大力实施以“园林化、信息化、艺术化、人文化、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 工程,做到生活区绿化,运动区标准化,教学区净化,创建绿色校园。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美化绿化了整个校园,为师生创造

5、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意境空间和环境空间。 二、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走近校门,就看到赋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北屯中学”校名,校门的正上方是“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的校训,激励着师生从现在开始拼博进取。校园文化墙上画着“二十四孝图”、古今中外科学家画像,并附传记。新建的小学综合楼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一层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题,走廊上张贴双百人物事迹、兵团精神、五十六个民族简介等内容;二楼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包括环境保护、低碳生活、安全健康常识等内容;三楼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主题,包括“三字经”、“四大名著”、文

6、坛巨匠、读书方法、名言警句等内容,用书香提升师生境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提升素养。润物细无声,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三、重视教师文化建设,实现教书育人教师是学校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重视教师和教学文化建设,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化发展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走内涵发展的基本保证。学校着力抓好干部队伍 、党员队伍、骨干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 、新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主题教育活动和反腐倡廉教育。二是在

7、党员教师中开展了“党风带教风、党性铸师魂”主题教育活动、“扬清风、树正气、做时代先锋”教育活动、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先进事迹活动,举办了以“爱与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三是在骨干教师中开展了“十师名师”评选活动,师级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送课下团场活动;学校已有 8 位教师被评选为十师名师,1 位教师被评为师级学科带头人。四是在班主任中开展了以“爱心”扶困生,“热心”迎家长,“耐心”帮学生,“诚心”促团结,“细心”提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每年举办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五是在新教师中开展了教学大比武活动,“以老带新、以能带新”、“教坛红蜡、教坛中坚、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六是开展德育培训,每年利

8、用寒暑假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为期 3-4 天的培训,参与师德师风大讨论,签订师德师风责任书,听名师专家讲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师综合素养,选派 50 多名教师到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参加培训;七是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教学专著、自主选择一个研究课题、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调研报告)、执教(指导)一节课改研究课、编制一个教学案例活动。同时学校编写了北屯中学教师文明用语忌语印发到每个老师,开展“学师德”、“说师德”、“评师德”系列活动,逐步完善了师德评议考核制度、师德督查制度、师德问题责任追究制度、师德档案制度等四项制度,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使北屯中学在社会中树立“质量高

9、、有特色、环境好”的形象;在家长中树立“优质、真诚、满意、放心”的形象。四、重视学生发展,构建丰富校园文化 1、人人参与,构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我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班级环境,凸显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教室的墙壁变成了学生学习创造的天地。走进教室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栏目。彰显个性

10、的班风折射出班级特色;室内的环境设计别有新意: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2、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该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一是养成教育。大力开展为同学、为班级、为学校、为老师、为家长、为社会、为个人的“七为”活动,倡导和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开展以尊敬长辈从自觉让座做起,文明用语从主动问好做起,遵守纪律从不喧哗吵闹做起等内容的“六做起”活动,从这些小而不容忽视的细节培养和教育学生习惯成自然。开展了“22 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通过

11、“好习惯养成日记”,征集“校园十大好习惯”,“好习惯伴我成长”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家长一起帮助孩子找亮点、查不足、定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开展通过“校外值周”、“环保小卫士”等活动对学生监督检查教育,要求学生在家在校一个样。使校园、教学楼常年保持环境整洁,并在家长配合下倡导“文明用语带回家、学生习惯搬回家、清洁卫生小当家”,开展“低碳生活,不包书皮,不喝瓶装水”,既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保护学生身体健康,又维护了环境,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体验,明白道理、学会本领、养成品质,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好评。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合作育人氛围。二是感恩教育。在母亲节、

12、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争做感恩好少年”主题班会、收集温馨照、讲亲情故事、写感恩信等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邀请北京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在我校举办了一场“感恩我们在行动”激情励志演讲报告会,千余名师生及家长们聆听了这场演讲。学生和家长深受感触,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道德模范马军武(185 团职工)先进事迹,聆听老军垦讲述屯垦戍边的光辉业绩,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感恩细节,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同时呼吁家长为孩子做榜样,孝敬长辈,心存博爱,让感恩教育深入学生心中。三是心理辅导。开展“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正确对待得与失”、“怎样克服心理压力”等主题班会,帮助刚上一年

13、级和初一的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组织学生观看国内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开心妈妈”屈开老师以什么决定命运给孩子极大的震撼、为了心中的梦想孩子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题两部录像片,传播着她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只要教育得当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建立德育导师制,对受导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尤其是对单亲、父母外出打工农民工或家庭教育不良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关心与帮助,为他们建立包括学生家庭详细情况,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爱。同时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更好地配合学校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

14、样的主题班会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一种体验,明白一个道理,学会一种本领,养成一种品质。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3、国旗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该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国旗下,严肃的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国旗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4、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该校充分利用好广播、校园电视台、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

15、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举办了“兵团精神代代传”访谈活动、“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歌咏比赛、“光辉的旗帜”、“我是 90 后”演讲比赛、“珍惜水资源,关爱额河水”手抄报展、“珍爱生命,远离烟草”签名等活动。充分利用这些媒介来引导、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有力地配合了学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5、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平台该校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平台。学校成立了艺体科教研室,对校园资源进行整合,在原额河艺术团、业余体校、青少年科技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十队一社(舞蹈队、鼓号队、军乐队、合唱队、管弦乐队、田径队

16、、滑冰队、男篮女篮、乒乓球、航模队和书画社)。以“读名著、看名篇、背名诗、唱名歌、听名曲”为主要内容的“五名”活动。并以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团队会、纪念日为载体大力营造主题突出、高品位的和谐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节约从我做起”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我是 90 后征文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我是 90后演讲比赛”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天道酬勤,付出必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