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培训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045898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栽培技术培训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玉米栽培技术培训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玉米栽培技术培训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玉米栽培技术培训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玉米栽培技术培训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栽培技术培训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栽培技术培训演示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玉米栽培知识讲座,2,一、玉米生产概况,3,玉米已跃居我国第二大作物,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世界玉米产量最高记录1549公斤,我国1250.7公斤(春)、1127.5公斤(夏)。玉米也是我国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45万亩,平均单产近几年在400公斤徘徊,高产地块曾达到868.04公斤. 玉米的多用途和饲料之王地位,使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人均占有玉米的数量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指标之一。因此必须促使玉米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所以有望成为我国第一大作物。,4,玉米生产潜力,作物干物重的90以上来自光合作用,玉米籽粒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光能利用率的高低,即光合产物中储存的能量占光合有

2、效辐射能或占太阳总辐射能比例的高低。 华北地区69月份夏玉米生长期间的太阳辐射能大约为14.420kJ/mu,据此推算夏玉米产量潜力为1892kg/mu。,5,1800kg,1200kg,600kg,400kg,光、 温、,光、 温、,1800kg,1400kg,600kg,400kg,6,二、玉米的生育期,7,概念:玉米的种子播种后,到新的种子成熟这一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以及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就使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生理发生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生育时期 通常,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记载,将玉米的一生划分为以下六个时期: 1.出苗期:播种后种子发芽出土高约2,称为出苗。

3、2.拔节期:基部茎节伸长,离地面约23,靠近地面用手摸有棱感,可以摸到茎节。 3.抽雄期:雄穗的顶端从顶叶伸出时,称抽雄。 4.开花期:雄穗开始散粉,称花期。 5.吐丝期:雄穗花丝开始从苞叶中伸出,实际是雌穗开花。,8,6.成熟期:苞叶松散变黄,籽粒剥掉尖冠出现黒层,(达到生理成熟的特征),籽粒脱 水变硬,具有本品种的色泽。 棒三叶:生长果穗的这片叶及上下相邻的两片叶,成为棒三叶,是玉米的基本功能叶。 大喇叭口期:棒三叶开始甩出,但未展开,顶叶丛上平中空,上部以展开叶片和未展开叶片的叶鞘内有柔软而有弹性的雄穗,叶外形状如喇叭。,9,10,11,12,13,14,15,16,17,18,夏玉米生

4、长发育的三个阶段,苗期(播种拔节):约2030天决定穗数,19,2、 穗期(拔节抽雄):约2730天决定粒数,20,3、 粒期(开花完熟):约3555天决定粒重,主攻措施,21,(一)玉米的营养特性 1、对氮的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钾,再次是磷 玉米吸收氮、磷、钾的数量,一般: 每生产100kg籽粒,需氮3.0kg(2.24.2) ,磷1.0kg(0.51.5) ,钾2.0kg(1.54.0) ,三要素的比例约为3:1:2。,三、科学施肥,22,氮肥: 玉米氮肥离不了 茎叶花粒全需要 缺氮植株瘦又小 最初老叶变黄了 严重全株黄又枯 雌穗不育或粒少 如果氮肥用多了 贪青晚熟不抗倒 合理用氮很重要 省

5、钱高效收成好,23,玉米缺氮症状, 苗期生长缓慢,矮瘦,叶色黄绿,抽雄迟, 生长盛期缺氮,叶的症状更为明显,老叶从叶尖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枯黄部分呈型,叶缘仍保持绿色而略卷曲,最后呈焦灼状而死亡。,24,25,26,玉米氮素供应过多时,营养生长旺盛,营养体徒长,出现贪青现象,不利于籽粒的灌浆,降低了茎秆的抗倒伏与抗病虫害的的能力。,27,(2)磷素的吸收动态和数量, 含量在降低 总量在增大 拔节后加快 授粉到高峰 随后茎叶中 磷素向粒移,28,磷素缺乏的症状:玉米对磷极为敏感,缺磷时苗期生长很慢,五叶后明显缺磷症状,叶片呈紫红色,叶尖呈暗褐色,叶缘卷曲,开花期缺磷花丝抽出迟,雌穗受精不完全

