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及翻译(新-修订) (2)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83175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文言文及翻译(新-修订)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文言文及翻译(新-修订)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文言文及翻译(新-修订)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小升初文言文专题 1杨氏之子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 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 轶事的小说。甚:很。 惠:同“慧” ,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 乃:就,于是。 示:给看。 曰:说。 未:没有。 译文 :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 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 果, 其中就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 说

2、 : “这是你家的水果。 ” 孩子马上回答 : “我 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 2伯牙绝弦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绝 :断绝。善 :擅长,善于。 鼓 :弹。 志在高山 :心里想到高山。 哉 :语气词, 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 :高 。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 若 :像一样。 洋洋 :广大。 念 :心里所想的。 必 :一定,必定。之:他。谓 :认为。知音 :理解 自己心意,有共同

3、语言的人。 乃 :就。复:再,又。 译文 :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 了赞叹道 : “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 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 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 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3学弈学弈 孟子曰 :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 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 不专心致 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 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 若与?曰:非然也。 弈 : 下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通国 : 全国。通 : 全。之 : 的。善:善于,擅长做的人。使:让。诲:教导。其:其中。惟弈秋之为听: 只听弈秋(的教导) 。之为 : 语气助词,无意义。虽听之 : 虽然在听讲。以为 : 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大雁)援:引,拉。将至:将要到来。思:想。弓缴:弓箭。缴:古时 指带有丝绳的箭。之 : 谓,说。虽与之俱学 :

5、 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为是其智弗若与:能说这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曰:说。非然也:不是这样的。矣:了。弗:不如。 译文:现在你把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 手,有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 秋的教导,但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起学 2 习,但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有人说 : “不是 这样的。 ” 启示 :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 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 决不可三

6、心二意的道理。 4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为汝(r)多知(zh)乎?” 东:向东。游:游历、游学。见:看见。辩斗:辩论,争论.辩:争。其:代词,两小儿。 故:缘故,原因。以:认为。始:刚刚,才。去:离开;距离。日中:正午。初:刚刚。车 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及:到。则:

7、就。盘盂:盛放物体的器皿。圆 者为盘,方者为盂。为:是。沧沧凉凉:清凉,略带寒意。沧沧:阴凉的意思。探汤:把手 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 (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 )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决:决断,判定,判断。孰:谁。为:同“谓” ,说,认为。汝:你。知:zh,通假字。 “知” 通 “智” ,智慧。笑:嘲笑,讥讽。沧沧凉凉:形容清凉而略带寒意。此:这为:是。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 : “太阳刚

8、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 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 : “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 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启示:.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 要不断学习。.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 “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多听 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我们在平常阐明

9、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中心思想: 一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二要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 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 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三 片面 地看待问题,是得不出结论的,也告诉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科学解释: 原因根据不同感觉来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并不正确。 两小儿辩日 里的一个小孩说因为早晨太阳冷, 中午的热所以早上远中午近另外一个 说早上的太阳大,中午小,所以早上的近中午的远 而且事实的观察的确如此,那么如何解 释?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初升的太阳看上去比中午的大, 是因为早晨阳光进

10、入大气层折射角比较大, 我们看到的 是被放大了的太阳的像,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阳大很多。原文:看起来早晨的太阳比中午时 3 大些是因为眼睛的错觉。 我们看白色图形比看同样大小的黑色图形要大些。 这在物理学上叫 “光渗作用” 。当太阳初升时,四周天空是暗沉沉的,因而太阳显得明亮,而在中午时,四 周天空都很明亮,相对之下,太阳与背衬的亮度差没有那样悬殊,这也是使我们看起来太阳 在早晨比中午时大些的原因。总之,在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所以其大 小也是相同的。 事实上由于中午的太阳辐射过于强烈, 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的大小是不现实的。 这可能 也是造成了在人们的印象中, 中午的太阳只是一个明亮

11、的点, 而日出日落的太阳是可以观察 到的一个圆形。 还有,中午比早晨时热,是不是因为中午时太阳离我们比早晨时离我们近呢?也不是。 那又是因为什么呢? 中午时比早晨热, 是因为中午时太阳光是直射在地面上, 而早晨太阳光是斜射在地面上, 可以看出太阳光直射时, 地面和空气在相同的时间里、 相等的面积内接受太阳的辐射热较早 晨太阳光斜射时多,因而受热最强。所以中午比早晨时热。 而实际上,天气的冷热主要决定于空气温度的高低。影响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是由太 阳的辐射强度所决定的, 但太阳光热并不是直接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因为空气直接吸收 阳光的热能只是太阳辐射总热能的一小部分, 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12、了。 地面吸收了太阳辐 射热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传热方式向上传导给空气,这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之,每天中午较热,早晨较冷,并非太阳离我们地面有远有近之故。 5. 精卫填海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 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 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发鸠之山:山名。之,助词,无意思。柘(zh)木:枯树,桑树一类。焉:介词“于 之” , 在这里。 乌 : 乌鸦。 文首 : 头上有花纹。 文, 通纹。 喙 (hu) : 鸟嘴。 其鸣自詨 (xio) :

13、它的鸣声是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 詨, 呼叫。“精卫” 本是这种鸟叫声的拟音, 所以说 “自詨” 。 是炎帝之少女:这个炎帝的小女儿(的化身) 。是,这。炎帝,相传就是教人民种植五谷的 神农氏。于:到。为:成为,变做。堙(yn):填。 译文 :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 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 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6.刻舟求

14、剑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 q)其舟,曰:“是吾(w)剑 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 ) 涉:过,渡。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遽:急忙,立刻。契:用刀刻(记号) 是:这是。吾剑:我的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矣:了。若:像。此:这样。 译文 : 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个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 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 : “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 。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

15、下水,替 他打捞宝剑。但是船一直在走,而剑掉到了水中就不会再移动。就算船夫潜水的本领再高, 4 又怎么可能找到根本不在船下的剑呢? 寓意:刻舟求剑的意思是说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不断变化的,要用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7 夸父逐日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 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 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 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启示 :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

16、竞跑,最 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 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8.郑人买履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 “吾忘持 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 也。 ” 译文 :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 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 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 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 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寓意: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 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也许 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