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最新版)(最新版-修订)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69505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最新版)(最新版-修订)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最新版)(最新版-修订)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最新版)(最新版-修订)新修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一、安全生产的定义一、安全生产的定义 定义:安全生产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 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 二、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二、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三、企业安全生产的范畴三、企业安全生产的范畴 企业安全生产包括:消防安全、职业安全、生产安全 四、关于安全事故的发生成因四、关于安全事故的发生成因 根据统计,工作场所发生事故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上的缺陷三种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比 85%) 1、麻痹侥幸心理,工作蛮干,在“不可能意识”的行为中,发生了安全事故

2、。 2、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机器在运转时进行检修、调整,清扫等作业。 4、在有可能发生坠落物、吊装物的地方下冒险通过、停留。 5、在作业和危险场所随意走、攀、坐、靠的不规范行为。 6、操作和作业,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如动用明火、进入有限空间、上锁挂牌、化学品使用等。 7、违规擅自进入消防重地,如易燃依爆区域等。 8、违规使用非专用工具、设备或用手代替工具作业。 9、精神疲惫、酒后上班、睡岗、擅自离岗、干与本质工作无关的事,以及工作时注 意力不集中,思想麻痹。 10、管理者思想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法律责任观念不强;在行动上不学习、不贯 彻落

3、实公司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制度,这是最大的不安 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占比 10%) 1、PPE(劳动防护用品)有缺陷。 2、机械、电气等设备在设计上不科学,形成安全隐患。 3、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4、物体的固有性质和建造设计使其存在不安全状态。 5、设备安装不规范、维修保养不标准、使用超期、老化。 6、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占比 5%) 1、 有些管理者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安全法律责任意识极为淡薄。 2、安全规章制度(包括设备巡检) 、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相应预防措施、安全 注意事项和物流管理程序等,未建立、

4、健全或不完善。 3、 不落实或不彻底落实公司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 只注重生产指标, 忽视安全检查、 教育和隐患整改。 4、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 5、有些管理者的安全知识、安全管理能力和手段有缺陷。 6、管理者不注重“管理要求”如安全通报、通知。 7、 管理者不重视安全, 安全管理不到位, 即在行动上, 不全面认真的进行安全检查、 教育、规范、整改,是最大的管理缺陷。 安全生产工作有一个著名法则安全生产工作有一个著名法则-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 当一个企业有当一个企业有 300 个隐患或违章,将会要发生个隐患或违章,将会要发生 29 起轻伤或故障,在这起轻伤或故障,在这 29 起轻

5、伤事 故或故障当中,就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起轻伤事 故或故障当中,就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五、五、 .“三违”概念: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如何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三不伤害”原则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六、六、 公司的安全管理知道包括:公司的安全管理知道包括: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七、七、 公司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公司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重点部位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八、施工和生产现场安全知识八、施工和生产

6、现场安全知识 1施工现场常见事故一般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伤害、机械伤害 2安全色和安全标识中 : 红色代表禁止,黄色代表警告,蓝色代表指令,绿色代表 提示 3安全色标:-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和标志。它以形象而醒目的信息 语言向人们提供表达禁止警告、指示、提示等安全信息 进入密闭室的工作 密闭室 : 出入口都非常小或少 , 使人出入困难 甚至需要帮助( 如 梯 子)的空间, 如: 下水道、储罐 、油罐 、反应罐、水池、风管等. 密闭室可能会使人体造成 的伤害: a、机械伤害; b、与化学物质或蒸汽接触。 c、 缺氧、窒息。 进入密闭室工作, 必须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 “密闭容器

7、工作许可证”,并确保一切 安 全 措 施 均 已 到 位 ( 包 括 紧 急 拯 救 措 施 ) 。进入密闭室工作的人 员, 必须事先获得安全管理部门的许可及相关的培训。 化学品的使用管理: A 养成良好的工业卫生习惯: 1)不要在车间存放食物和饮料; 2)工作完毕应洗手、清洁口腔,必要时洗澡; 3)当有化学物质溅到皮肤或身体其他部分,不管是否有毒,应立即到淋 浴器或 洗眼器进行冲洗、清洁;并视具体情况就医; 4)工作时应尽量避免用手揉眼睛和嘴。 B 化学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1)呼吸吸入 2)吞食 3)注射及伤口渗入 4)皮肤渗透 火灾 A: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

