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解析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9105585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77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两套含解析(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3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曾记否, _ , _ ”几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 了“谁主沉浮”。 徐志摩再别康桥中“但我不能放歌, _ ; _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几 句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作歌明志,唱道“ _ , _ ”。 【答案】【小题 1】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题 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 【小题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故答案为: (1)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重点字

2、:遏) (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重点字:笙箫) (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重点字:萧)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 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 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 2 页,共 23 页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 2 小题,

3、共 11.0 分)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语言的形式,_,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 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 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_。尽管音乐和语言不是一 回事,_: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表现出来的。 【答案】之所以是美的;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但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 【解析】段意:分析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 后句“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是对本句的具体解释,此处应是 之所以是

4、美的; 承接“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前面的分号提示与上句构成排比,句式应保持一致, 应指出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承接“尽管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 ,应“但”与之构成转折,后面的冒号提示是对 本句的具体解释,应指出但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 故答案为:之所以是美的 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但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 点 考查表达得体,要通读语段,结合语境准确推断。 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 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

5、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 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 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 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提取主要信息,给“播客”下定义。(不超过 40 个字) 播客的英文名称为 Podcast,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播客作 者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通过专门软件 第 3 页,共 23 页 与便携播放器实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网友不必实时接收,也不必端坐电 脑前,可将节目下载

6、到自己的播放器中,随时随地收听收看。 【答案】“播客”是种概念,从“们可以将其简单地视为个人的网络广播”便可知“个 人网络广播”为属概念,然后从“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其录制的声音和视频节目,上 传到互联网,通过专门软件与便携播放器实现播放,从而与广大网友分享”中提取“播 客”的特征,最后写成一个以“播客”为主语的单句; 故参考答案为: 播客是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制作声音和视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供分享的个人网络广播。 评分建议:4 分。符合下定义要求得 1 分;要点“借助数字广播技术”、“将声音和视 频节目上传到互联网供分享”、“个人网络广播”各 1 分。字数超过减 1 分。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

7、中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 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 的 (属概念)”。组织答案的时候,只要按照下定义的基本要求,对所提供的材料进 行进一步分析、筛选、整合即可。 下定义的答题方法:把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一类的间接词语连接起 来,使之符合“种差+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表达方式。下定义时先找句子 主干,再准确筛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缺失,再删掉重复或冗余的信息,保 证语句简洁,必须是单句。下定义时需要淘汰的信息有重复、冗余的信息。比较性 的信息。成因、背景的信息。描写性信息。表作用、意义的信息。

8、举例的信息。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吴文英 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注】枝头香:指桂花。荐俎:词中指重阳祭祀用的菜肴。帽堕:化用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中“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的意境。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词题与沁园春长沙类似,“蝶恋花”为词牌名,“九日和吴见山韵”为题。 B“秋明”句中,“秋明”是因,“双飞”是果,秋月明亮惊动了栖息水边的“白鹭”。 C“

9、自摘”三句,言词人摘来的比较干净、新鲜的青葱,适宜作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 第 4 页,共 23 页 D “清歌” 句以景作结。词人认为秋天是收获的佳节,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 “秋声”。 词的上片写景手法多样,词人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小题 1】D 【小题 2】 【解析】(1)D“以景作结”错,“清歌莫送秋声去”,是词人的衷心希望,词人 着重阐发自己对“秋声”的感受,应是以情作结。故选 D。 (2)本词第一句“明月枝头香满路”运用了视觉、嗅觉相结合的手法,明月照耀着桂 树是视觉描写,花香飘满了道路是嗅觉描写;“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运用了想象的 手法,由眼前的桂花飘谷,想象到如

