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工作思想宣传五篇精选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8754120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5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干部的工作思想宣传五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领导干部的工作思想宣传五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领导干部的工作思想宣传五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领导干部的工作思想宣传五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领导干部的工作思想宣传五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的工作思想宣传五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干部的工作思想宣传五篇精选(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的工作思想宣传五篇精选 【导语】:那么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领导的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同志们: 这次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届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 _、 _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有关文件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为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国运兴衰,系于创新。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的政治力量和经济体不断崛起,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创新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正所谓:世界潮流

2、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谁不能紧跟创新大潮,谁就可能被时代所抛弃。面对来势迅猛的科技革命大潮,世界各国纷纷把创新作为立国之本,以创新重构竞争新优势。美国出台美国创新战略,欧盟推出创建创新型欧洲,德国制定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日本、韩国提出新增长战略, _、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也相继推出创新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创业浪潮风起云涌、日新月异,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刚刚结束的G20杭州峰会把创新作为会议四大主题之首,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提出实现创新驱动增长、推动新一轮创新革命的现实路径,为世界经济重焕生机指明了方向。 _、 _历来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深刻指出:不创新

3、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党的大以来,以同志为的 _,全面审视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创新发展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开辟了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境界。今年5月, _、 _隆重召开科技三会(即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 _),对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进行总部署总动员,、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定位和国际地位,阐述了 _

4、科技创新道路的丰富内涵、目标任务及总体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是一片崇尚创新、富于创新传统的热土。千百年来,我们的先民在水稻栽培、水果培育、青铜冶铸、建筑、陶瓷、织染、民族医药和水利航运等领域探索创新,取得了许多重要科学突破和发明创造,铜鼓、壮锦、风雨桥、干栏建筑、兴安灵渠、花山岩画等民族文化瑰宝,充分展示了壮乡儿女的卓越智慧和创造才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 _、 _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奋力创新争先,扎实推进创新发展,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特别是在世界上最早成功试种籼型杂交水稻、

5、培育出世界首例亚种克隆水牛、研发出世界首台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柴油发动机等等,不仅有力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也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末,全区科技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创新型企业数分别比末增长78%、123%、153%,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拥有量增长率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位居西部第三,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区创新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科技发展滞后,人才资源紧缺,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不活,依然是我区发展的突出短板。 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了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的部署和安排,创新驱动战略被置于首位。深入实施这一战略,是我区

6、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更好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迫切需要,是补齐发展短板、增强核心竞争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全区上下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紧紧抓住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新机遇,坚持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创新、管理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着力振兴科技,夯实创新之

7、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各方面创新的核心和基石,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区科技基础仍较薄弱。20年,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发展,必先振兴科技,这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 现代科技包罗万象,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振兴科技,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线出击、面面俱到。必须突出重点,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坚持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历史积淀、民生需求等出发,瞄准最具备基础、最迫切需要、最可能突破、最具牵引带动作用的领域集中发力,加快形成一批展现我区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自治区党委

8、、政府提出三个坚持、五大突破、七项任务、九张名片的创新发展思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比如,特色农业良种培育、海洋生态生物研究、水产畜牧养殖、柴油发动机研发等是我区科技创新的传统强项,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吸收现代先进技术,集中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巩固提升这些老品牌。又比如,我区汽车、机械、有色金属、冶金、成品糖、电子信息以及环保等产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要围绕这些优势产业,加紧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形成科技创新的新优势。 科技创新不能亦步亦趋,要敢于从追赶者向并行者乃至领跑者跨越。当前,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正形成新的科学前沿,信息技术、人工智

9、能、量子通讯、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相继取得革命性突破。随着大量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一些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数据、信息、生态等新兴战略资源作用日益上升,经济结构、产业体系、区域发展格局乃至政府管理模式等加速重构。无论国家还是地区、产业还是企业,旧的强者随时可能被颠覆,新的王者随时可能加冕。通常说,失败为成功之母,但不创新进取,成功也会成为失败之母。想当年,曾经创造一大批风光一时、畅销市场的知名品牌,如今有不少已难觅踪影了。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技术转化慢了就会成为画饼,技术更新慢了也会迅速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当今时代,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0、固然离不开原有产业基础,但许多革命性的技术成果更具有凌驾性和重建性,它能把许多不同发展水平的产业和企业重新置于同一起跑线上。对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来说,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要敢于抢抓机遇,瞄准科技前沿、紧跟时代潮流,着眼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在云计算及大数据、北斗导航、石墨烯、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超前布局、重点攻关,培育出更多科技杀手锏,催生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比如,石墨烯是新材料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石墨烯产业在

11、我国乃至全球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敢于超前布局,吸引石墨烯领域的顶尖人才前来落户发展,建立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创新中心。今年8月,我们联合中国科协在南宁成功举办20石墨烯产业技术高峰论坛,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事实证明,只要找准了方向,选对了路子,把握住了时机,我们也可以在前沿科技领域有所作为。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企业最敏感。只有让企业在科技创新大潮中当主力、唱主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据统计,20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4万亿元,其中约80%于企业。近几年,我区的玉柴机器、南南铝、柳工、上汽通用五菱、博世科环保科技、桂林啄木鸟医疗器械等企业通过加

12、强科技研发,逐渐成长为行业创新的佼佼者。但总体来看,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数量仍然偏少、实力仍然偏弱。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强政府服务和引导,把更多创新资源配置到企业、更多人才引导到企业、更多项目落户到企业,充分调动企业创新主动性。以重点企业为核心,加快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市场主导、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创客等主体协同创新。瞪羚是一种跳跃和奔跑能力很强的羚羊,业界喜欢将高成长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瞪羚企业越多,创新活力就越强、发展速度就越快。我们要大力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以建设众创示范基地、南宁中关村双创示

13、范基地及柳州、北海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为契机,大力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打造全产业链、创新链的新型创业孵化器与加速器,完善创新扶持政策,让创新种子在中小企业里生根发芽,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科技创新成果从创意、研发到融资、孵化最后到实现产业化,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大批平台载体作为支撑,促进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市场等创新要素集聚集成,放大创新效应。近年来,国家先后批准我区建立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创新平台,要千方百计用足用好用活政策,依托这些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结出更多

14、创新果实。发达地区经验表明,地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研发机构,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方。要以产业创新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办或联办具有企业法人实体、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破解技术向产业转化的瓶颈问题。围绕重点产业和重大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研发中心,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攻关及成果产业化。高新区既是产业集聚的园区,更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去年,南宁、柳州和桂林3个国家级高新区在全国115个高新区综合排名首次全部跻身50强,要以此为新起点,积极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加紧集聚发展一批高

15、新技术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更大突破。 二、着力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需要改革,改革也是创新。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要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我区创新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坚决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让一切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我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亟待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从科研院所来看,这些年来体制机制改革有了积极进展,一些院所通过改制转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发展的尖兵。但总体上看,大多数公益类或转制类科研院所还没有真正解决管理主体过多、管理体制不活、内生创新动力不足、科研成果产业化模式单一、人才流失严重、激励政策不落实等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按照分类改革的要求,大力推进放管服、治理结构、现代管理制度等改革,加快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规章制度体系,逐步推进去行政化,不断增强科研院所活力和竞争力,加快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先进水平和较大影响力的地方一流科研院所。从高校看,还不同程度存在官本位思想浓厚、创新活力不足、产学研脱节严重等突出问题。要稳妥推进高校薪酬分配、考核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逐步从身份管理向岗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