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环境空气和废气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771392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整理】环境空气和废气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整理】环境空气和废气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整理】环境空气和废气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整理】环境空气和废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整理】环境空气和废气(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 一、填空题 1、总悬浮颗粒物 (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u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 直径 10u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 和二氧化氮 形式存在的氮的氧 化物的总称。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 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两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 采样、采气袋 采样和 固定容器 采样。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 法、填充柱采样 法和低温 冷凝浓缩 法。 6、影响

2、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 向、温度、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滤料法和自然沉降法 。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 参数。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 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破裂,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 晰,否则该样品膜做废,需要重新采样。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 穿透试验 ,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11、环境空气24h 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 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

3、过3m ,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0.5m 。 12、 在地球表面上空约80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 称为大气层。 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12m 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 表面上 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 管) 的阻力 应为 6.0 0.6 kPa。要求玻板 2/3 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 边缘无气泡逸 出。 14、 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 吸收液,以 0.5L/min的流量采样; 24h 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 50ml 吸收液,以 0.

4、2-0.3 L/min 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15、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l 吸收 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5-10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 不低于 80mm) ,以 0.4 L/min 的流量采气 4-24L。 16、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 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与原始重量之差在 5mg(中流量为 0.5 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数据可用。 1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氟化物 (以 F 计)是指以 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

5、 1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铅 (pb) 是指存在于 总悬 浮颗粒物 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二、判断题 1、 环境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 中所指的特 定工业区不包括 1998 年以后新建的任何工业区。 2、我国规定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 101.325Kpa 时 的状态。 3、监测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时,要获得1h 的平均浓度,样品的采 样时间应不少于 45min。 4、环境空气采样中,使用气袋采样时,使用前气袋应用现场气样重复 洗涤三次。 5、环境空气采样时,干燥器中的硅胶有1/2 变色就应该更换。 6、环境空气监测中

6、,采集有机成分的滤膜不宜进行称重。 7、空气样品的 24h连续采集中,在采样总管上,二氧化硫进气口应先 于二氧化氮进气口。 8、一般情况下,环境空气中臭氧尝试在中午至下午3 点钟左右达到最 高,夜里最低。 9、用注射器采集的环境空气样品的存放时间不宜太长,在采集当天完 成分析。 10、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环境空气监测点周围的建设情况应该相对 稳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有新的建筑工地出现。 11、环境空气采样时,某个化合物的浓缩效率( 或采样效率 ) 与采样体 积有关,是大采样体积越大,浓缩率越高。 12、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填充柱的吸附效率受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大, 一般温度升高,最大采样体积减少

7、。 13、进行 24h 环境空气采样时,进气口不要紧靠采气管管口,以免吸 入部分从监测亭排出的气体,否则会使监测结果偏低。 14、采集二氧化氮样品中,当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时,此时一氧化 氮的氧化系数为 0.68。 15、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0mg/m 3 时,会对氮氧化物的测定产生负 干扰。 16、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测定金属元素的样品 要用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采集。 17、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对空气中0.3um 标准粒 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 。 18、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在气流速度为0.45m/s 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

8、。 19、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和三类区之间缓冲带宽度不小于500m , 其他类别功能区之间的缓冲带宽度不小于300m 。 20、位于缓冲带内的污染源,应根据其环境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功能区 的影响情况,确定该污染源泉执行排放标准的级别。 21、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 于采集的固定场所。一般面积不应小于5m 2。 22、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 的距离应为 1-2m。 23、环境空气采样器的临界限流孔的流量应定期校准,每月1 次,其 误差应小于 5% 。 2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定(HJ/T194-2005) 中规定的

9、 24h 连续采样,适用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苯并a 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2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季平均值指任何一季的日 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2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植物生长季平均值指任何 一个植物生长季平均浓度的算数均值。 三、选择题 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的二类功能区是指( 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 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2、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 (50) 米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 近炉、窑和锅炉烟囟。 3、在环境空气监测点采样口周围(270 度)空间,

