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74580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新修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已由专家组起草完成。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已由专家组起草完成。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 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 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 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

2、 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 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 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 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 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 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 用以解决实际

3、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 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 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 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 动机 掌握常用软件/工具 的应用技能 体验信息活动形成 信息意识 勇于质疑的问题意 识敢于尝试的创新 精神 初中巩

4、固兴趣发现特长拓展+提升初步具备 一技之长 自主选择综合运用创新能力培养,改 进方案,动手创新 高中专业学习和发展兴 趣 自选门类专业发展信息知识智慧某一技术门类的设 计、制作、创造 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淡化学科体系,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以符合学生年 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操作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 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三、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现“双价值” 。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

5、到其他学科、 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 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 四、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有很强地方特色的国家课程。 各省市的教研部门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选择教材呈现方 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备、师资及学生的现状,活 动选题除了体现课程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现“四地”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 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 五、 “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

6、局限;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 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技术实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 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学生运用信 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这是必修内容。拓展性 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 容, 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 小学的选修包括

7、机器人教学和LOGO 语言。中学的选修内容有机器人教学和基于汉语编程语言的程序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理解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 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 1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结 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 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 良好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

8、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 意识。 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 前途。 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 行调查、研究。 二、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能结合应用实践,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的概念及与 单机的区别。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间的常用功能。 2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较不同指标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

9、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 3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 4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其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 化、建立目录、搜索、设置安全和共享等)。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 的意识。 三、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 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2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 息获取与其他

10、信息获取的异同点。 3能利用BBS、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交流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辅助学习。学 会判断不良信息、主动抵触不友好网络交往的必要方式,如学会管理电子邮箱和反垃圾邮件的 管理的方法,学会在BBS、QQ、MSN等工具上判断并主动防止不良信息的方法等。 四、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 1欣赏分析动画作品,比较动画与其他信息表达方式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动画在信息表达 方面的独特性。 2通过剖析作品,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熟悉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 3学会使用一种常用的动画制作工具,设计、制作动画,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动态过程。 五、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11、,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根据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输入或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整 理、分类、成表。 2根据需要,学会用电子表格的公式和函数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处理。 3能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和发现规律。 4学会使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统计结果和研究结论,增强研究结论和结果 的说服力。 六、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 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 1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信息表达的需要,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选择适合的素材和住 处表现形式,并对制作过程进行规划。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结合考虑文本、图像、音频、视

12、频动画等不同媒体形式素材的优缺 点和适用性,选择合适的素材并形成组合方案;学会使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必要的图像、音频、 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综合运用合适的软件和工具对原始素材进行初步的编辑、加工。 4使用自己熟悉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各类素材,制作多媒体作品。 5 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 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 表达主题和创意。 6能通过讨论形成多媒体作品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多媒体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 评价,并对作品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增强在现力;能比较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脑作品与传统作品 制作过程的异同。 7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技术创新意识,养成 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七、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1结合自己使用网站的经验,比较网站与其他多媒体作品在信息表达与发布方面的异同, 比较网站和网页的关系,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 2学会根据学习或社会交往的需要,设计学习支持网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 站或其他主题网站,学会合理规划网站的内容栏目和必要的交互功能。学会使用合适的网站制 作工具制作网站,尝试使用常用网站制作技巧支持课程学习、合作研究或健康的社会交往。 八、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 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