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名词解释重点100个(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773332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5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解名词解释重点100个(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局解名词解释重点100个(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局解名词解释重点100个(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局解名词解释重点100个(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局解名词解释重点100个(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局解名词解释重点100个(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解名词解释重点100个(2020年10月整理).ppt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局解名词解释重点 100 个,(注意: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错误的地方,请自行对照课本) 1、 白线 linea alba:由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的腱膜在腹前正中线上互相交织而 成,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上起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坚韧而少血管。 2、 鼻烟窝 anatomicalsnuffbox:是腕后区外侧的三角形凹窝,桡侧界为拇长 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窝内有桡动脉通过,可扪及其搏动。 3、 齿状线 dentate line:肛管皮肤与直肠粘膜相连合处,可见到一条由肛瓣 的边缘和肛柱下端连接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叫做齿状线。 4、 垂体窝 hypophyseal fo

2、ssa:垂体窝的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隔,鞍隔的前 上方有视交叉和经视神经管入颅的视神经。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 相邻。垂体窝的前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 5、 大网膜 greater omentum:大网膜由四层腹膜折叠而成,前两层由胃前、 后壁浆膜延续而成,向下伸至脐平面或稍下方,其长度因人而异,然后向后反折, 并向上附着于横结肠,形成后两层。成人大网膜前后两层通常愈着。 6、 骶管裂孔 sacral hiatus:骶正中嵴的下端,在第5骶椎背面,骶正中嵴分 离形成骶管裂孔,为椎管的下口。裂孔的两端增厚,向下突出,称骶角。体表易 于触及,是骶管麻醉时进针定位的标

3、志。 7、 动脉导管三角 ductusarteriosus triangle:动脉导管三角位于主动脉弓 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 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8、 动脉韧带 arterial ligament:为一条纤维结缔组织索,又称为动脉导管 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连于主动脉弓下缘与肺动脉干分叉处的稍左侧。 9、 二腹肌三角 digastrictriangle:位于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 又名下颌下三角 Submandibulartriangle。此三角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 和颈筋膜浅层

4、,深面由浅入深依次为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内容主 要有下颌下腺、淋巴结及血管、神经等。 10、肺门 hilum of lung:为肺纵隔面中部的陷凹,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 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肺丛等出入,又称第一肺门。各肺叶的叶支气管和肺 血管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出入肺叶的部位,称第二肺门。 11、封套筋膜 investing fascia:又称颈筋膜浅层,此层较致密,封闭着全部 颈项部。包绕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舌骨下肌群,并构成其肌鞘。上方附着于颈 部上界各结构,并延续为腮腺咬肌筋膜,下部附着于颈部下界各结构。 12、腹股沟管 inguinal canal: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

5、半的上方,由外上斜向内,1,2,下的肌筋膜裂隙。长45cm,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 13、腹股沟管浅环 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 方有一个三角形的裂隙,称为腹股沟管浅环。正常成人的腹股沟管浅环可容纳一 个手指尖,内有精索(男性)和子宫圆韧带(女性)通过。 14、腹股沟区 inguinal region:为前外下腹部两侧的三角形区域。其内侧界为 腹直肌外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缘的水平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该区 由浅及深分为7层: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scarpa 筋膜)、肌肉层(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和

6、腹膜。该区为腹壁薄弱区。腹股 沟疝是指发生于这个区域的腹外疝,分为斜疝、直疝。 15、腹股沟韧带 inguinal ligament:腹外斜肌肌腱的下缘增厚卷曲,连于髂前 上棘(Anteriorsuperior iliac spine)与耻骨结节(pubic tubercle)之间,称腹 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内侧端部分纤维增厚形成陷窝韧带 16、腹股沟三角 inguinal triangle: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与腹 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腹股沟直疝即由此三角突出。 17、腹膜 peritoneum:为全身面积最大、配布最复杂的浆膜,由间皮细胞及少 量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

7、半透明状。衬于腹、盆腔壁内表面的腹膜称为壁 腹膜或腹壁薄层;覆盖腹、盆腔器表面的部分称为脏腹膜、腹膜或腹膜脏层。 18、腹膜腔 peritoneal cavity: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 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腹膜腔。 19、腹腔 abdominal cavity:其上界是向上膨隆的膈穹窿,下方则通过骨盆上 口突向盆腔,故其下界是盆腔的底。腹腔以小骨盆入口为界还可分为上方的固有 腹腔和下方的盆腔。一般临床上讲的腹腔是指固有腹腔,不包括盆腔。 20、腹直肌鞘 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包裹腹直肌,前层有腹外斜肌腱 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

8、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 合而成。在脐下4-5cm 以下,构成鞘后层的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的腱膜, 完全转至腹直肌前面,参与构成鞘的前层,所以此处缺乏鞘的后层。从后方观察 腹直肌鞘时,可见后层的游离下缘为凸向上方的弧形线,称弓状线(半环线)。 此线以下的腹直肌后面直接与腹横筋膜相贴。 21、肝裸区 bare area of liver:冠状韧带上、下层之间相距较远,使肝后面 位于冠状韧带两层之间的肝表面无腹膜覆盖,而形成肝裸区。 22、肝门 portalhepatis:肝的脏面较凹陷,有左纵沟,右纵沟和介于两者之间 的横沟,呈“H”形,其中横沟亦称肝门或第一肝门,有肝左、右管,

