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8831632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某知名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_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昆明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物理答案及解析14. 【解析】A、由图可知,甲的加速度为;乙的加速度为;故甲的加速度是乙的加速度的2倍,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开始时速度大于乙车,则在甲的速度大于等于乙车的速度时均可能发生追尾;故可以在0至5s内任一时刻发生追尾;若5s内没有追尾,则二者将不再相撞;故B、C错误;D、两车5s时速度为10m/s,05s甲车位移 ,乙车位移因两车发生追尾,所以两车相距应为小于S=X1X2=12.5m;故D正确;15. 【解析】A. 机械能等于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摩天轮在运动过程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乘客

2、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动能不变,但高度变化,重力势能在变化,所以机械能在变化,故A错误;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v,r不变,a不变, 故B正确;C. 在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动量是矢量,方向时刻变化,故C错误;D. 在摩天轮转动的过程中,乘客的重力大小不变,速度大小不变,但是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竖直分速度在变化,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在变化,故D错误。故选:B16. 【解析】粒子()轰击铝箔,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其中X是磷元素的同位素,接着X不稳定继续反应放出Y粒子而生成硅30()的核反应方程是磷原子核衰变释放出的正电子,不是核外电子放出来形成的,A错误;新的放射性物质X原子序数是15,核子数为30

3、,B正确;磷原子核衰变释放出正电子是衰变反应,不是重核裂变,C错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期期比无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更容易处理消除影响,D错误. 故选:B。17. 【解析】A、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GMm/R2=mg,得M=gR2/G,故A错误;B、“高分五号”轨道半径小于“高分四号”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比月球的小,故B正确;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Mm/r2=ma,得a=GM/r2,所以“高分五号”的加速度大于“高分四号”的加速度,故C错误;D、第一宇宙速度是在地面发射人造卫星所需的最小速度,是行星近地轨道的环绕速度,也是圆形轨道上速度的最大值,所以“高分

4、五号”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错误;故选:B18. 【解析】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面上只受重力,水平方向A受电场力向右,B受电场力向左,而大小相等,故AB对竖直面没有压力,AB与竖直面没有摩擦力,整体只受重力,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故加速度为g,A正确,B、C错误;对B受力分析,B受向左的电场力和向下的重力,电荷间的库仑力,而B向下的加速度为g,故水平方向合力应为零,故应受到A对B的弹力,弹力垂直于接触面向下,无法和电场力平衡,故AB间会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故AB间有摩擦力,由水平方向上的平衡可以知道,摩擦力应沿接触面向上,D选项正确。故选:AD19. 【解析】因为线框在图示位置产生的电

5、动势最大,所以如果从该位置开始计时,则矩形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故 A 错误;线圈转动角速度增大时,电动势最大值增大,电动势的有效值增大,因不计矩形线框的电阻,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等于电动势的有效值已增大;当P位置不动、R不变,因为变压器线圈匝数比不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增大,由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 知,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故 B 正确;根据知n1减小,u2会增大,而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知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选项 C 正确;因不计矩形线框的电阻,电压表的示数即电动势的有效值,电动势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故 D 错误。故选:BC 20. 【解析】设长直绝缘导线L1、L2在

6、a、b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B2,依题意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0B2B1=B0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0B2B1=B0可以解得B1=B0,B2=B0 。故选:BD 21. 【解析】A、根据楞次定律可得,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的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出磁场过程中的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所以线框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的过程,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A错误;B、线框在0时刻到t1时刻的时间内,根据电荷量的经验公式可得,所以B正确;C在0时刻到t1时刻的时间内,线圈只有安培力做负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安培力做功等于内能的增加量,根据动能定理,W安= -Q,故Q=C正确;D、2t1时刻,线圈刚要离开磁场时,

