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12、芦花荡_学案4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883162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12、芦花荡_学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12、芦花荡_学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12、芦花荡_学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12、芦花荡_学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12、芦花荡_学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12、芦花荡_学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12、芦花荡_学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芦花荡课前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提防 ()寒噤 ()仄歪 ()转弯抹 角 ()2、解释下列词语。寒噤张皇失措学习目标竹篙 ()苇塘 ()疟子 ()吆喝 ()一梭机枪 ()蹿()趴 ()扒 ()飒 ()仄歪1. 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2. 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3. 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基础知识1、题目解读: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2、走近作者:孙犁, 1913

2、 年 4 月 6 日,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主要作品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记事 等。白洋淀纪事 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景。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自主学习1、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概述这个传奇故事(梳理故事情节)。(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2、同学们请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

3、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同学们读完这篇小说的感受,可用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说话。如:“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合作探究这个故事是围绕一位抗日老头子写的。下面请大家再读课文,说说这个老头子有什么特别之处。(抓住自己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一点谈感知和体会,但要有文本依据。)例如:他虽老、瘦,但有精神。第 1 页共 5 页 堂 1、芦花 的体裁是小 ,小 的三要素是、。2、小 的 境描

4、写分和两 ,其中起到了交代 代背景的作用。3、 用不同的 分 从文中画出老 子外貌, 言,心理, 作的句子。第二十五 芦花 前 1、听写 。2、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老 子 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 。 子 是那么狠狠地往上 ,目 好像就是天上。老 子狠狠地 : “ 什么不能?”鬼子 像是玩着捉迷藏,乱 着身子,抓上抓下。A.夸 夸 引用比 B.比 人反 比 C.比 人反 没有D.比 夸 设问比 学 目 把握故事情 ,体味 个英雄故事的 奇色彩,掌握解 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第 2 页共 5 页基础知识小说阅读学法点津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情节:开

5、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村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渲染环境气氛;交代时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等等。人物刻画方法:外貌、语言、心理、动作描写。自主学习1、请用不同的标记分别从文中画出老头子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的句子。2、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很丰满,很真实,很可爱。“丰满”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写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具有一种立体美;“真实”表现在作为一个大英雄,小说不仅写其智勇双全,而且写其过于自信、自尊,写他自责、歉疚;“可爱”表现在“老头子”对待两个女孩的态度上。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6、?又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英雄性格?合作探究赏读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好处1、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我们从文中画出并摘抄,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2、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3、课堂小结: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驻足,不忍离去,这是孙犁创作魅力的最高体现。特别是文中那位智勇双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让我们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课堂检测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

7、,然后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提示: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第 3 页共 5 页第二十六课时芦花荡专题练习课堂知识积累运用(必做题)1、给加点字注音。疟( )子寒噤 ( ) 仄歪()阴惨()泅( )着飒飒()悠闲()2 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芦花荡的姊妹篇是(风云初记荷花淀)。3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A 他没法解释: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B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课内阅读(阅读课文57 62 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3、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第 4 页共 5 页4、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5“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6、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第 5 页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