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833373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37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小古文总复习-新修订(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训练之文言专题(共阅读训练之文言专题(共 6 课时课时 学生用)学生用) 在小学阶段,我们其实已经开始接触和学习文言文了,进入初中以后,文言 文占语文教材的三分之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近年来,名校的小升初考试都会 命制文言文阅读的试题,而且难度越来越大。打好文言文学习基础,不仅有助于 我们在小升初考试中拿下高分,更为初中轻松学习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技巧归纳】 学习文言文, 主要从以下四点入手 : 把握文言实词和重点虚词的意义 ; 理 解、 翻译文言语句 ;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在联系、 内容、 写作方法、 技巧 ; 积累、 背诵文中重点语句、段落,背诵文言诗词。 【实战训练】 一、朗读下

2、列选文,读出停顿 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 1、 “汝”这个字,读音是 ,意思是 。 2、 “吾”这个字,读音是 ,意思是 。 菊 梅、兰、竹、菊者,四君子也。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 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 盛。 二、你能为下列文段画出标点吗? 1. 乡 间 农 家 竹 篱 茅 屋 临 水 成 村 水 边 杨 柳 数 株 中 夹 桃 李 飞 燕 一 双 忽 高 忽 低 来 去 甚 捷 2. 缸 中 有 金 鱼 一 猫 伏 缸 上 欲 捕 食 之 失 足 坠 水 中 急 跃 起 全 身 皆 湿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

3、成文后问题 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 兔行速, 中道而眠。 龟行迟, 努力不息。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 矣。 注 释注 释 走:跑 及:等到。 至:到 文言小练习文言小练习 1. 古文中的 “竞走” 和现代竞走运动是不同的, “竞” 的意思是 , “走” 在古文中的意思是 ,合起来就是 。 2. 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只划一处。 及 兔 醒 则 龟 已 先 至 矣 3.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兔行速,中道而眠。 速: 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及: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功居上我?” 鼻曰:“

4、饮食非我不能辩。 ” 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尔何功 居上我?” 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 何面目?” 注 释注 释 尔:你; 毫:细毛,毫毛; 文言小练习文言小练习 1. 五官中还有谁没有发言?请你替他说两句。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代言,你认为 哪一句更合文题? 耳曰:“无我,主人岂知汝等所言?竟居侧?” 耳曰:“吾将众言传与主人,自当论功行赏。 ” 2. 你能模仿文中五官说话的语气,和同学来一场角色扮演的对话吗? 【自学练习】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

5、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 释注 释 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河,渭:黄河,渭水。 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邓林:地名,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 译 文译 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 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 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文言知识 文言文中的江、河一般指长江、黄河 文言练习文言练习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 走: 北饮大泽 北: 未至,道渴而死 至: 弃其杖

6、,化为邓林 弃: 2. 对照译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3. 填一填 夸父真能喝啊!他先喝干了 ,又喝干了 ,最后又想去北方, 喝 的水。可惜,还没到,就渴死了。他的手杖,化作了一 片 。 【家庭作业】 1. 完成“自学练习” ; 2. 大声朗读并熟读本课的文言文; 3. 背诵 文言系列之实战训练一文言系列之实战训练一 【技巧归纳】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多诵读,勤背诵文言文富有韵律美,熟读背诵有 利于培养语感,掌握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能更好地朗读课外作品, 从而形成能力。 善归纳, 多积累善于归纳总结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 虚

7、词、 句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解题。会用字典,学习写法。 【实战训练】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从坠。 ” 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 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 注 释注 释 遽:立刻,赶紧,表示时间很紧迫; 译 文:译 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 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文言知识文言知识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

8、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融合各家 学说的名著。 文言小练习文言小练习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于: 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舟已行矣 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此: 2、 分别指出下面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 ( ) 3. 求剑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 4. 刻舟求剑刻画了一个 、 、 的人物。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 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选自韩非子 注 释注 释 至:等到。之:到去,

9、往。度(du):测量,衡量。乃:然后, 才。持:拿,带;度(d):量好的尺码。反:通假字,通“返” ,返回。罢: 结束,这里引申为散了。遂:于是。以:用。 译 文:译 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自己的脚,顺手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上,到 集市去的时候,忘记带了。他拿到鞋后,忽然想起来,对卖鞋的人说:“我忘带 尺寸了。 ”匆忙返回家取,可是等他回来,集市已经散了,因而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他回答说:“我宁肯相信尺 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文言知识文言知识 郑:春秋时代的郑国,郑国主要的版图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中部。 韩非子 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

10、作。 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 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文言小练习文言小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 宁信度 无自信也 C 郑人有欲买履者 遂不得履 D 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3. 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也”? 4. 文中“之”字出现了五次,意思一样吗? A 而置之其坐 B 至之市 C 而忘操之 D 反归取之 E 何不试之以足 【自学练习】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

11、自韩非子五蠹 注 释注 释 株 : 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耒(li) : 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翼:希望。 译 文译 文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 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 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文言小练习文言小练习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兔走触株 走: 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而身为宋国笑 为: 冀复得兔 冀: 2. 对照译文,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12、共工触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 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淮南子天文 。 注 释注 释 共工: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水之神。 颛臾:相传是黄帝的后裔。 维:绳子 绝:断 水潦(lo):江河道路上的流水。 焉:文 中译为“这,这里” 归:汇集 文言小练习文言小练习 1. 根据课文填一填 和颛臾为了称霸打起来了。共工一怒之下,触动了 。支撑着天的柱 子折断了,拴着地的绳子也断了。结果,天向 方向倾斜,所以日、月、 星辰都移向西北;地向 方向塌陷,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向这里汇集。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昔者,共工与

13、颛顼争为帝 昔者: 争: 天柱折,地维绝 折: 绝: 【家庭作业】 1. 完成“自学练习” ; 2. 大声朗读并熟读本课的文言文; 3. 背诵 文言文系列之实战训练二 【技巧归纳】 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比如“妻子” ,古义“妻” 是指妻子, “子”是指儿女,合称妻子和儿女。在翻译时,可以采用组词法,将 这个字组成词语来理解。 【实战训练】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 “此是君家果。 ” 儿应声答曰 :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选自世说新语 注 释注 释 甚:很。惠:同“慧” ,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 译 文译 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 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 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 文言知识文言知识 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 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文言小练习文言小练习 1写出下列带点汉字的读音,并完成填空。 孔君平诣 其父, “诣”的意思是 ;为 设果,是指 为 设果;儿应 声答 曰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