7、由图知瞬时速度为v0,则安培力为,加速度大小为,D正确。故选:BCD22. 【解析】(1)(2分)条形磁铁的N极向左插入时,线圈磁通量增强。由楞次定律可知, “增反减同”,线圈感应磁场方向向右。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回路中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此可得沿南北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上方磁场为垂直纸面向里,则磁针N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故填“向里”。(2)(2分)条形磁铁的N极插入线圈后不动的时间内,线圈中无磁通量变化,则线圈中无电流,小磁针恢复南北指向,故填“北”。(3)(2分)条形磁铁的N极向右拔出时,线圈磁通量减少。由楞次定律可知,“增反减同”,线圈感应磁场方向向左。根据右手螺旋定则

8、可得回路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由此可得沿南北向水平放置在纸面内的直导线上方磁场为垂直纸面向外,则磁针S极朝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转动,故填“向里”。23. 【解析】(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时,应让重物紧靠打点计时器,手拉着纸带的上方,保持纸带竖直,由静止释放;故符合要求的只有D;(2) 在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与点间的距离从而可知道重锤下降的距离,以及通过纸带上两点的距离,求出平均速度,从而可知瞬时速度。纸带上相邻两计时点的时间间隔已知,所以不需要秒表。必须选取的实验器材其名称是打点计时器A、毫米刻度尺E、重物F、学生电源G。(3)A在重锤的正下方地面铺海绵可以防止摔坏实验

9、器本; B不一定要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计算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C重复多次实验时,重物不需要从同一位置开始下落;D重物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和纸帯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接会使实验误差变大,重物的密度尽量大一些,体积小,可以减小受到阻力的影响,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故D正确。(4)从打下点 B 到打下点 D 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重锤动能增加量24. 【解析】(1)根据左手定则,正电荷向上偏转,所以a板带正电,电势高。(2分)最终电荷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有qvBq, (4分)解得EBdv (1分)(2)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2分)r为板间电离气体的电阻,且r, (2分)联立解

10、得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1分)25. 答案:1s 1ms(6分)【解析】(1)由题意知,滑块在木板上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ma (2分)解得a=2m/s2 因为滑块做匀减速运动,所以滑块滑离木板时产生的位移为 (2分)代人数据可得滑块运动时间t01s(另一个解不符合题意) (1分)根据速度一时间关系可知,滑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1m/s (1分)答案:1s 1ms(6分)(2)若地面光滑,为使滑块与木板不分离,则木板长度L /至少为多少【解析】滑块与木板达到共速u就不会分离,滑块的位移与木板的位移差刚好为木板的长度L /由动量守恒定律 (2分)滑块在木板上运动时 mgm

11、a (1分)滑块与木板达到共速u时 (1分)滑块滑行距离 (1分)木板滑行距离 (1分)位移差 (1分)解得L /= 2.1m (1分)(3)若水平地面光滑,且木板不固定,木板长L2.0m。在小滑块冲上木板的同时,对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如果要使滑块不从木板右端掉下,力F应满足什么条件?假定滑块与木板之间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答案;F2.25N (9分)【解析】令滑块不滑离木板右端时,设木板的最小加速度为a,当滑块与木板达到共速时,滑块的位移与木板的位移差刚好为木板的长度L,运动时间为t,则有根据速度一时间关系有 (1分)根据位移一时间关系有 (1分)联立两式解得木板获得的最小

12、加速度a=0.25m/s2 (1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板获得的加速度 (1分)即木板获得的最小拉力 (1分)解得,当F1.5N时,滑块不会从木板的右掉下。 (1分)33.(1) 【解析】rr0时分子力合力为引力,靠近时,合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动能增大;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rr0时分子合力表现为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故B项、C项、E项均正确。故选:BCE(2) 【解析】居民厨房的容积为:V2=22 m3=22000 L设有V1 升天然气泄漏出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它经历等温过程,泄漏前后的气压分别为p1和p2达到发生爆炸的气压条件是:P2=0.05105pa (2分)由 (2分)代入数值得:V1=1000 L (2分)爆炸瞬间气体来不及外泄,经历的是一个等容过程爆炸前的温度为:T1=(27+273) =300K 压强为:P1=1.05105pa爆炸后的温度T2=(1827+273) =2100K 由 (2分)代入数值得:P2=7.35105pa (2分)3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