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南省考笔试备考---逻辑判断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881490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河南省考笔试备考---逻辑判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5河南省考笔试备考---逻辑判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5河南省考笔试备考---逻辑判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5河南省考笔试备考---逻辑判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5河南省考笔试备考---逻辑判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河南省考笔试备考---逻辑判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河南省考笔试备考---逻辑判断ppt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公务员招录笔试备考 行测之判断推理,01,02,03,公考基本情况介绍,逻辑推理解题技巧简介,图形推理解题技巧简介,目 录 / contents,基本情况介绍,01,招录程序,报名,资格审查,缴费确认,打印准考证,笔试,成 绩 查 询,面试,成绩查询,考察/政审,资格复审 体能,体检,河南省公务员招录考试日程,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招录情况,以上数字非精确值,仅作参考! 2015年省直单位397人,省属监狱系统345人,省辖市以下地税系统598人;省辖市4198人;省直管县(市)488人。 2014年省直单位261人,省属监狱系统595人,省辖市以下地税系统400人,省辖市直单位944人,

2、县(市、区)直单位715人,乡镇机关1817人。,题型一览,真题试卷: 河南省公务员行测真题.doc,题型分布省考,逻辑判断技巧简介,02,逻 辑 判 断,必然性推理,朴素逻辑,可能性推理,朴素逻辑,假设法,例: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 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

3、.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正确答案:C。,例: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无辜者说的都是真话。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 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 王说:“李是作案者。” 李说:“是赵作的案。” 赵说:“是孙作的案。” 孙没说一句话。 依据以上的叙述,能推断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作案,王没有作案,李作案,赵没作案,孙作案 B.张没作案,王作案,李没作案,赵作案,孙没作案 C.五个职员都参与作案 D.五个职员都没有参与作案 正确答案:A。,代入排除法,例: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奥迪和陆虎。关于他们购

4、买的品牌,吴用有如下猜测:“宋江选的是陆虎;林冲不会选奥迪;武松选的肯定不是陆虎。”但是他只猜对了其中一个人的选择。 A.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陆虎,武松选的是宝马; B.宋江选的是陆虎,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宝马 C.宋江选的是奥迪,林冲选的是宝马,武松选的是陆虎 D.宋江选的是宝马,林冲选的是奥迪,武松选的是陆虎 正确答案:C。,例:赵先生、钱先生、孙先生、李先生四人参加一项技能比赛,获得了比赛的前四名。据了解,他们之间又一下关系: 孙先生和李先生经常相约一起打篮球;第一名和第三名在这次比赛中刚认识;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打篮球;赵先生的名次比钱先生的名次靠前;钱先生和李先生每天

5、一起骑自行车上班;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此次比赛的第一、二、三、四名次的获得者是() A.孙、赵、钱、李 B.李、赵、孙、钱 C.李、孙、赵、钱 D.孙、李、赵、钱 正确答案:A。,突破口法,例:(2014选调生)兄弟姐妹四人,甲、乙、丙、丁。甲说:丁是最小的妹妹。乙说:兄弟姐妹中只有哥哥一个男孩。丙说:我是甲的姐姐。 如果上述都为真,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甲排行第二,是男孩;乙排行第三,是女孩 B、乙排行第二,是女孩;丙排行第一,是女孩 C、丙排行第二,是女孩;丁排行最小,是女孩 D、甲排行第二,是女孩;丙排行第一,是女孩 正确答案:A。,例:(2014省考)某开发区发展委员会召开环境工

6、作专题圆桌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以及委员会所属的开发区环保局、工业局和农业局的局长和副局长。他们八个人均匀地坐在一张会议圆桌旁,只有一个同部门的正职和副职的座位被分隔开了。并且:(1)委员会副主任对面的人是坐在环保局局长左边的一位局长;(2)工业局副局长左边的人是坐在农业局局长对面的一位副局长;(3)农业局局长右边的人是一位副局长,这位副局长坐在委员会主任左边第二个位置上的副局长的对面。则座位一定被隔开的是( )。 A.环保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B.工业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C.农业局的局长和副局长 D.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会议桌,副局长,环保局长,局 长,副局长,农业局长,区委主任

7、,委副主任,工 业 副 局,工业局长,工业局副局长左边的人是坐在农业局局长对面的一位副局长;,农业局局长右边的人是一位副局长,这位副局长坐在委员会主任左边第二个位置上的副局长的对面;,委员会副主任对面的人是坐在环保局局长左边的一位局长!,正确答案:B。,必然性推理,课前知识点导入: 一、“有些与所有”之间的推理规则: 1、有些A是B有些B是A; 2、所有A是B有些B是A; 3、所有A不是B所有B不是A; 二、逆否命题 AB非B非A;,例: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A.总经理是男性 B.已婚者中有男性 C.