10、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么桂花将要被风吹得满地 皆是;“花如雨”,把落花比成雨;“倒照秦眉天镜古”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高悬天 空的明月比喻成秦镜。 答案: (1)D (2)手法:视觉、嗅觉相结合,如明月照耀着桂树,花香飘满了道路。运用想象 (虚实结合) ,由眼前的桂花飘谷,想象到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么桂花将要被风 吹得满地皆是。运用比喻,把高悬天空的明月比喻成秦镜,再如“花如雨” ,把落花 比成雨。 赏析: “明月“三句,叙秋景。“枝头香“,指桂花。此言明月照桂树,花香飘满路。词人见 了眼前之景,忽然想起:如果接连刮起几天西风,那末树上的桂子将要被风吹得满地皆 是。“花如雨“,指桂花落如雨点

11、一样,此是类比。“倒映“两句,九日即景之词。言 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 秋高气爽, 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 双双冲霄飞去。 上片即景和韵。 “自摘“三句,述过节。言词人从自家菜园中摘来了比较干净、新鲜的青葱,适宜于作 为重阳祭祀用的菜肴,装盆上供。词人说:只可惜已到了重阳节,我还没有搞到几盆应 时的菊花啊!“帽堕“句,化用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 人为正冠“意境。两句言词人九日随俗登高,被山风吹落了帽子,他就笑着请同行佳人 代他正冠。他登上高处,清歌一阕,更觉得碧天高远而空旷,但他希望,歌声不要随着 秋声的离去而随之消失。此祝辞也。“清歌莫送秋声去“,是词人的衷心

12、希望,因为秋 第 5 页,共 23 页 天是万物收获的佳节,所以他不希望匆匆送走“秋声“。下片词人着重阐发自己对“秋 声“的感受。 (1)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 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 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古诗写景方法的能力。先准确地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分 析,最后点明表达效果和传达的感情。 读懂诗歌的技巧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

13、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 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 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 ,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 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 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 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

14、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9.0 分)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姜曰广,宇居之,新建人。万历末,举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天启六年奉使朝 鲜,不携中国一物往,不取朝鲜一钱归,朝鲜人为立怀洁之碑。明年夏,魏忠贤党 以曰广东林,削其籍。 崇祯初,起右中允。九年积官至吏部右侍郎。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 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庄烈帝尝言曰广在讲筵言词激切朕知其人每优容之。 第 6 页,共 23 页 北

15、都变闻,诸大臣议所立。曰广、吕大器用周镳、雷演祚言,主立潞王,而诸帅奉 福藩至江上。于是文武官并集内官宅,韩赞周令各署名籍。曰广曰:“无匆遽,请 祭告奉先殿而后行。”明日至奉先殿,诸勋臣语侵史可法,曰广呵之,于是群小咸 目摄曰广。廷推阁臣,以曰广异议不用,用史可法、高弘图、马士英。及再推词臣, 以王铎、陈子壮、黄道周名上,而首曰广。乃改曰广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铎 并命。铎未至,可法督师扬州,曰广与弘图协心辅政。 而士英挟拥戴功,谋擅朝 权,深忌曰广。 曰广尝与士英交诋王前。宗室朱统钅类页者,素无行,士英啖以官,使击曰广。泽 清又假诸镇疏攻刘宗周及曰广,以三案旧事及迎立异议为言,请执下法司,

16、正谋危 君父之罪。顷之,统钅类页复劾曰广五大罪,曰广既连遭诬蔑,屡疏乞休,其年九 月始得请。入辞,诸大臣在列。曰广曰:“ 微臣触忤权奸,自分万死,上恩宽大, 犹许归田。臣归后,愿陛下以国事为重。”士英熟视曰广,詈曰:“我权奸,汝且 老而贼也。”既出,复于朝堂相诟詈而罢。曰广骨鲠,扼于儉邪,不竟其用,遂归。 (选自明史姜曰广列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 A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庄烈帝尝言/曰广在讲 筵/言词激切/联知其人/每优容之 B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庄烈帝尝言/曰广在讲 筵/言词激切/朕知/其人每优容之 C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庄烈帝尝言/曰广在讲筵 /言词激切/联知/其人每优容之 D坐事左迁南京太常卿/遂引疾去十五年/起詹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