10、环境空气流动不受任 何影响。如果采样管的一边靠近建筑物,至少在采样口周围要有(180 度) 弧形范围的自由空间。 4、环境空气采样中, 自然沉降法主要用于采集颗粒物粒径( 大于 30)um 的尘粒。 5、除分析有机物的滤膜外,一般情况下,滤膜采集样品后,如不能立 即称重,应在 (4 条件下冷藏 )保存。 6、分析有机成分的滤膜采集后应立即放入(-20 冷冻箱内 ) 保存至样 品处理前。 7、在无动力采样中,一般硫酸盐化速率及氟化物的采样时间为(7-30 天) 。 8、在环境空气污染物无动力采样中,要获得月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 样时间应不少于 (15 天)。 9、在进行二氧化硫24 小时连续采样

11、时,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度 为(23-29 )。 10、利用间断采样法采集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样品时,在采样流量 为 0.5L/min时,装有1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的阻力应为(4.7 0.7)Kpa ,且采样时吸收瓶玻板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11、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大气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 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 (不大于 5%)。 12、 环境空气连续采样时, 采样流量应设定在 (0.20 0.02)L/min之间, 流量计及临界限流孔的精度应不低于2.5 级。 13、 PM10采样器是将大于 10um的颗粒物切割除去,但这不是说它将 10um 的颗粒物能全部采集下来,

12、它保证10um的颗粒物的捕集效率在 (50%)以上 即可。 14、用采气管以置换法采集环境空气样品,如果使用二联球打气,应 使通过采气管的被测气体量至少为管体积的(6-10) 倍。 15、当选用气泡吸收管或冲击式吸收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应选择 吸收效率为 (90%)以上的吸收管。 16、当选用填充柱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若在柱后流出气中发现被测 组分浓度等于进气浓度的(5% )时,通过采样管的总体积称为填充柱的最 大采样体积。 17、环境空气样品采集中,用于大流量采样器的滤膜,在线速度为 60cm/s 时,一张干净滤膜的采样效率应达到(97% )以上。 18、用皂膜流量计进行流量计校准时,皂膜

13、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 (4)cm/s ,而且气流必须稳定。 19、用内装 1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集氮氧化物,以0.4L/min 流量采 样时,玻板阻力为 (4-5)KPa ,通过玻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 20、用内装 5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采集氮氧化物,以 0.2L/min 流量采样时,玻板阻力为(5-6)Kpa ,通过玻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 21、采用重量法测定TSP时,若 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 大于(10)Kpa ,本方法不适用。 22、 大流 量采 样器 采 集 环境空 气样 品时 ,采样 口 的抽气 速度 为 (0.3)m/s 。 23、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

14、氯乙烯等有机滤膜在气流速度为0.45m/s 时,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 , 每平方厘米滤膜失重不应大于(12) ug. 24、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18)h 的采样时间。 25、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 间。 2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中要求,一、二类功能区面积不得小于 (4)km 2。 27、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温度应维持在(255)。 28、环境空气24h 连续采样器的计时器在24h 内的时间误差应小于 (5)min 。 29、用经过检定合格的流量计校验环境空气24h 连续采样系统的采样 流量,每月至少

15、1 次,每月流量误差应小于(5)%。 30 用于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的吸收瓶,其阻力应每月测定一次, 当测定值与上次测定结果之差大于(0.3)KPa 时,应做吸收效率测试,吸收 效率应大于 95% ,否则不能继续使用。 四、问答题 1、简述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 答: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是: (1) 在监测范围内,必须能提供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质量信息。 (2) 监测网络应考虑获得信息的完整性。 (3) 以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为基础,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经济效益分 析,寻求优化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 (4)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监测点位的其他因素。 2、简述环境空气质量

16、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1) 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污 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 应考虑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取得的监 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 各行政区在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 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 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 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 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环境空气样品的间断采样的含义是什么? 答:指在某一时段或1h 内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该时段或该小 时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深度所采用的采样方法。 4、简述什么是环境空气的无动力采样。 答:指将采样装置或气样捕集介质暴露于环境空气中,不需要抽气动 力,领先环境空气中待测污染物分子的自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用而直 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5、环境空气 24h 连续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 体样品吸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 6、用塑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