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敬畏生命》同步练习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8830764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敬畏生命》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敬畏生命》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敬畏生命》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敬畏生命》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8-《敬畏生命》同步练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敬畏生命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小强所在的学校不定期举行各种逃生演练、紧急疏散等活动。他对此举不以为意:又没发生地震,用得着那样瞎练吗?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服小强的是( )A人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关爱生命从小事做起B人们全都是为了自己活着C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永不放弃生的希望D通过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实现生命价值2央视记者采访复旦投毒案的投毒者林森浩时,林森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不能倒流。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对生命敬畏,才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这启示我们( )敬畏生命就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命只有一次,我

2、们应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敬畏生命,才会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敬畏生命,才会尊重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A B C D3古人云:“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胛止。”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要有( )A恻隐之心B是非之心C敬畏之心D羞耻之心4某校七年级(4)班的同学在班会上,就“敬畏生命”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小红说:“人的生命十分宝贵,它完全属于自己。”B小林说:“人的生命生来就是脆弱的,所以要敬畏生命。”C小军说:“我敬畏生命是因为老师让我这样做。”D小梅说:“珍爱他人生命应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二、简答题52016年4月15曰下午至4月16日凌晨,广东消防官微一连

3、更新五条微博,言辞极为严厉地回应了一段名为火灾拍摄者残忍42秒的视频及其拍摄者。该视频记录了4月14日发生在广州市花都区一场大火中,一名男子哀嚎丧生的画面。“消防哥”诘问,“消防哥谴责在面对这么绝望呼救时他竟然能淡定拍下还发出来。这是彻彻底底袖手旁观,拍摄者记录下的是这个人最没有尊严和最无助的时刻,这样的做法对吗?难道,一个生命感受到的烈火灼肤之痛,竟然比不上发一条热点视频所引发的满足感?”(1)你如何评价视频拍摄者的行为?(2)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摄像师、人人都是主持人,“传播至上”的规则与公序良俗相悖时应如何抉择?三、材料分析题6.2016年3月27日深夜,四川师范大学大一男生芦某在宿舍楼

4、学习室内被其室友滕某杀害。事件经过:2016年3月26日,被害人芦某在寝室内唱歌吵到了同寝室的滕某,两人吵了一架,之后被室友劝和。第二天晚上,滕某把芦某叫到了宿舍楼内不熄灯的学习室里,用一把不锈钢菜刀将芦某砍死。事后,滕某投案自首,警方依法将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犬滕某刑事拘留。【血的教训】(1)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从我们的记忆里还没有隐去,又出现了一起杀人事件,请从生命的角度解读出现这些事件的原因。【生命反思】(2)被害人的生命已逝,然而对这几起事件的反思却不应逝去。这几起事件给你什么启示?【追求美好】(3)向着阳光奔跑,便会远离黑暗;关怀他人生活,便不会举刀杀人。我们应怎样与他人“休戚与

5、共”?参考答案1-4 ABCD5(1)视频拍摄者不顾他人生死,淡定拍下视频。这种淡定是对生命的漠视,在视频拍摄者心中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应当受到强烈谴责。(2)面对生命,我们应努力救援,即使无力施救,也应有起码的悲悯。“传播至上”是对生命的“犯罪”。6.(1)数起杀人事件,而且有的还很残忍,说明他们自身生命意识淡薄。身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比较高,但仍然做出此种行为,说明我们在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教育上还存在欠缺。(2)人人都渴望生存,我们应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才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我们应把对生命的敬畏内化为自己的自愿选择,而不仅是书本上和他人的教导,这样才不会因一时冲动,就鲁莽地采取过激行为。(3)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