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907053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摘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要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获取知识,把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情感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的个体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复生机与创新。【关键词】教学 情

2、感 有效正文:为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思想品德教师依据教材而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未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的学生,尽管他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识记教材,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 ,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 ”因此,一个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关注课堂教学学生的情感

3、体验,应搭建积极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桥梁,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一、贴近学生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夸美缪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 。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注意运用不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借助于多媒体、投影、录音等教学辅助用具,设置巧妙的悬念,创设情境,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达到快乐学的境界。我在苏教版七年级长大的感觉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记录学生生活片段的照片展示出

4、来,引出学生很多回忆。本节课有两部分内容。一是多彩的青春,二是矛盾的青春。设计的第一个活动就叫“猜猜我是谁?”让学生把小时候的照片给我,上课时我随机抽取其中的照片投影出来,让同学们猜猜“我”是谁?学生也许能猜出来是谁,也许猜不出来。紧接着设问:猜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长大了,发生了很多变化。顺理成章,让学生谈谈自己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引到课题感悟成长 。没曾想学生看到第一组照片艺术节。英姿飒爽的航母 style 造型。前排表演的学生身着迷彩服,后排是统一黄色班服。一见到这张照片,学生立即回想起当时的紧张排练。杨同学说:“为了排练好节目,全班同学齐心协力,认真训练每一个动作,力争完美不留缺

5、憾,终于取得好的成绩,同学们我之欢欣鼓舞” 。第二组照片运动会身影。朱同学说:“虽然自己不是运动员,但主动为班级里参赛运动员提供后勤服务、摇旗呐喊也很自豪。虽然我们不是第一名,但我们尽力了,努力过、拼搏过就无怨无悔” 。第三组照片开学典礼。刘同学说:“现在看到这张照片我依然很激动,因为终于走进我梦寐以求的学校,实现了我的理想。 ”“怎样描述我们的青春呢?”我说,能否这样概括:“运动会我秀我风采;艺术节我展我特长;恐龙园之旅我释放我飞翔;开学典礼我实现我理想。 ”让真实的生活走进课堂,给学生以真切、自然感,课堂上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内在需要,能学以致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二、保护学生自尊,扬

6、起自信风帆。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自信心。伽利略也曾说过:“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 ”而发现自己的关键在于情感的调控和兴趣的培养,教师通过情感控制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和接受失败,帮助他们建立自尊、树立自信,从而以一定的心理优势投入学习活动。课堂是一个传播知识的地方,但学生在这里期望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更多的来自教师的真诚的爱,和在学习中给予的点滴关怀与支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爱,用他们情感上的満足感,燃起对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教学中,我把教材中的三个主题写在黑板

7、上:生命的叹息、生命的呵护、生命的家园。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你的角度出发,你认为这三个主题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联系?我听到很多精彩的回答:王同学说, “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因为有的人为了逃避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从而引起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开始呵护生命,要呵护生命就要保护生命的家园。 ”李同学说:“正是因为听到生命的叹息,才会呵护生命,人们总是失去了才会懂得珍惜,而要呵护生命就要呵护生命的家园地球。 ”另一李同学说, “因为有了生命的家园,才会有每一种生命的绽放,只有懂得生命的宝贵,才不会轻易毁灭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听到这些答案,我不禁感慨,他们的想

8、法如此独到,他们的语言如此的美妙,他们的逻辑如此的清晰,他们的分析经得起推敲。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课堂中教师的麻木冷淡,会造成气氛的死气沉沉;课堂中教师的枯燥讲解,会造成学生的昏昏欲睡;课堂中教师的心灰意冷,会造成学生的信心散失,因此教师的教学应该充满激情,通过充满激情的教学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让学生在情感、态度、认知、行为上产生积极的反应,进而让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学。三、打动学生心灵 引发

9、情感共鸣。现代德国教育家斯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灵的呼唤。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接受或接纳知识,而是唤醒人深处的自我意识,发展他们的潜能。要建构绿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在课堂上,应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封闭,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看法、奇思异想,甚至是荒唐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呈现,更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给学生播放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的获奖感言。主题是讲故事的人 。短短五六分钟的视频,莫言就讲了很多故事,我提前就告诉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记住莫言讲了哪些故事,等会儿让你来讲述。把截取的视频放完后,我就开始让学生讲,