8、常伴有火焰、 发光和 (或) 发烟现象。 B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C 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有时对损失小、伤亡小的 也称火情、火警。 D 火灾发生的原因: 1)违规动火引起; 2)违规吸烟引起; 3)机械设备有缺陷或带病作业、电线老化引起; 4)雷电、静电引起; 5)物品自燃引起; 6)人为放火引起。 E 预防火灾的措施: 消除和控制可燃物、消除和控制火源、满足防火间距。 F 火灾发展阶段: 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除阶段、熄灭阶段。 G 灭火的基本方法: 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 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灭火法

9、(物理灭火方法) 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 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 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 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 常用水和二氧化 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 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 质的供給,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 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 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 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進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拆除与火源 相連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延的空间地带

10、 3)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使燃烧物得不到 足夠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 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喷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 氯化碳等)喷晒到 燃烧物区 域內或燃烧物上。 燃烧产物及毒性 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 : 燃烧生成的气体、 能量、 可见烟等。 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 : 一氧化碳、氢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

11、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火场逃生注意事项: A、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 和安全地点, 决定逃生的办法, 尽快撤离险地。 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互拥挤、 乱冲乱窜。 撤离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直到 逃到安全地带。 B、逃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为了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 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 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 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 棉被、湿毯子等

12、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C、发现身上着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 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能及时跳进 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更好。 如何使用消防器材设施 按移动方式来说分为:手提式灭火器和推车式灭火器, 按充装灭火剂来说有:清水、泡沫、干粉、1211、CO2。其中干粉、1211 最常见。 干粉灭火器结构 灭火器主要由压把、喷管、筒体、压力表等组成。干粉可以灭固体火灾、液体火 灾、电气火灾, 有效喷射时间在 16 秒左右, 可以喷射达 4-5 米远。 如何处理电器火灾: 首先应立即关闭电源总开关;提取就近的灭火器,在距

13、起火点大约 5 米处停下,先拨 保险销,然后右手握压把,左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左右扫射, 均匀的喷射到燃烧物表,直到将火全部扑灭。 电线起火应快速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记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来灭火!)如果在确认断电的情况下,才可用水去灭火 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严禁在厂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入厂。 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在厂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 严禁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置区 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罐区及易

14、燃、易爆区。 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 严禁在油气区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业。 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 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爆设施。 紧 急 情 况 处 理 二种事故的急救 A、由酸、碱或其它化学品引起的灼伤 立即把伤员移到淋浴器或洗眼器旁边;褪掉沾染化学品的衣服并冲洗至少 15 分 钟 ; 眼睛被灼伤后 ,把伤员的眼皮拉开,用洗眼器的温和水流冲洗至少 15 分钟 ; 送医或视 情况打 120 急救 。 B、触电 断开电路,如果断不开,则用绝缘体(干木条、衣 物)把电源从触电者身上移开; 如触电者在水中,应确保水中没有电才可施救,否则要先去

15、除电源; 如触电者已无呼吸紧急救护员立即施行人工呼吸,若无心跳, 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 如果无呼吸又无心跳则 2 者同时施行。 视情况送医或打 120 急救。 九、安全事故分类九、安全事故分类 轻伤事故:造成员工肢体伤残,或者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 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歇工一个工作日以上,构 不成重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 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者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重伤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 只发生重伤(包括伴有轻伤) ,无死亡的事故。损失工作日多于 105 天。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 1-2 人的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 3-9 人的事故 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的事故 十、安全事故常用名词解释十、安全事故常用名词解释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和广大群众不受教育不放过 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 有关安全、环境常识的咨询方法: 问本部门主管经理 问本部门安全员 问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