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随堂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20201014232314)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75197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随堂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2020101423231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随堂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2020101423231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随堂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2020101423231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随堂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202010142323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三单元10唐雎不辱使命随堂检测含答案新人教版(202010142323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十分钟第三单元10 唐雎不辱使命随堂检测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色挠 (no)怫 然(f )以头抢 地(qi ng) B休祲 (qn)庸 夫(yng)彗 星袭月( hu) C王僚 (li o)韩傀 (gu)缟 素(go) D加惠 (hu)免冠徒跣 (xi n)寡人谕 矣(y) 2.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 于秦(使:出使)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 于君(广:扩充) C长跪而谢 之曰(谢:感谢) D寡人谕 矣(谕:明白,懂得) 3.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受地于 先王 _ (2)仓鹰击于 殿上 _ (3)安陵君因使

2、唐雎使于 秦_ (4)寡人欲以 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 头抢地尔 _ 4.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轻寡人与 5.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 (1)大王加 惠,以大易小 古义: _今义: _ (2)虽然 ,受地于先王 古义: _今义: _ (3)虽 千里不敢易也 古义: _今义: _ (4)亦免冠徒跣,以头抢 地尔 古义: _今义: _ 6. 找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伏尸百万,流血千里_ (2)轻寡人与 _ (3)请广于君 _ 7. 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断有

3、误的一项是() A非若是也。 (判断句) 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C受地于先王。 (倒装句) D仓鹰击于殿上。 (被动句) 8.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了唐雎有胆有识的谋臣形象和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的君王形象。二 者的形象形成了对比。 B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易地”的要求,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加 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 C唐雎同秦王进行的针锋相对的斗争经历了两个回合:第一是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重申“受地 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第二是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 之怒”,且付诸行动

4、,“挺剑而起”。 D秦王“长跪而谢之”,表明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秦王彻底放弃了他的野心。 9. 填空。 ( 1)秦王企图用_ 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一事。 “_ ”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2)若士必怒, _,_,_,今日是也。 (3)唐雎维护领土完整的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_。 (4)秦王以天子之怒来威胁、恫吓唐雎的句子是:_。 10. 阅读全文,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人物的一个特征。 安陵君: _ 秦王: _ 唐雎: 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B项中“休祲”的“祲”读音应为j n。 2.C 解析: C项中的“谢”应解释为“道歉”。 3. (1)从(

5、2)在( 3)到( 4)用( 5)用 4.C 解析: A项,“仓”同“苍”;B项,“错”同“措”;D项,“与”同“欤”。 5. (1)给予增加(2)即使这样连词(3)即使虽然( 4)撞夺 6. (1)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2)轻,形容词用作动词,小看 (3)广,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 7. D 解析: D项应为倒装句。 8.D 解析:秦王只是为唐雎的话和行动所惊吓,他不会彻底放弃他的野心,故D项错误。 9. (1)易地出使秦国长跪而谢之 (2)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3)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 (4)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10. 知人善任(或“拙于辞令”)恃强凌弱(或“色厉内荏”“骄横狂暴”“阴险狡诈”)有胆有 识(或“不畏强暴”“勇于献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