10、一人一个故事即可。被叫到的第一个同学开始讲他所听到的印象最深的故事:莫言小时就家里很贫困,好不容易吃顿饺子,这时来了一个乞讨的老人, “我”给了他一包红薯干,他却不肯走,一定要吃饺子, “我”便叫他滚,母亲骂了我,把自己的一碗饺子倒给了乞讨的老人。简短的语言、明确的表述,我很满意。第二个同学第二个故事:莫言小的时候手拎一热水瓶去打水,因为贫穷、饥饿,双手无力,热水瓶掉在地上,为此他吓得躲进草垛一天不敢出来,害怕母亲的责骂,直到要吃晚饭的时候听到母亲在呼唤自己乳名才不得不出来。可是母亲并没有责骂自己只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第三个同学第三个故事: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去拾麦穗,被看麦田的人追赶,因为母亲是

11、小脚跑不快,那人追上后狠狠的打了母亲一巴掌,多年过后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就是那个曾经打了母亲一巴掌的人,我欲上前还他一巴掌,母亲却制止了我,说:“这个老人和曾经打我的人不是同一个人” 。故事一个接着一个讲下去,开始时我喊到谁就谁讲,后来是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要求讲。我很震惊,为何他们能如此生动的描述这些故事,我想是因为这些故事深深打动了他们。趁热打铁,我从第一个故事启发他们思考:为何“我”让乞讨的老人滚,而母亲却把自己的饺子给了他?“因为饥饿,莫言不想把自己的美食分给让乞讨者。 ”“因为母亲善良、乐于助人。 ”“因为母亲想用这种方式告诉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听着孩子们的回答我很欣慰,说

12、明他们在思考,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接着我说, “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母亲不识字、没有文化但她知道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虽然母亲不知道什么是人格,但她知道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要有一颗同情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人;虽然母亲没有学过宽容的重要性,但她知道有时宽容带来的震撼远远比惩罚更强烈。 ”4、营造和谐氛围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是个性化的,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个性感受与体验,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人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反应。这些反应课前无法预设,却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然要出现的。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

13、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想的碰撞,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提高对话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合作学习的课堂,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感受与情感流露,是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思想品德学习生长与发展状态的优化。在探索人生的真谛这节课教学中,有个标题是“不同的人生态度” ,谈到人不同的人对快乐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甲说:我清闲,我快乐。乙说:我创造,我快乐。丙说:我享受,我快乐。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人生态度的?邱同学说:我认为他们的观点都有道理,在我们工作之余可以清闲一下,在假期里可以出去旅游,走进大自然看看风景,放松心情,领

14、略异国风情,这样能够更好的投入工作,在我们有点累的时候可以享受一下,约朋友聊聊天、喝喝茶、唱唱歌,所以他们的想法都有道理。张同学说,我认为这个题应该加一个条件:这是贯穿他一生的人生态度,比如这样改一下,只有清闲才会快乐,只有享受才会快乐,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有意义的人生在于为他人、为社会贡献点什么。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社会。同样如果一个人只有创造才会快乐也是不对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始终在创造会活得很累。杨同学说:我认为前面两个观点可以统一到第三个观点中去,因为有的人认为清闲就是中享受,而有的人认为创造就是享受,所以我享受我快乐。在辩论中,既在反驳他人的观点,也在完善自己的观

15、点。同时,辩论会使观点越来越清晰。要想在辩论中取胜,就必须具有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就必须懂得这个角度不好反驳,就换个角度去反驳的道理。这种发散性的思维趋向,探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全面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价值,他们是个性化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扬其所长,补其所短,促使他们在课堂中自我要求、自我探寻,同时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扬,这样合理的评价就不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乐观向上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氛围的营造。总之,思想品德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开创课堂的生命长廊,需要教师从多层面考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更需要教师的悟性、创造性劳动的积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理解信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让教师满怀激情地有效指引,让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地释放,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的个体发展,是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复生机与创新的必由之路。参考资料和文献:1、徐建成著:课堂教学新视野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 ,人民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