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配套试题(4)附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877693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配套试题(4)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配套试题(4)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配套试题(4)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配套试题(4)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配套试题(4)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配套试题(4)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配套试题(4)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配套试题(4)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8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 ) 为主。 A.应用型人才 B.管理人才 C.战略性人才 D.专业技术人才 2.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表现教师的工作具有( ) A.

2、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效性 3.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不包括( )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C.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人才 4. 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 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

3、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5. 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 ) A.社会精神文化 B.社会经济关系 C.社会上层建筑 D.社会经济基础 6. 贯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的是 ( ) A.爱与责任 B.职责和要求 C.权利和义务 D.鼓励和赞美 7. 教师要想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就必须 ( ) A.爱岗敬业 B.勇于创新 C.严谨治学 D.终身学习 8. 万老师脾气急躁,有一次打了小夏同学一巴掌,小夏的母亲第二天来学校找万老师。如果你是万老 师,你

4、会 ( ) A.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小夏及其母亲道歉 B.告诉小夏母亲打小夏的理由 C.不理会,因为自己情绪控制不好可能会与她吵起来 D.在小夏面前告诉家长小夏如何不好好学习 9.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最低应该由所属( ) 责令限期改正。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0. 在我国,明确提出实行教师申诉制度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1.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

5、)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用 D.置之不理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 )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 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 A.父母 B.家庭 C.监护人 D.社会团体 13. 在电和磁关系的认识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 ) A.奥斯特 B.法拉第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4.1957 年 10 月( ) 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欧共体 15.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巡回展览画派主张

6、( ) 的创作道路。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 16.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 A.碣石调 ?幽兰 B.广陵散 C.高山流水 D.梅花三弄 17. 下面对搜索引擎的“网页快照”说法正确的是( ) A.网 页快照就是指把搜索引擎以前拍摄的网页照片显示出来 B.当原始出处的网页被删除后,网页快照还可能显示所查信息 C.网页快照是指用户拍摄的网页照片 D.网页快照是存放在原出处网站数据库中的网页 18. 对古代汉语基本概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 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六书”是古人为解

7、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C.东汉的刘歆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 D.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 19. 汉字的演变过程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小篆、 金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20. 对现代汉语知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 通话的词汇标准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 B.汉语的音节结构严密,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构成 C.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事

8、实表明对坐飞机感到恐惧是没有道理的。仅在 1986 年一年,高速公路事故使得 4.6 万人死亡,而 从 1980 年至今,大的国内航空公司平均年死亡人数仅为 77 人,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死亡人数略多一点。 如果上述论述是准确的,知道下面的哪一项对于评价该论据的说服力最重要( ) A.多次乘飞机旅行的经验是否会减轻对坐飞机的恐惧 B.有多少人报告说对乘坐飞机的恐惧如此强烈以致他们无法乘坐飞机 C.自 1980 年以来通过高速公路旅行的人次和乘坐飞机旅行的人次各是多少 D.自 1980 年以来,地方航空公司的事故率比大的国内航空公司的事故率高出多少 22.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

9、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 A.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B.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C.古代诗歌按内容分为叙事诗、山水诗、科学诗、咏物诗四类 D.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 23. 下面的笔顺分析,正确的是( ) A.乃 ( 第二笔为撇 ) B.母 ( 第一笔为横折钩) C.肺 ( 第八笔为点 ) D.比 ( 第四笔为竖弯钩) 24. 下列各组成语中,“差”的意义与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差之毫厘参差不齐差三落四 B.鬼使神差钦差大臣应付差事 C.一念之差南北之差毫无差别 D.屡出差错听候差遣差强人意 25.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都正确的是(

10、 ) 2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是( )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B.愤:愤怒。悱: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足而心情激动。悱:感觉心情不舒畅 27. 下面关于木兰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正确的是( )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氛围 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28. 下面不是借物喻人的诗句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 C.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11、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29. 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夸张和联想的修辞手法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 为 生动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当时躬耕在南阳宛县卧龙岗的诸葛亮的情况 二、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42 分) 1. “范跑跑”事件 被称为“范

12、跑跑”的人名叫范美忠,他是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的一名教师,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不顾 学生自己先逃命,是最先逃出教室的。而且事后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论,说:“我从 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我不会考虑学生是否危险, 只有为了我 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2. 某日,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上音乐课,音乐老师丁某弹钢琴时,坐在下面的王同 学一直在说话。丁老师开始“警告”王同学:“在课堂上不要讲话了,如果再讲话,就用胶带纸把嘴巴封 起来”。

13、但 9 岁的王同学没有听老师话,又开始自言自语。这回,丁老师火了,立刻站起来,走到王同学 跟前,掏出一段封箱胶带纸贴在了他的嘴上。在场所有的学生一下子哄堂大笑,而此刻的王同学却泪流满 面,痛哭不已。丁老师没有理会,继续上课。就这样,王同学被封住嘴巴上完了音乐课,在同学们的笑声 中哭到了下课。 问题: (1) 本案例中音乐教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权利?违反了哪些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6 分) (2) 本案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8 分) 3.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 念,在

14、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理清一 些基本概念。 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 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 所指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 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 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 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

15、见了,因而也 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 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 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似的价值 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 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 这些要素能够

16、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 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 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 理解的根本原因。 问题: (1) 文章第自然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所产生的 作用。 (4 分) (2) 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 什么 ?(10 分) 三、写作题 ( 本大题共 50 分)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人的通行 证。”终身学习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共处 ) 、学会生存”。这是 21 世纪围绕 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的支柱。 请围绕“终身学习”这个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立意正确,不少于 800 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