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达标检测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883302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达标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达标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达标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达标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后达标检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6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1.2015年7月11日是第26个世界人口日,中国的宣传主题是:弘扬婚育新风,关爱弱势群体。由于人口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造成()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ABC D解析:选D。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空间,同时也离不开食物,因此就需要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所以,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粮食供应不足,就业压力加大,教育经费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森林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2现在的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

2、,提醒人们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A臭氧层破坏 B水体污染C冰川融化 D滥伐森林解析:选A。臭氧层破坏后,会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3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解析:选B。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导致物种濒危和绝灭的重要原因,故A正确;小种群不利于对基因的保存,也就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故B错;新物种产生需要较长时间,故C正确;人类不恰当地活动,如过度放牧、乱捕滥猎

3、等会超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故D正确。4山东青岛曾受持续南风影响,漂移在黄海海域的大面积浒苔绿藻登陆青岛海滩,使得青岛海滩变“草原”。从生物学角度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青岛海域浒苔数量短期内剧增,从生殖角度分析是繁殖率远大于死亡率B浒苔数量剧增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体现,产生原因是海水中的N、P等元素过多C海水中过多的N、P来自人为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直接排放D因为浒苔是生产者,所以海水中大量浒苔的产生有利于鱼类等消费者的生存解析:选D。短期内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增加,说明繁殖率远大于死亡率;浒苔是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食物,但是

4、,这些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中含氧量减少,从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5(2014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解析:选B。A项,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其他物种的生存,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项,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后,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C项,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能具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保护这

5、些生物能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D项,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对生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农田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两者之间并不矛盾。6(2016北京朝阳一模)黄花刺茄是具有很强的耐贫瘠和耐干旱特性的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我国于1981年首次发现该物种入侵,目前已在多省区有分布,对本地物种造成危害。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黄花刺茄可以增加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B荒地、路边、弃耕地、过度放牧的草地,黄花刺茄可取得优势地位C控制黄花刺茄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和人为铲除,化学防治最好D导致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基因发

6、生了突变解析:选B。因为没有天敌,黄花刺茄的入侵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A错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黄花刺茄的控制最好使用生物防治,C错误;黄花刺茄在入侵地呈“J”型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条件适宜,缺少天敌,D错误。7(2016济南模拟)由于人口增长,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变本加厉,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草原、森林、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沙尘暴”天气逐年加剧说明我国北方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B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的发展C草

7、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增强D治理沙尘暴的措施是不能利用草原答案:A8(2016山东潍坊期末)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森林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易地保护D基因突变是基因多样性的根本来源解析:选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森林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C错误;基因突变是基因多样性的根本来源,D正确。9(2016南昌模拟)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

8、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B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D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修复解析:选B。A项正确,由于藻类爆发,浮在水面上遮挡了阳光,导致沉水植物缺少阳光而死亡;B项错误,藻类刚爆发时,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浓度下午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C项正

9、确,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项正确,投放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通过捕食限制藻类数量,大型挺水植物可通过竞争阳光等资源抑制藻类爆发。10(2016山东青岛一模)朱鹮是全世界最为珍稀濒危的鸟类之一。1981年在陕西洋县朱鹮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我国随即开展了保护和拯救工作,并在洋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我国对朱鹮开展的这种保护属于_。决定朱鹮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2)经过不断研究和努力,我国对朱鹮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统计朱鹮种群数量有2 200只,若朱鹮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

10、朱鹮的种群数量为_。(3)下图为保护区内沼泽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若有750 kg浮游植物,最多能使朱鹮增重_kg,朱鹮摄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4)在繁殖期朱鹮主要通过“炫耀”的方式寻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_信息;而另一种珍贵鸟类褐马鸡却以生死搏斗的方式争夺配偶,这将会导致褐马鸡种群_,生物发生进化。解析:(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根据题意,朱鹮的初始数量为2 200只,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n代以后,朱鹮的种群数量是2 200(1m)n。(3)分析食物网,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小鱼、浮游动物和泥鳅;若有750 kg浮游植物,计算朱鹮增重的最大值,能量传递效率应取最大传递效率20%,食物链取最短食物链,因此朱鹮最多增重为75020%20%30 kg。(4)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答案:(1)就地保护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2 200(1m)n(3)浮游动物、小鱼、泥鳅30自身的呼吸作用(4)行为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