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试卷及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5015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31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针灸学》试卷及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针灸学》试卷及新修订(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答题说明:请在横 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并使试题所叙述的内容正确无误。 ) 1.穴位病理反应形式有 、 、 。 2.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应从 和 两方面来考虑。 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为 、 、 。 4.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有腧穴特异性、得气和、 、 。 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内关穴的传入神经元与 神经的节段性 分布基本相同。 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改善呼吸功能、 调节和含量、调节 -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免疫功能、抑制 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轴几个方面。 7.针灸不仅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 应答,

2、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 过实现的。 8.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阑尾运动和促进有关。 9.毫针针刺的刺激参数, 主要是与针机械运动相关的位移、 时 间、和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关。 10.躯干腹侧、背侧经穴排列有现象。 二、选择题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 (一)A(一)A1 1型题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 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 1.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 ( ) A性别 B地区 C年龄 D民族E职业 2.2Hz 电针足三里,对疼痛患者腰部脑脊液中肽类物质的影 响,哪项正确 ( ) A脑啡肽升高,强

3、啡肽不变 B脑啡肽不变,强啡肽升高 C脑啡肽升高,强啡肽升高 D脑啡肽不变,强啡肽不变 E以上都不是 3.许多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时间是每穴施术。 ( ) A数秒-数十秒 B1-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E以上 都不是 4.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为 ( ) A70-120米/秒 B2-14米/秒 C数毫米-数厘米/分钟 D数毫米-数厘米/秒 E以上都不是 (二)A(二)A2 2型题型题 5.下列描述不属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特点的是 ( ) A无痛 B不易造成感染 C机体适应很慢 D可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E易造成极化 (三)B 型题(三)B 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

4、 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个答案可被选1次或多 次,或不选用。 ) A.音乐波 B.间断波 C.疏密波 D.方波 E.三角波 6.在镇痛方面有优势的波形是: ( ) 7.在恢复机体疲劳状态方面较差的波形是: ( ) A.游离神经末梢 B.包囊感受器 C. 肌梭 D.环层小体 E. 腱器官 8.肌肉丰厚处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以为主 ( ) 9.肌腱附近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以为主 ( ) (四)C 型题(四)C 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 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 A.酸感 B.胀感 C.两者都有 D.两者都无 10.针刺刺激肌肉多引起 ( ) 11.针刺刺激

5、骨膜多引起 ( ) A.能部分地到达生物组织1025mm的深处 B.有较明显的 热作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2.小功率氦氖激光照射 ( ) 13.二氧化碳激光照射 ( ) (五)型题(五)型题(答题说明 : 每一道考题都提供了四个 备选答案。要求应试者必须按照下列五种不同的组合来回答。 A.、B. 、C.、D. 、E.。 ) .类神经纤维 .类神经纤维 .类神经纤维 .类神经纤维 14.电针感以兴奋传导为主 ( ) 15.手法运针针感主要由类和 传导为主 ( ) 16.针刺镇痛信号以兴奋传导为主 ( ) (六)X 型题(六)X 型题(答题说明:以下每题有2项或2项以上的正确答 案,请

6、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 选均不得分。 ) 17.以下哪些穴位的感受装置参与了针感的形成? ( ) A.小神经束 B.游离神经末梢 C.血管 D.血管壁植物神经 E.特殊感受器 18.针刺麻醉作用主要体现于 ( ) A.完全抑制内脏反应B.抗手术感染 C.促进术后创伤组 织修复 D.抗创伤性休克 E. 镇痛作用 19.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表现为 ( ) A.循经低电阻特性 B.经络热辐射特征 C. 经络光学特征 D.循经声传导特性 E.经络磁学特征 20.针灸对特异性体液免疫的调节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 ) A.针灸可促进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B.针灸

7、可 调节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合成 C.针灸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 D. 针灸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 及分化 E.针灸能提高 NK 细胞的活性 三、改错题三、改错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答题说明 : 请用横线 标出错误或不准确之处,并加以改正。 ) 1.电针治疗泌尿系结石机理之一在于电针通过收缩肾盂使输 尿管蠕动增强,促结石排出。 2.针灸对心率的调节作用取决于针灸前的基础心律。 3.针刺激活多巴胺能系统时,加强针刺镇痛作用。 4.针灸调节胃运动时, 胃处于痉挛状态下, 弱刺激能抑制胃运 动;胃处于弛缓状态下,强刺激能增强胃运动。 5.根据经穴的神经节段支配规律, 四肢处于同一节段的各经穴 位主

8、治大体相同,躯干部每条经各穴位主治基本相同。 四、名词解释四、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 1.实验针灸学 2.循经感传现象 3.良导络 4.穴位病理反应 5.针灸的时限性 五、简答题五、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 1.简述针感、手下感与针处肌电活动的关系。 2.简述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 六、论述题六、论述题(1题,20分)试述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 5 一、填空题答案一、填空题答案 1.穴位病理反应形式有 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 特性改变。 2.对灸法的刺激参数和量效应应从 温度和 药物两方面来考 虑。 3.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为 良性、双向性、

9、整体性、综合性、 功能性、早期性。 4.影响针灸作用的基本因素有 腧穴特异性、 得气和个体差异、 心理因素、针灸时效和量效。 5.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内关穴的传入神经元与 正中神经的节 段性分布基本相同。 6.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于改善呼吸功能、 调节 cGMP 和 cAMP 含量、调节 -肾上腺素能受体、调节免疫 功能、 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 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几个方面。 7.针灸不仅可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可调节特异性免疫 应答,特别是细胞免疫。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 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实现的。 8.针灸治疗阑尾炎的机制可能与促进阑尾运动和促