6、,穗短小、弯曲,粒行不整齐,常出现秃顶现象,籽粒不饱满。,29,30,钾素缺乏的症状, 玉米植株体内钾的再利用能力较强,所以,缺钾症状一般在生长后期才逐渐表现出来,首先是老叶片边缘及叶尖干枯成灼烧状然后叶片逐渐焦枯最后导致整个叶片枯死;果穗发育不良,出现秃顶,易倒伏;如新叶也表现缺钾症状,表明玉米已严重缺钾。,31,32,33,34,(4)锌缺乏与过多的症状: 缺锌症状:玉米缺锌症俗名“花叶条斑病”,“花白苗”等。“花白苗”为苗期症状,出苗后1-2周内,新生幼叶呈淡黄玉白色,基部2/3部位尤为显著。拔节后,病叶中肋两侧出现黄白条斑,严重时呈宽而白化的块,病叶遇风容易撕裂。病株节间缩短,矮化;抽

7、雄、吐丝延长,有的不能吐丝或能吐丝抽穗,但果穗发育不良,形成“稀癞子”玉米棒。,35,缺锌诊断要点:,苗期新叶的叶脉间失绿,中、上部叶片脉间也失绿,在叶缘和主脉之间形成较宽黄色带状区。叶片含锌20-50微克/克为正常,小于20微克/克为缺乏,另外开花期磷锌比大于100可作为缺锌指标。,36,37,四、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夏玉米直播高产技术 二、夏玉米晚收高产技术,38,(一)、夏玉米直播高产技术,1、改套种为直播的现实要求。上世纪6090年代小麦玉米产量低,机械化程度低,农耗时间较长,雨水多易发生芽涝,实行麦田套种对促进玉米单产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生产体

8、制的变化,机械化水平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农耗时间缩短,小麦灌浆期间常常干旱缺雨,套种玉米密度不足,苗子不匀,病虫害严重,田间操作困难,难以适应更高产的要求,中产水平上形成的麦田套种技术需要更新。在高产更高产阶段实行玉米直播晚收高产栽培技术势在必行。,39,2、改套种为直播的理论依据,1)直播玉米生态环境适合高产: 麦套玉米5月中下旬播种,籽粒形成期正好在7月中下旬(26.9)或8月初(25.7),恰逢高温多雨寡照季节,不利于籽粒形成和发育,易早衰死亡,难以高产。若将麦套玉米改夏直播即在6月初播种,籽粒形成期则正好在8、9月份,适逢秋高气爽季节(22-24),利于籽粒形成和灌浆,容易获

9、得高产。,40,2)群体密度和整齐度是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关键。夏直播玉米与麦套玉米相比较,具有不受前茬小麦干扰,利于足墒播种、机械播种、播深一致、密度均匀、播种质量有保证等优点,易保证群体密度和整齐度。 3)避开灰飞虱迁飞高峰。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预防粗所并发生。据统计直播玉米粗缩病发病率比套播玉米减少80%以上。,41,3.直播技术要点: 1)及时播种。最佳播种时间鲁中、鲁西在6月1日15日,胶东半岛在6月10日日。 2)足墒播种。播种墒情指标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可视降水情况借墒或造墒播种,或播种玉米后及时浇水,确保出苗整齐。 3)适量播种。播种量一般在2.53公斤/亩,根据品种特性酌情

10、增减。 4)行距与播深。一般大田等行距为5065厘米;大小行时,大行距为708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高产攻关宜采用大小行种植,耐密品种平均行距还可缩小。播种深度为35厘米。,42,4.直播玉米施肥方式:,一次施肥法: 全部肥料在播种时做种肥一次使用。 用肥种类:控释肥:40%(26-5-9),加锌复合肥丢撒施(30-5-5)等 用量:每亩80斤左右。 注意事项: 种、肥左右隔离5-10cm。播种后2-3天内浇水。 追肥要沟施或穴施,在背阴面。,43,优点:省工,省时,省力。简单易错做。 缺点:播种时掌握不好种肥距离,容易造成烧种,烧苗。 如果前期降雨量大,养分释放过快,后期会造成缺肥。

