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台阶》教学设计简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883186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学设计简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学设计简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学设计简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台阶》教学设计简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台阶》教学设计简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阶教学设计简案简洁导入。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活动:故事概说、评说人物、妙点揣摩。一、故事概说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叙述故事。(一)因课文较长,布置预习时要求同学们速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试用第三人称复述故事。针对同学们对学案的完成情况,我建议同学们这样来复述:要抓住事情的起因、发展和最后的结果来复述;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来复述;内容连贯,表达清楚,并富有感情地进行简要复述。1. 请同学们把故事梗概,用第三人称给自己复述一遍。2. 请同学们把故事梗概,用第三人称给同桌复述一遍。3. 请同学们把故事梗概,用第三人称给自己的小组成员复述一遍。4. 请同学们把故事梗概,用第三人称在全班复述交流。

2、(二)指导学生简要概说简而言之,父亲感觉自己家的台阶低, 盼望建一座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经过大半辈子的准备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终于建成了, 而父亲也老了,身体也垮了。(盼望 - 准备 - 建造 - 搬进)二、评说人物接下来我们围绕第一环节理出的这条主线来评说人物。所谓评说人物, 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对人物形象进行概括,进行评议,通过这种概括与评议,看能反映出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进而理解父亲的形象及其意义。因为课文较长,我们重点评说 9-24 段,父亲怎样建造有九级台阶新屋这一部分。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用一个字概括父亲的生活状态 “累”或“苦”。那么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下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点呢?(一

3、)首先进行具体分说1. 评说的方法:通过抓住课文中具体的词语、 句子或段落来分条评说父亲的形象。可以这样来说:我从“”中,读出父亲是一个的人。2. 教师示例例如:我从第 9 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 有高台 的新屋。 ”中 出父 是一个“老 厚道” ,有理想,有目 ,有追求的人。3. 学生默 文, 做准 。不 笔墨不 ,注意指 学生圈点勾画,在想 言的的地方做好批注。4. 全班交流, 生点 (指 学生 有追求有决心、勤 、 卑各 一 )适 行朗 指 。(二) 体 从 才的局部分 中, 我 零散的感受到了父 的形象

4、, 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那就需要从 体上来 行 。 学生从 体上概括 父 是怎 的一个人。大致包括以下内容:父 是一个老 厚道,要 的人,又是一个淳朴的人,有理想的人;父 是一个拼命苦干、具有 苦 斗、 忍不拔精神的人;父 又是一个 卑的人。(三)深 探究探究作者塑造“父 ” 一形象的意 。1. 提出 作者 道就是 了塑造一位 得敬佩与 “父 ” ?小 塑造“父 ” 一形象究竟有什么意 呢?2. 料助 台 1988 年 表于上海文学 。作者李森祥在接受嘉 日 者采 曾 : “有人也 我作品里面的父 是不是我的父 ,其 是我理想当中的父 ,不是我生活当中的一个真 的父 。”有 :台 以一个 民

5、的儿子作 叙述者, 着崇敬和怜 的双重感情色彩叙述父 得地位、 得尊重而 忍不拔、 拼命苦干的一生。 但文章的魅力决不 在于 美父 的美好品 , 其感人之 更在于文章深 的那种淡淡的凄美和辛酸。3. 小 4. 班 交流明确指 学生明确不是塑造一位父 的形象,而“父 ” 是中国底 百姓的象征;(小 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的 民在物 追求方面得到 足 ,在精神方面出 了 ,陷入了莫名的困惑和迷茫。 )作者不 以崇敬的心情 了父 苦 斗、 不拔的好品 , 而且以怜 (同情) 的心情展 了 民 困苦的生活状 ,从而 出了 代的呼 :迫切要求提高生 力、改 村 落后的面貌, 民的生活 上新的台 。三、妙点揣

6、摩塑造父 明形象的 些文字, 凝聚着 多妙点 得我 去 地揣摩、品味。妙点揣摩,同学 可以从 使用、描写方法、材料安排、修辞手法、 比手法以及同学 的其他方面, 体会 文中写得好的地方、写得精妙的地方,以使自己透 地理解、品味 文。角度提示: 使用、 面描写、 描写、人物描写(外貌、神 等)、照 、 渡、 略得当、修辞手法、 比手法方法提示:妙在写出了什么,妙在表 了什么,妙在点明了什么,妙在 明了什么,妙在突出了什么揣摩妙点并交流(以9-24 段 主)可能揣摩的内容:1. 妙在 的准确使用;2. 妙在将心理描写巧妙地 化 神 描写;3. 妙在多 面描写;4妙在前后照 ;5妙在 略得当;6. 妙在 典 突出人物性格;7. 妙在 比;教 : 本 我 通 “故事概 ” , 一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通 “ 人物” ,理解了父 的形象及其意 ;通 “妙点揣摩”加深 文的理解,增 欣 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