8、女工中可能有未婚者 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 正确答案:C,1、直言命题 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有些非;所有非与有些是; 上反对关系:可以同假,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所有是与所有非;所有是与某个非;所有非与某个是; 常考知识点:等价命题;矛盾关系;上下反对关系;,例: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系。有些农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今后长大要外出打工,现在根本没必要上学读书。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长大不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读书 B.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上学读书 C.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都没必要上学读书 D.有些

9、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没有必要上学读书 正确答案:B,矛盾法,例:有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在踢足球。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把足球踢到楼上,打碎了李阿姨家的玻璃。李阿姨非常生气地走下楼来,问是谁干的。甲说:“丁干的”,乙说:“我没干”,丙说:“是甲干的”,丁说:“甲诬陷我”。他们四个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 请问玻璃是谁打碎的?()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A。,例:北大山鹰社的周、吴、郑、王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人登上过卓奥友峰。记者采访他们时: 周说:“登上卓奥友峰的是队员郑。” 郑说:“我还没有参加过任何登山活动。” 吴说:“我虽然也参加了那次登山活动,但是没有登顶。” 王说:“

10、我是队员吴的候补,如果他没有登顶就是我登顶了。”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人说了假话,则一下哪项一定为真?() A.北大山鹰社的其他队员也登上过卓奥友峰 B.吴或周登上过卓奥友峰 C.郑登上过卓奥友峰 D.王登上过卓奥友峰 正确答案:D,例:今年春运对全市中巴客运车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乙:所有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错误,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B.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

11、都存在超载问题 C.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D.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正确答案:B.,2、三段论 所有A是B,所有B是C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有些A不是C;,例:有些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没有报考公务员 B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 C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 D有些报考了公务员的不

12、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 正确答案:D。,例: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推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专栏,要求汽车厂商在新车挡风玻璃上贴上燃料消耗量标识。该消息一出,引发了热议。某记者试图再次登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时,发现原来可以查询油耗的网页已经瘫痪。他断言,有车族都对汽车油耗问题高度关注。他同时也发现,也有很多个体商户根本不关心汽车油耗问题。假定该记者的断言和发现都是正确的。 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个体商户高度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B有些有车族并不关注汽车油耗问题 C有些个体商户并不是有车族 D有些个体商户是有车族 正确答案:C。,3、复言命题 联言命题:同真为真,一假为假; 选言命题:

13、同假为假,一真为真(相容:或);同性为真,异性为假(不相容:要么); 假言命题: 如果P,就Q;只有Q,才P 推理规则: 真假性:PQ,P为真,Q为假时,命题为假。,例:小陈并非既懂英语又懂法语,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属哪项断定必定为真? A如果小陈不懂法语,那么他一定懂英语。 B.小陈懂法语但不懂英语 C.小趁机不懂英语也不懂法语 D.如果小陈懂英语,那么他一定不懂法语。 正确答案:D。,例:老王对老李说:“除非你在今天之内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否则我们法庭上见。” 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不同? A、只有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老王才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B、如果老李今天按照合同

14、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C、如果老李今天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就会将他告上法庭 D、如果老王没有将老李告上法庭,那么老李在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 正确答案:B。,例: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已是一个普遍现象,并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之势。不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就会扩大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更不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要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就必须提高劳动所得。 据此,可以推出() 。 A要想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就必须提高劳动所得 B只有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才必须提高劳动所得 C如果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

15、,就会缩小收入差距,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D如果扩大收入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就不会改变这种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 正确答案:A。,可能性推理,论 据,论 证,论 点,常用的削弱和加强的方法: 枚举归纳如何加强与削弱? 削弱:1、样本不具代表性;加强:1、具有代表性; 2、样本容量不够; 2、容量足够; 类比推理如何加强与削弱? 削弱:1、二者不具可比性; 加强:影响论点的关键因素; 2、影响论点的关键因素; 因果论证如何加强与削弱? 削弱:另有他因、有因无果; 加强:排除他因(有因有果、无因无果、无果无因) 数据比例如何加强与削弱? 1、绝对数与相对数;2、部分比例与整体比例;,削弱型,例:目前,

16、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已经大大改变,人们普遍使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为有关部门最近在一所高校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占到被调查对象的95%。 下列陈述中哪项判断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大学生追求时尚,对新技术容易适应 B.仅有5%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正在学习互联网通信技术 C.调查的范围太小,恐怕不能反映当前所有中国人的真实情况 D.有些大学生仍喜爱传统的书信交流方式。 正确答案:C。,例: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更为健谈,而一项涉及交谈习惯的报告显示,许多时候男性比女性更能主导谈话,在讨论中平均说出更多的词汇。因此,有人认为,以话语量衡量,两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异不大。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成年人中,女性在同学、父母、子女谈话时,大多占据主导地位,而男性较为收敛,要稍逊一筹 B在辩论赛或一些富有争议的话题中,男性往往滔滔不绝,而在涉及情感的话题中,男性则发言更多 C研究发现,在夫妻之间的交谈中,男女双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