9、肝固有动 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入。这些出入肝门 的结构总称肝蒂。 23、肝肾隐窝 hepatorenal recess:在肝右叶脏面和右肾及结肠肝曲之间,称 肝肾隐窝。为仰卧位时腹腔的最低处,是腹膜腔内液体易积聚之处。,3,24、肝胰壶腹 hepatopancreatic ampulla:又称 Vater 壶腹。壶腹周围及其附 近有括约肌并向肠腔突出,使十二指肠黏膜隆起形成十二指肠大乳头。肝胰壶腹 借乳头小孔开口于十二指肠腔。此处的括约肌有三部分组成,包括胆总管括约肌、 胰管括约肌和肝胰壶腹括约肌,以上三部分括约肌统称 Oddi 括约肌。 25、肛管 anal

10、 canal:长约4cm,上续直肠,向后下绕尾骨尖在会阴中心腱的稍 后方终于肛门。 26、肛直肠环 anorectal ring:肛门外括约肌的浅、深部,直肠下份的纵行肌, 肛门内括约肌以及肛提肌等,共同构成一围绕肛管的强大肌环,称为肛直肠环。 此环对肛管起着极重要的括约作用,若手术损伤将导致大便失禁。 27、弓状线 arcuate line: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约脐以下45cm)处,腹 内、外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使后层缺 如,因此腹直肌鞘后层由于腱膜中断而形成一凸向上方的弧形分界线,即弓状线, 又称半环线。 28、肱骨肌管 humeromuscular

11、 tunnel:肱三头肌的内、外侧头、长头和肱骨的 桡神经沟之间形成一个围绕肱骨中份后面的螺旋型管道,即肱骨肌管或称桡神经 管,由于管内有桡神经及伴行肱深动、静脉所通过而得名。 29、股管 femoral canal:股管 femoral canal 为股鞘内侧份漏斗状的筋膜间隙, 平均长约1.3cm。有上、下两口及前、后、内、外四壁。其前壁由上向下依次为: 腹股沟韧带、隐静脉裂孔镰状缘的上端和筛筋膜;后壁依次为:耻骨梳韧带、耻 骨肌及其筋膜;内侧壁依次为:腔隙韧带及股鞘内侧壁;外侧壁为股静脉内侧的 纤维隔。上口即股环;下口为盲端,正对隐静脉裂孔。 30、股环 femoral ring:股管上

12、口称股环,卵圆形,其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后 界为耻骨梳韧带,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股环是股 管上通腹腔的通道,被薄层疏松结缔组织覆盖,称股环隔,上面衬有腹膜。 31、股鞘 femoral sheath: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于股动、静脉上部 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3-4CM。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鞘腔分为 三部分: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分窝纳股静脉,内侧部称股管 32、股三角 femoral triangle:位于股前部上1/3,为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 凹陷。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从外向内有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 脉及其分支,还有股管(空隙)

13、等结构。股三角在大腿的前面上部,上界为腹股 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底 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股三角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 包含的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和腹股沟深淋巴结、脂肪组织等。股动脉居中,位 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 33、腘窝 popliteal fossa:腘窝为膝后区的菱形凹陷。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 内上界主要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内和下外界分别为腓肠肌内、外侧头。腘窝顶 (浅面)为腘筋膜,是大腿阔筋膜的延续,向下移行为小腿深筋膜。腘窝内含有 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由浅至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

14、脉。其外上界还有,4,腓总神经,血管周围还有腘深淋巴结。 34、海绵窦 cavernoussinus:,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 至颞骨岩部的尖端。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 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行。 35、踝管 malleolar canal:小腿深筋膜在胫骨内踝下后方形成屈肌支持带,张 于内踝与跟骨结节间,形成的管状结构即为踝管。其内走行(由前至后)胫骨后 肌腱及腱鞘、趾长屈肌腱及腱鞘、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踇长屈肌腱及腱鞘。 36、会阴 perineum: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阴仅指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 的软组织。广义的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

15、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37、会阴浅隙 superficial perineal space:又称会阴浅袋,位于浅会阴筋膜 与尿生殖膈下筋膜之间,该间隙内有会阴肌浅层、阴部神经、阴部内动脉的末支 及其伴行的静脉。男性尚有阴茎脚、尿道球;女性有尿道、阴道下部、阴蒂脚、 前庭球以及前庭大腺。 38、会阴深隙 deep perineal space:亦称会阴深袋,为位于尿生殖膈上、下筋 膜之间、四边均封闭的间隙。深隙内有尿道球腺、尿道膜部、尿道括约肌、会阴 深横肌。这两对肌与会阴浅隙的三对小肌一样,为会阴神经支配。深隙内尚有阴 茎背动脉和位于其外侧的阴茎背神经,两者均穿过尿生殖膈下筋膜的前缘至阴茎

16、 海绵体背面。阴茎深动脉亦经尿生殖膈下筋膜穿出此间隙进入阴茎脚,并有同名 静脉伴行。 39、会阴中心腱 perineal central tendon:在男性位于肛管与阴茎根之间,在 女性位于肛管与阴道前庭后端之间,是一肌性结缔组织结节,具有加固盆底、承 托盆内脏器的作用。有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会阴深横肌、 尿道阴道括约肌(男性为尿道括约肌)和肛提肌等起止于此。 40、肌腱袖 myotendinous cuff:肩带肌中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 肌的腱经过肩关节周围时,与关节囊愈着,并相互连接形成一接近环形的腱板, 围绕肩关节称为肌腱袖,也成肩袖。加强肩关节的稳定性。当肩关节扭伤或脱位 时,常导致肌腱袖撕裂。 41、肌腔隙 lacuna musculorum:腹股沟韧带与髋骨间被髂耻弓分隔成内、外侧 两部;外侧的即为肌腔隙,是腹、盆腔与股内侧区之间的重要通道。肌腔隙前界 为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后外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 股外侧皮神经通过。 42、肌三角 muscular triangle:肌三角由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 骨肌上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