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946047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2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李明菊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矛和盾的集合、 科利亚的木匣、 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 . 主要告诉孩子们怎样看待问题;怎样想问题. 一、 矛和盾的集合 矛和盾的集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的一篇讲读课文 . 该组教材按“怎样看问题”选编了4 篇课文 , 本篇课文写的是 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 由 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课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 了保护自己; 由盾想到了铁屋子; 为了进攻; 由矛想到了炮

2、口; 把两者结合起来; 发明了坦克 . 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 . 第三部分由坦 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 作 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 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 叙事简洁 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 .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固然、乌 龟、自卫、进攻、炮口、坦克、合二为一、战场、大显神威、首次、乱成一团、 长处、胜利者”等词语 . 2、正确朗读课文 .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 读懂本课内容;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 集于一身

3、;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含义. 二、 科利亚的木匣 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 挖木匣和从中得到启示的故事.课文重在体会事 物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3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 .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 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 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2 / 2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

4、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 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 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 却不复存在的故事 .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 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 铁罐却早已消失 . 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 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这则寓言故事语 言朴素却富有童趣 . 初读教材时;我

5、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 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 教学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 灭”等词语 .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 教学重难点: 1、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四、 狮子和鹿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池 塘边欣赏自己两束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接着写到狮子扑来了; 鹿四条细长 的腿让它逃脱了; 而美丽的角却让它差点送了命; 课文情节紧奏; 前后对比分明; 语言非常优美;在生动的故事当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 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不同态度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