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轴对称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107236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轴对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轴对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轴对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轴对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轴对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轴对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轴对称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轴对称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2. 过程与方法: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 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 平移和旋转现象 , 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 , 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 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 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

2、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 发展空间观念。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还安排了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 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 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3、2.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本单元联系具体情境, 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 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本单元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 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判断几个图案第 1页共 4页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并将

4、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剪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学建议1.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2. 本单元内容可以用 4 课时进行教学。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

5、学建议(第 2 4 页)1. 主题图。教科书第 2 页,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许多美丽的事物和图案,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目的是从现实生活的事物引入,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过程中 , 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 说一说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可能会根据图形的变换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教师可从此处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到本单元内容学习结束后, 还可以再让学生观察这幅主题图, 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的知识对这些图形的设计进行分析,体会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2. 例 1 上面的内容及例 1。(课本第三页

6、)教材通过例1 上面的内容,让学生画对称轴的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已有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教学例1。在“例 1”中,首先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 使学生由观察 “松树”这个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观察两个“小草”图形成轴对称, 从而引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松树)及成轴对第 2页共 4页称的两个图形 (小草) 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探索、 发现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并为例 2 教学“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做准备。教学时,可以分三步进行。( 1)复习旧知。让学生独立画出例1 上面图形的对

7、称轴,帮助学生回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以便在此基础上教学例1。(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松树”和“小草”图案有什么特征。根据已有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松树”图案是轴对称图形,图中的虚线是它的对称轴(教师也可以先不出示这条虚线,让学生画出它的对称轴。)进一步学生会发现,如果沿虚线折叠,两个“小草”图案,也将完全重合。这时教师可以适时的引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 3)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可以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小树”这个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小草”图案的各对应点( A 与 A、 B 与 B、 C与 C)与对称轴之间有

8、什么关系,使学生探索、发现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需要特殊注意的是, 我们不要求学生说出准确的数学语言, 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他发现的特征和性质就可以了。例如,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数学概念是“如果平面到其自身的一一变换的每对对应点A、A,都垂直于同一直线l, 且被直线 l平分,则这种变换叫做关于直线l 的轴对称。直线 l 叫做对称轴,对应点 A 和 A叫做关于轴 l 的对称点,在直线反射下的对应图形叫做关于轴l 的对称图形。 ”(马忠林,几何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4 月第 1 版。)在初中数学中,概括成“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

9、, 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第 1 版。)在小学阶段,我们不要求学生说得这么准确,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折叠”“重合”这些基本特征概括出来就可以。再如,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在初中数学中概括成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第 1 版。)我们不要求学生概括出这样的结论,只要学生能像书上的学生那样直观描述

10、就可以了,使学生知道“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第 3页共 4页3. 例 2 及“做一做”。(课本第四页)( 1)例 2。教材通过让学生画小房子的另一半的活动,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关于轴对称的知识,使学生在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屋顶、房体及大门)的基础上,进一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窗户)的轴对称图形。教材中的小精灵提问“怎样画得又好又快?”就是提示学生在动手之前,先思考好画的步骤和方法。教学时, 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只要找到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线就可以了;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方面的知识来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巩固并小结: 做一做。教材让学生判断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画上一个图形,剪出的是什么图案。学生根据书上的折法,在头脑中将彩纸展开,对这个图形先做一次轴对称变换,再对得到的图形做一次轴对称变换, 得出最后的结果。 在这个活动中, 要让学生进行空间想像, 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如果学生想像对折四次后剪出的图案有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按书上的方法实际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学生进行想像。第 4页共 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