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5《梯形的面积》说课稿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9046112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5《梯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5《梯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5《梯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5《梯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5《梯形的面积》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5《梯形的面积》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5《梯形的面积》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多边形的面积”P95-96梯形的面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八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一、说教材分析1、课标理念: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要在已有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基础上,经历探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并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教学探索的经验。2、单元分析: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

2、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插图)3、本节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的特征,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没有安排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教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解决新问

3、题,获得新发展。二、说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十分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梯形的特征和长方形、三角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平移的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说教学目标:针对上述教材分析及我班学生特点,我制定一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2)能力目标:利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操作演示,通过合作探索,推导并归纳出公式。(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培养

4、学生的空间观念。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图形的转化推导梯形面积公式。五、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导”的思想。主要采用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学习方法:本课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知识迁移类推等学习方法。六、说教学流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新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一)、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旧知、铺垫引导本节课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了课中主题图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转化过程:师:同

5、学们,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转化)师:谁来说说平行四边形式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根据学生所述,教师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通过复习,从而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奠定基础,再提出假设,今天我们要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是否也可以将它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呢?设计意图:通过这一设计来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索目标与方向。(二)、第二个环节是:合作学习、探索新知1、首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梯形分小组进行画、剪、拼

6、、摆等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自主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2、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多种图形,并推导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是了不起!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每个小组的成果。3、有意识地按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一展示。4、学生一边展示拼过程,一边介绍方法步骤。方法一: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相同,运用“拼”的方法,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得出: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高2 =(上底+下

7、底)高2方法二: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2 =长宽2 =(上底+下底)高2方法三:把一个梯形分割两个三角形方法四: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 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5、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上底与下底之和乘高除以二这一结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设计意图:在整个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把学生也当作教学资源,不但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不同方法和想法的平台,还通过实际操作、互动交流。启迪学生深思,引发争论,并碰撞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达到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

8、握。从而获取这一知识,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既培养了学生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三)、第三个环节是:看书质疑、自主学习1、自学字母公式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开P88,自学书中的内容。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表示梯形的上底、用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s=(ab)h2。师:同学们刚才看书自学到什么呢?2、出示例题:我国三峡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求它的面积:学生读题、分析,独立完成。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通过自学字母表达式、完成例3,培养学生的自学、看书、归纳能力;(四)、第四个环节是:应用知识、巩固提高创关检测:课本做一做、练习十七精选习题等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练习,训练

9、学生,巩固拓展已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学习,认识到梯形面积公式在生活中的运用及重要性,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最后让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所学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概括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五)、第五个环节是:全课总结、畅谈收获教师通过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本课。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促进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七、说板书设计: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简洁明了,突出了重点,便于学生的识记与运用。八、说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回顾本堂课的收获,给学生提供了自我感悟、自我评价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数学的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提高。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