10、进阑尾腔 内潴留物的排空有关。 9、毫针针刺的刺激参数,主要是与针机械运动相关的位移、 时间、加速度和力等物理量的变化有关。 10、躯干腹侧、背侧经穴排列有趋神经性现象。 二、选择题答案二、选择题答案 (一)A1型题(一)A1型题 1.答: 循经感传的出现率与年龄因素有关。 2.答: A 2Hz 电针足三里, 对疼痛患者腰部脑脊液中肽类物质的 影响是脑啡肽升高,强啡肽不变。 3.答: B 许多实验证实,捻转补泻手法的最佳操作时间是每穴施 术1-3分钟。 4.答: D 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为数毫米-数厘米/秒。 (二)A(二)A2 2型题型题 5.答: E 不属于经皮穴位电刺激特点的易造成极化 。

11、 (三)B 型题(三)B 型题 6.答: A 在镇痛方面有优势的波形是音乐波。 因为用规律脉冲 波、 调制脉冲波、 声电波电针对小鼠镇痛和抗疲劳效应的实验 表明, 声电波电针的镇痛效应明显优于规律脉冲波和调制脉冲 波, 而规律脉冲波及调制脉冲波电针在恢复机体疲劳状态方面 则明显优于声电波。 7.答: A 在恢复机体疲劳状态方面较差的波形是音乐波。 同上。 8.答: C 肌肉丰厚处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以肌梭为主。 9.答: D 肌腱附近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以环层小体为主。 (四)C 型题(四)C 型题 10.答: C 针刺刺激肌肉多引起酸感和胀感。 11.答: A 针刺刺激骨膜多引起酸感。 12.答

12、: A 小功率氦氖激光照射能部分地到达生物组织10 25mm 的深处 13.答: B 二氧化碳激光照射有较明显的热作用 (五)型题(五)型题 14.答: 电针感以兴奋类和类神经纤维传导为主。 15.答: 手法运针针感主要以类和类神经纤维传导为 主。 16.答: B 针刺镇痛信号以兴奋类和类神经纤维传导为主。 (六)X 型题(六)X 型题 17.答: A B C D E 穴位处的小神经束、 游离神经末梢、 血管、 血管 壁植物神经、特殊感受器等的感受装置参与了针感的形成。 18.答: B C D E 针刺麻醉作用主要体现于抗手术感染、促进术 后创伤组织修复、抗创伤性休克、镇痛作用.而 A.完全抑

13、制内 脏反应是干扰题。 19.答: A B C D E 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表现为循经低电阻特 性、经络热辐射特征、经络光学特征、循经声传导特性、经络 磁学特征. 20.答: A B C D 针灸对特异性体液免疫的调节主要体现于:针 灸可促进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针灸可调节各种免 疫球蛋白的分泌合成、 针灸可促进B细胞的活化、 针灸可促进B 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等。而 E.针灸能提高 NK 细胞的活性是干扰 题。 三、改错题答案三、改错题答案 1.电针治疗泌尿系结石机理之一在于电针通过收缩肾盂, 使输 尿管蠕动增强,促结石排出 答: 正确答案应为扩张。 2.针灸对心率的调节作用取决于

14、针灸前的基础心律。 答: 正确答案应为心率。 3.针刺激活多巴胺能系统时,加强针刺镇痛作用。 答: 正确答案应为消弱(或对抗) 。 4.针灸调节胃运动时, 胃处于痉挛状态下, 弱刺激能抑制胃运 动;胃处于弛缓状态下,强刺激能增强胃运动。 答: 正确答案前句应为 强,后句应为 弱。 5.根据经穴的神经节段支配规律, 四肢处于同一节段的各经穴 位主治大体相同,躯干部每条经各穴位主治基本相同。 答: 正确答案应为躯干部处于同一节段的各经穴位主治大 体相同,四肢每条经各穴位主治基本相同 四、名词解释答案四、名词解释答案 1.答: 实验针灸学是在中西医学科学理论指导下, 应用现代科 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

15、究针灸学基础理论、刺灸效应和机理, 探索针灸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针灸 学科新的分支,也是针灸学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2.答: 循经感传现象指针刺、电脉冲及其它方法刺激穴位时, 人体出现酸、胀、麻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 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 3.答: 皮肤导电量较高的点为良导点, 由良导点连成的线称之 为良导络,这些连线大多与古典经脉循行线相似。 4.答: 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各种异常 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穴位病理反应。 5.答: 机体对针灸的敏感性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 称为针灸的 时限性。 五、简答题答案五、简答题答案

16、1.答: 针感、手下感与针处肌电活动的关系是在正常情况下, 针感、 手下感与针处肌电活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针刺的机 械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兴奋了某些传入神经末梢或感觉器, 使它 们发放传入冲动,引起酸、麻、重、胀等感觉,并反射性地引 起针处的肌肉收缩, 使施术者手下产生沉紧的感觉, 同时反过 来加强针刺的刺激作用, 会使更多的感受器兴奋, 从而起着加 强和保持针感的作用。 2.答: 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是研究表明, 针灸治疗 脑血管病的疗效, 主要是通过改善脑的氧代谢和脑血流量、 降 低患者总胆固醇、 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防止或改善动脉粥样硬 化、减少红细胞及血小板的聚集、降低全血粘度、扩张脑血管 及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的建立、 改善甲皱微循环、 提高患者体 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调节体内紊乱的神经递质、 减少氧自 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等途径实现的。 六、论述题答案六、论述题答案 1.答: 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有 : (1) 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入途径 : 针刺信号是通过穴位深部的感受器及神经末梢的兴奋传入中 枢的。针刺强度主要是 A、A类纤维兴奋,因此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