11、,44,二次施肥法:,种肥:普通复合肥45%(15-15-15)每亩20斤做种肥或30斤二铵。 追肥:定苗后追施农大复合肥40%(28-5-7)每亩40-50斤做追肥。在背阴面开沟追施。 追肥种类:40%(28-5-7)44%(26-9-9),40%(24-11-5)等。,45,优点:保证肥料充足供应。后期不脱肥。 缺点:增加工作量。 注意事项: 种、肥左右隔离5-10cm。播种后2-3天内浇水。 追肥要沟施或穴施,在背阴面。,46,二、夏玉米晚收高产技术,研究表明,果穗苞叶变白(籽粒乳线下移4/10、含水量40,为成熟始期)收获,与苞叶干枯(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含水量32 ,为成熟终期)

12、收获,后者比前者千粒重增加1520,每亩可增产玉米籽粒50100Kg。因此,在不影响正常种麦前提下,玉米要尽量晚收,要求籽粒乳线消失后收获。,47,为什么适期晚收,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变白时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完熟期的90%左右,一般减产10%左右,应予以纠正。 当前生产上应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现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子粒尚未停止灌浆。这些品种往往被提前收获。一般在授粉后4045天,即乳线下移到1/2至3/4时已经收获,比完全生理成熟要早810天,一般减产8%左右,中晚熟品种的减产

13、幅度则达到10%以上。,48,适期晚收标准,也就是说玉米果穗下部子粒乳线消失,子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散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最高,可以作为玉米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子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49,50,玉米晚收的前提,玉米晚收必须以延长活秆绿叶时间为前提,青枝绿叶活棵成熟才能实现玉米高产。玉米生长中后期要加强 肥水管理,延长叶片的 光合时间,防止早衰。 同时要坚决杜绝成熟前 削尖、打叶现象。,51,52,五、常见病虫害防治,53,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90年代以来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明显呈上升趋势,1996年全国发病面积超过233.33万公顷,

14、4万公顷绝收,为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玉米最感病。近几年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病害。,54,55,56,发病规律:该病由玉米粗缩病病毒(MRDV)仅通过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但不经卵传毒,在北方玉米区,粗缩病毒可在冬小麦越冬,也可在多年禾本科杂草及传毒介体灰飞虱体内越冬,凡被灰飞虱为害过的麦田及杂草丛生的作物间套种田,都是该病毒的有效毒源。在华北地区,感病期为5月初至6月中下旬,玉米出苗至7叶期正与灰飞虱越冬代成虫和一代若虫的盛发期完合吻合,因此麦套玉米和春玉米田以及杂草丛生的田块发病重,而直播夏玉米田发病轻,麦套玉米和夏玉米播种早的发病重,播种晚的发病轻,掖单21

15、号、掖单13号及西玉3号等品种发病较生。水肥不足,有机肥施入偏少,造成玉米免疫力减弱,也利于病害发生。,57,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提介连片种植,尽量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改善耕作制度,重病区减少麦田套种玉米的面积。冬春季和玉米播种前后清除田间地间杂草,消灭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和繁殖的场所。调整播期,使玉米苗期避开灰飞虱迁飞盛期。合理施肥浇水,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促进玉米健状生长,缩短苗期时间,减少传毒机会,增强抗耐病害的能力。播种前用呋喃丹等种衣剂包衣或拌种。玉米苗期喷施毒抑制剂和菌毒清和病毒A等,发现病株拔除深埋,并喷施赤霉素制剂,促进玉米快速生长。,58,玉米粗缩病防治方法:,1、夏季玉米改套播为直播。 2、三遍杀虫剂: 第一次: 播种后出苗前。、 第二次:出苗后三叶期。 第三次:五叶期。 注意:喷药时要均匀,周边田埂杂草上也要喷施,叶片背面也要喷施。,59,化学除草,播种后,墒情好时可直接喷施40%乙阿合剂200250ml/亩,或33%二甲戊乐灵(施田补)乳油100ml+72%都尔乳油75ml+50L水进行封闭式喷雾;墒情差时,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喷施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隆)100ml/亩,也可在玉米7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百草枯(克芜踪)水剂定向喷雾处理。,6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