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解析版华中地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8835772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08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解析版华中地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精编解析版华中地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精编解析版华中地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精编解析版华中地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精编解析版华中地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解析版华中地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解析版华中地区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湖北省黄冈市湖北省黄冈市 2020 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 8 题;共题;共 16 分)分) 1.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如除夕、中秋、国庆等,国家在一些传统节日还规定了法定假日天数。我国 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还突出反映了( ) A. 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B. 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大幅提高 C. 礼仪性和娱乐性的

2、完美结合 D. 发展假日经济的需求空间巨大 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革新很难推广和服务于社会,如北宋活字印刷术直至明朝时期仍未推广。而 15 世纪 末,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大量印刷人文思想著作和大众文学,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正如鲁迅所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落后保守的思想 B. 行业之间的隔绝 C. 分散的小农经济 D. 封闭的技艺传承 3.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 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由此可知,军机处是( ) A. 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

3、 B. 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 C. 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 D.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4.20 世纪 3040 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 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 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 语。这些( ) A. 反映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 B. 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C. 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 D. 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建国以来,这一 制度发挥的独特作用是( ) A. 制定宪

4、法、规划发展、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 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协调关系、维护稳定 C. 参政议政、立法立宪、维护安全、抵抗侵略 D. 颁布法典、发展经济、任免干部、制定法律 6.拿破仑组成新政府后,他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拿破仑 法典的颁布( ) A. 巩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政权 B. 为 18 世纪美国宪法提供了立法蓝本 C. 有利于重建稳定的法国社会 D. 保留了法国君主制以来的法律和规范 7.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新经济”。这些“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 ) A. 区域化和一体化 B. 全球化和信息化 C. 保障制度福利化 D. 国有企业私营

5、化 8.1980 年,伊朗和伊拉克爆发战争,美国偏向伊拉克,并向伊拉克提供大量武器和经济援助。23 年后,美 国却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发动 战争,并占领伊拉克。这表明,美国对外决策从根本上取决于( ) A. 反恐思维 B. 地缘政治 C. 石油战略 D. 国家利益 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第小题,第 22 题题 7 分,第分,第 23 题题 8 分,第分,第 24 题题 9 分,共分,共 24 分(共分(共 3 题 ;共 题 ;共 24 分)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

6、对外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 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从水路沟通和加强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以中国为中心 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可达今天的韩 国、日本和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政府还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 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 宋元时期,与前代相比,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元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两宋海外贸易超 过前代,由于陆路和海路的畅通,中

7、国的创造发明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 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 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明清时期,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中国与外来侵略 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全一册)2003 年第 1 版 材料二: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 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

8、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城珍宝特产的需求。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 2)2007 年第 3 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汉唐至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对外贸易的最大特点。举出 1 个符合这一贸易特点的典型事 例。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其间,1953 年,

9、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完成三大 改造) ,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 年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 义建设。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 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材料二 :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 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 90 万 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 30%高铁总里程达到 2.9 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突破

10、14 万千米,居 世界第一。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 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 C919 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外交方面,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家综合 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 年 8 月第 1 版 (1)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

11、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 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就其中一个方面的成就任意举出 1 例。 (2)根据材料一,说明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4)建国 70 年来,我国不断改革和发展生产力,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粮食作物、 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

12、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 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 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欧洲的航 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 界的观念也从此初步确立起来。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 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 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他直接

13、冲击了科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证明 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民探索科学的热忱,自然 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和人民出版社历史 必修第二册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 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解析】【分析】据“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如除夕、中秋、国庆等,国家在一些传统节日还规

14、定了 法定假日天数。我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关键信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并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节日文化的文化遗产价值,节日文化 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还突出反映了还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A 符 合题意。B 强调的是物质文化生活,不符合题意,C 礼仪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结合指的是形式,不是文化遗 产内涵,不符合题意,D 强调的是经济方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 2.【解析】【分析】据材料“外国用火药制造子

15、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可知,鲁迅揭露了旧中国 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中国当时分散的小农经济。 故答案为:C。 【点评】理解分散的小农经济的不利因素与影响。 3.【解析】【分析】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 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 际上直接听命与皇帝。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由此可知,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解析】【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激发民族抗战的意志,歌曲家创作了许多抗日救亡歌曲。如聂耳 的义勇军进行曲、前进歌毕业歌等;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著名画家 徐悲鸿以对祖国命运的高度关注和旺盛的创作热情,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如:著名画作田 横五百士愚公移山,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抗日战争时 期,国人爱国,出现了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振兴国货,挽回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