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908111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人记事阅读练习题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新教育五年级作文班学案1第 1 页写人记事阅读练习 (一)我不能忘掉祖国1908年,宋庆龄 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

2、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1、用“”划去文中括

3、号里错误的字和词。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淘汰 交口称赞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问题: 回答 :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_ _(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 _(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以前学的哪篇爱国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文新教育五年级作文班学案2第 2 页6、写出一个爱国名言。_(二)现 在 我 已 经 有 了 很 多 作 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 戏剧和电影剧本。 我越来越体会到

4、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 我有个慈祥的母亲, 她常常对我说: “巴迪, 这是你 写 的 吗 ?精 彩 极 了 !”我 还 有 个 严 厉 的 父 亲 , 他 总 是 皱 着眉头, 说: “这个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 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 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 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 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 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 “小心, 注意, 总结, 提高。 ”这 些 年 来 , 我 少 年 时 代 听 到 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 , “糟糕透了” ; “精彩极了” , “糟糕 透 了 ”它 们 像

5、两 股 风 不 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 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 “精彩极了” 也好, “糟糕透了也好, 这 两 个 极 端 的 断 言 有一个 共 同 的 出 发 点 -那 就 是 爱 。 在 爱 的 鼓 舞 下 , 我 努 力 地 向 前 驶 去 。1、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2、慎”的音序是( ) ,部首是( ) , “谨慎”的意思是 。3、为什么说 “我”是幸运的?4、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爱有两种形式,是哪两种呢?这两种爱有什么作用?5、你认为文中哪句话含义最为深刻,找出来画“ ”。(三)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的

6、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 。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

7、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文新教育五年级作文班学案3第 3 页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1、从短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2、 联系上下文解词语。妙趣横生 闻名于世3、根据文章回答问题。(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 。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3) “板桥体”的特点是 。4、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 第二件: 5、文中用( )给文章分成了四段。概括段意。第一段: 第二

8、段: 第三段: 第四段: (四) 生命的掌声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故事。 那时我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位叫英子的女孩儿,文静漂亮,但是总爱蜷缩在教师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的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后来我们才知道,她的腿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而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演讲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走上讲台讲述一个小故事。轮到英子讲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演讲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英子的情况,她就一直点英子的名字。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英子的眼圈儿红了。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一

9、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她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在掌声中,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定了定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一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标准,声音也十分动听。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想起了掌声。英子很礼貌的向老师鞠了一躬,又向同学们深鞠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文新教育五年级作文班学案4第 4 页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演讲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那么忧郁了,她和同学们一块游戏、说笑,甚至有一次她还走进了学校的小舞厅,让同学们教她跳舞。后来,英子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尤其是数学和物理,高二

10、那年,她代表我们学校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还得了奖。三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年之后,英子被北京一所大学破格录取。后来,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我应该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那次掌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这才明白了英子变得开朗活泼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学会了给人鼓掌,尤其是当别人身处困境的时候。其实,人都是需要掌声的。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蜷缩(qun jun ) 歧视 (q zh )骤然(zu zhu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美

11、丽( )突然( )3文中的主人公英子以前是一个性格( )、( )的残疾姑娘。4第二自然段,说说带点词语“早早”、“最后一个”写出了英子怎样的心理?5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分别抓住人物的( )、( )、( ),刻画了英子的内心活动。6用直线划出表示英子演讲前后不同变化的句子。7文中为什么把掌声视之为“生命的掌声”? 8读了文章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呢? (五)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象 像)样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把很锋(fn fng)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 颗颗)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

12、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烟消失在天空中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 8 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 就)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qi qi),包括那(些 把) 锋利的斧头。1、划去文中六个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或注音。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写在括号里。近义词:家家户户一一( ) 文新教育五年级作文班学案5第 5 页反义词: 扩大一一( )3、给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上画“”。(1)应有尽有: a达到极端 b完 c全部 d用力完成(2)雨水奇多: a惊异 b稀罕 c奇怪 d特别、非常4、(1)“裸露的土地”指的是_。(2)“大雨没喘气儿”是说大雨_。 (3)“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_。(4)小村庄被毁灭的教训是_。5、短文是按 顺序叙述的。6、读了这篇文你有什么想法?( )。( 六 ) 生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