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8837188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一课__文化与社会(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2 政治生活,xyyzygp,考点考向概览,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以“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立足文化是什么,认识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形式。立足文化的社会作用,主要分析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文化的作用表现为对社会的作用和对人的作用。复习本单元必须立足文化的作用这一核心,认识文化与经济、与政治、与综合国力、与人的关系。复习本单元还应该与教材第四单元的先进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文化的实质与作用,具体分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和意义。,高考复习策略,3本课时的主线是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结

2、合各地文化节的举办,理解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结合外来文化的冲击,理解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结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认识发展文化的必要性; 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关于文化方面的阐释,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说明我国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高考复习策略,重点理论 一个概念文化 一个作用文化的社会作用 两个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三个特点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步培养起来的;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

3、体现了来的。,名师点睛,速记图表,状元笔记,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内涵 (1)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人是文化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文化;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第三、文化既指精神活动,也指精神产品。 第四、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一般没有阶级性,但

4、有民族性和和区域性。,考点一、文化的内涵,注意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自然界中的山水,但是人们以一定的目的去欣赏自然的时候,便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可见,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为人所特有。文化的主体是人类。 误区二: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 像音乐、戏剧等艺术属于文化的范畴,但文化不只是艺术。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考点

5、一、文化的内涵,(3)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把握“文化”的含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以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考点一、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特

6、点,考点一、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特点,考点一、文化的内涵,注意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误区二: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误区三:人们文化修养水平的高低和知识水平的高低是等同的。 注意:知识水平高不代表文化素养一定高,相反,知识水平低不

7、代表文化素养就一定低。,考点一、文化的内涵,3、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从静态角度看: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考点一、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的思想、理论、信念、信仰、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把文化等同于知识或艺术,是对文化狭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2010年高考广东卷3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

8、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 【解析】通过审题肢,马上可排除错误的题肢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得出正确答案C。,考考你,C,(2011年高考福建卷26)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 【解析】题干信息“必须既反映又引领,必须在获得艺术的伟大”,这说明优秀文化来自于人民的实践,又反作用于社会

9、实践,C符合题意;A优秀的文化要彰显时代的精神,反映时代的潮流,但并不能创造时代的未来,更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A、B错误;文化源自于实践,而不是时代的智慧,D错误。,考考你,C,(2012届南通模拟)2011年产生的网络新词,像“给力”、“涨时代”、“神马都是浮云”等,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B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解析】网络新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体现了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C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而不是目的,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B、D

10、说法错误。,C,考考你,(2012年高考海南卷)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B. C. D. 【解析】 文化的性质不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应该是社会基本矛盾,

11、故说法错误。黎族文化是3000前由黎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开始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悠久历史,符合题意。,A,考考你,(2012年高考安徽卷)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文化的多样性等知识。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正确。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文化的鲜明个性特征

12、,没体现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故错误。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故正确。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故错误。正确答案是B,考考你,B,考点二、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表现: 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

13、成长的催化剂,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文化素养的高低,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效果。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注意】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考点二、文化的社会作用,注意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

14、意: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误区二:文化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注意:不能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考点二、文化的社会作用,注意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二: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辨题看到了文化的重要力量有一定的

15、道理。 (2)不同的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所以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3)文化是重要的力量,生产力、科技等也是重要的力量。所以,辨题中把文化说成是唯一力量是不对的。,考点二、文化的社会作用,(2012年广东卷)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 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 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对社会的

16、作用和文化的多样性。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说明了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符合题意。雷锋精神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考考你,B,(2012年高考安徽卷8)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 B. C. D. 【解析】本题以城市雕塑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的特点相关知识。项正确,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项错误,城市雕塑体现着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未体现世界文化的所谓认同感归属感;项正确,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项错误,城市雕塑不能决定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故正确答案是B。,B,考考你,考点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