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答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9105689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75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浙江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浙江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浙江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浙江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答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4 页 期中语文试卷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36.0 分) 1. 下列选项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窗扉(fi) 蓊郁(wng) 徇私 一筹莫展 B. 压轴(zhu) 嘹亮(lio) 布署 东歪西倒 C. 绯闻(fi) 打夯(hng) 携手 不容质疑 D. 笔杆(gn) 游弋(y) 收讫 焦燥不宁 【答案】A 【解析】A正确; B“嘹亮”中的“嘹”应读作“lio”,“布署”中的“布”应改作“部”; C“绯闻”中的“绯”应读作“fi”,“不容质疑”中的“质”应改作“置”; D“焦燥不宁”中的“燥”应改作“

2、躁”。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 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 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 要结合词义、 词性进行。 字音题的答题技巧: (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 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 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2)广东人区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塞擦音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后响复韵母的 “ie”与“u”难度很大,必须矫正。 (3)善用排除法。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第 2 页,共 24 页

3、 A. 近日,科技部向媒体通报雾霾治理科技工作情况时表示,十年来的研究结果表 明,京津冀雾霾天气是内外因迭加的结果。 B. 许多诗歌意蕴朦胧,内含丰富,阅读者常会因不同的经历、体验、视角以及思 考品位的深入程度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C. 当写作者的观察成为一种深刻的体验时,发现的机缘就不断地增加,这也是文 章好手往往能信手拈来、“七步成章”的原因。 D.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与人类共通的思乡情感,当小外星人与孩子们历经危机冲上 云霄,当飞船划破壮丽的夕阳,观众才会对这个温情脉脉的虚拟故事心弛神往。 【答案】C 【解析】A“迭加”的“迭”应为“叠”。 B“品位”的“位”应为“味”。 C正确。 D“心弛

4、神往”的“弛”应为“驰”。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相近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 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 夫。 主要的方法是: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 的关键;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莫斯科郊外白桦林在远处沙沙响,在河面上我们小船轻轻摇曳,风儿带我们远 航,去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B. 我们第一代华侨,远离故土,在海外奋斗多年,始终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 C.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

5、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D. 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答案】A 【解析】A摇曳: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多指微小的事物, 比如光线、光影、直条、叶片等。不能和“小船”搭配,错误。 B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 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正确。 第 3 页,共 24 页 C废失:废弛缺失;废弃衰亡。正确。 D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 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正确。 故选:A。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 (成语) 的意思,

6、 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 修饰对象、 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 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 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 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经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过衡阳的老兵终于在有生之年得以回到魂牵梦绕的衡阳, 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 B. 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许多同学不以为意,觉

7、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到 了考场上自然会解决。 C. 那恶魔似的铁马,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 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 D.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 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答案】C 【解析】A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正确。 B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正确。 C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使他们清醒过来。 不能和“机器喧嚣声”搭配。错误。 D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正确。 故选:C。 本题

8、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层级为 E做这类题目主要是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切记“望文生义” ,成语运用主要要在运用上下功夫,其次也要注意成语运用不当的其 第 4 页,共 24 页 它几种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运用成语。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做该题首先要理解成语的含义,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来看成语运用是否恰当, 看成语运用得是否恰当可以看是否属于 “望文生义、 搞错对象、 不和逻辑、不辨褒贬、重复赘余、歉敬不分”等几方面考虑。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 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9、。 B. 要着力补短板,把卫生与健康资源更多引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加大对贫困地区 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支持。 C. 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 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D. 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刺激 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 【答案】D 【解析】A不合逻辑,“切忌不要盲目乱用”不合逻辑,删去“不要”; B成分残缺,“加大”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在最后加“力度”; C句式杂糅,“是设在举行的”杂糅,删去“是”和“举行的”;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要结合常

10、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 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 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所谓句式杂糅, 就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义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 历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通过对近几年来一些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发现出现频率 较高的句式杂糅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类: 1表对象。对于上 2表决定。以即可 3表事由。借口为名 第 5 页,共 24 页 4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 5表意愿。本着为原则

11、6表被动。被(受)所 7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 8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 9表范围。大多以为主 10表依靠。靠的是取得的。 11表时间。长达之久 12表限制。超过以上 另外,常见的杂糅格式还有: 防止不再(“防止”和“不再”) 非才行(“非不可”和“只有才行”) 需要不可(“需要”和“非不可”) 从为出发点(“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 大约左右(“大约”和“左右”)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和“是的结果”) 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和“的原因”) 供之便(“供之用”和“以便”),等等。 6. “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 () A. 绿叶红花映山前B

12、. 风摇竹影到幽斋 C. 梦随春风到天明D. 风吹萤火到满园 【答案】B 【解析】分析此类题,要根据句子的意境、对仗、形似和神似等方面综合考虑。如从意 境方面,题干中上联点出了月夜、花香飘荡、小院的意境 ; 而 B 项竹影、幽斋所表现出 的意境跟上联相吻合。从形似神似方面看,月对风,花香对竹影,也非常吻合。 故选:B。 本题考查撰写对联的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解答本 题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是要领悟对联的含义及对联的拟写规律及样式。 对联特点: 第 6 页,共 24 页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 对、流水对、联

13、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 特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 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 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 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 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师不必

14、贤于弟子 C. 年十七,好古文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答案】D 【解析】A博学,古义:广博的学习。今义:知识渊博。 B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C古文,古义,秦汉的散文。今义: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D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故选:D。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 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古今异义常见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 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等。词义扩大就是某些词原来应用的范围比较窄,原 有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它应用的范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发展了。词义缩小就是说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在现

15、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词义转移就是有的词古今词 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新词产生后,旧词 就不存在了。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 的语义则较弱。词义强化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 增强了。感情色彩变化指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 情色彩上也有差别。或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第 7 页,共 24 页 对于容易混淆的古今同形异义的双音节词语,如能掌握一定的方法辨析它们,不仅有利 于确切地理解句意和文意,也有利于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一、利用朗读时语音

16、的不同或停顿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词是音义结合的产物。所有的词都以具体的词义作为它的 内容,都以规定的语音作为它的外在形式。因此,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 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可 以通过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来判断词义间的差异。 二、结合上下文语境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它周围的事物必然会有所联系。词语也一样。因 为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 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往往需要根据该词出现的上下 文语境来辨析。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段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 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 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下饮黄泉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不耻相师 C.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 非利足也 【答案】A 【解析】例句:“下”,名词作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