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77332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X 页数:3 大小:2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020年10月整理).ppt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建设创新 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创新意识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 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它直 接决定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马斯洛 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 格上的品质,如大

2、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 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 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 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处于人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 我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 的,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 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非常快捷,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 强烈的好

3、奇心并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 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只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 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和创造 新事物而努力。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 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 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 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 大学生对创新已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1

4、,找新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在大脑皮层留下 一些暂时的神经联系,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但由于学生缺少 创新的技能,虽然产生了灵感,但缺少横向联系,最终是昙花一现。创新技能的缺 乏限制了我们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四)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大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 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我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另一方面, 大 学生也缺乏创新的毅力。 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 造之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

5、途径勇于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为此, 我们大学生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创新 能力。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并结合自身的大学实践经历,笔者 提出以下几个大学生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学习生涯中,都安排有一定的实验课程。理工科的学 生要做物理、化学以及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文科学生安排有各种调研实验;体 育、艺术学科的学生安排有一定的设计制作或训练实验。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 地进行这些实验,努力发现并保护自己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意 识。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奇异事物以及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进行探究的一种心

6、理倾向,是推动我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展开创性思维的内在 动因。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思维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实验操作是 锻炼我们大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最重要途径。从实验目的的角度讲, 实验一般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种。对于验证性实验,我们应该注 重试验操作步骤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作风;而对于 探索性实验,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想象, 对多种因素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有全局观点并善于应变。 (二)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合理的知识

7、结构之上的。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没有扎 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扎实学好基础课程知识是我们 大学生培养创新力的基础。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扎实,我们就 越能观察和发现问题,就越能开阔视野,思路越宽广,越易于产生灵感,找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创新就必须打好学习基础。大学课程的学习包括高等数,2,3,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程等三个方面。 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要全面系统,扎实掌握基本的内容及原理,这是以后学习 的基础;而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扎实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理 论联系实际,了解行业的

8、发展趋势,勇于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对于公共选 修课程的学习,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大学学习规划广泛地展开学习, 要敢于跳出主要的专业学科领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参与学习校内或校 际间开设的辅修或者第二学位课程。 (三)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锻炼创新技能 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下, 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活动, 而选择研究课题并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 可以使自己在整个科研活动中去发现 问题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参与科研时间项目,可以培养我们 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 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四)善始善终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不但需要付出艰苦的思想劳作,更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是一种 “闯”和“试”。要提高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培养坚韧不拔、善始善终的创新 精神。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潜力,培养 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