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74998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7期 农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养 汪川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分析工业化背后的农业因素,并从工农业部门技术进步的角度探究工业化 的起因。本文首先区分了两种农业生产技术,即传统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并指出在传统的农业生 产技术下,工农业生产技术都陷于停滞;而在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对工业 化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进而以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工业化为例,对英国工农业生产率数据 进行实证分析,并证实了上述结论。最后,本文将工业化依赖于农业现代化的结论应用于我国工业 化的实践,指出了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工业化存在的偏差,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我国进一步推动 工业化

2、的重妥意义。 关键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增长 一、引言 工业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分水岭。根据Madd ison(2001)所观测到的数据,自工业革命以来,以英 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率先摆脱了长期以来的低水平发 展陷阱,实现了工业化和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与 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化发端较晚,但自二 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也实现 了质的飞跃。 在经济学研究当中,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来 解释工业化已然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学领域,就该 领域而言,揭示工业化的文献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归 纳为以下三个范式:技术替代论、要素互补论、文化 决定论。首先,技术替代论区分了传统和现代的两 类技术,并把

3、工业化看成是现代技术对于传统技术 的内生替代(Goodfriend Hansen Tamura, 2002; Lucas, 2002; Ngai, Rachel Hayashi Tao Kremer, 1993; Galor Doepke Tamura, 2006),并把工业化描述 为经济摆脱马尔萨斯陷阱走向持续增长的过程。再 次,文化决定论把工业化归因于节俭、积累以及创新 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近年来,UGT理论(Unified Growth Theory)成功地延续了这类思想,Galor而随着农业中间产品 精汪)iJ,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邮政编码:100045,电子邮箱:wangc

4、huancass. rg. cn。本文得到中国社科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所重点课题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研究的支持。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97一 种类的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本文的结论 强调工业化中工业技术水平的飞跃正是农业的现代 化生产替代传统的农业生产的结果,这是因为农业 资本化生产促进了农业的技术进步和农产品产出的 增加,从而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条件下,农业技术进 步保证了工业品相对价格和工业利润的稳定,这也 就保证了工业技术的持续发展。相比之下,在传统 的农业生产技术下,由于没有技术创新,农业生产的 增长远落后于工业部门,这使得农产品相对价格抬 高,从而相对压低了工

5、业利润,工业化和工业技术创 新都将陷入停滞。 农业生产对于工业化的支持作用是传统发展经 济学的经典结论(Nurkse,1953; Rostow, 1960; Gerschenkron, 1962; Schul钮1964;Lewis, 1978),但与该类文献相比,本文有以下创新:首先, 在对工农业技术进步的处理上,本文采用新经济增 长理论中R相反,在低交易效率水平下,传 统的农业生产下技术进步的匮乏也就对工业技术进 步造成了限制。 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给出了一个多 部门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第三部分描述了模型的均 衡以及农业现代化生产对工业技术飞跃和长期经济 增长的意义;第四部分以工业革命

6、以来的英国工业 化为例,对英国工农业生产率的数据构建了一个向 量自回归模型,回归模型的因果分析支持了本文理论 部分的结论;最后,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探讨 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对于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二、模型 本文构建了-个新经济增长模型以研究农业现 代化经营对工业化中工业技术进步的推动性作用。 98一 本文基本假设家庭由一个代表性消费者构成,该消 费者在资本市场上以利率r自由借贷,在储蓄和油 费之间做出决策;在生产领域,本文假定存在工业、 农业和最终产品生产的三个部门,其中,最终产品生 产部门利用工农业产出的工业品和农业品作为投 入,生产出一种复合商品以用于消费者的消费和投 资。本文中

7、存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工业农 业生产中所需的中间产品。为简化分析,本文进一 步假定工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工业劳动力和农业劳动 力由经济中的禀赋所决定,并忽略了劳动力部门迁 移。 (一家庭部门 在消费者方面,经济中的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 函数采用不变跨时替代弹性形式(CRRA)。消费者 的跨期效用函数U的表达式如下: C(t)1-O-1 e-pt -: _ -dt (1) Jo-1-8 其中,c(t)为在t时刻消费者消费最终产品的 数量,参数。为相对风险厌恶系数,p为主观贴现 率。该消费者消费或储蓄社会的最终产品,在资本 市场上以利率r自由借贷。同时,家庭部门面临如 下的预算约束: a(t) =

8、(1+r)a(t) +w(t) -cCt (2) 这里,a(t)代表家庭在t时刻的资产,w(t)代表 该时刻的工资水平。 (二)生产部门 本文假定工业品生产部门使用工业劳动力和工 业中间物品进行生产,沿用Romer(990)的假设, 工业部门的技术随着工业中间物品使用种类的扩大 而体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相比之下,农业品 生产部门存在传统和现代两种农业生产技术,两种 农业技术都使用劳动力和中间产品进行生产;不同 之处在于,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其使用的中间 物品来源于土地、自然资源等固定生产要素,因而传 统农业生产使用的中间物品种类有限,因此该生产 方式并不能体现规模报酬的特征;相比之下,

9、在现代 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农业生产则类似于工业部门, 农业技术创新使得农业中间物品种类不断扩大,生 产展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 1.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品生产部门使用工业 中间物品和工业劳动力作为投入,其生产函数采取 了中间物品扩大的技术进步形式: YM=忐(艺XM(i)l叫 (3) 其中.XM(i)是工业中使用的第i类工业中间物 品的数量.M代表工业生产中投入使用的工业中间 产品的种类;LM为生产中使用的工业劳动力的数 量,自为工业生产中劳动所贡献的份额.1/1-是为 计算简便设定的参数调整。 2.农业生产部门。农业品生产部门存在两种 生产技术。第一种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假定生产技 术体现规

10、模报酬不变特征,生产函数具有传统的柯 布道格拉斯形式: YAT =占AZ1-JL 其中YA,T代表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下农业部门 的产出水平.A代表传统农业生产的固有技术(由于 土地等自然要素的参与),2代表传统农业生产中使 用的农业中间产品。LA为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业 劳动力的数量,古是农业生产中参数的调整。由 于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中间物品为自然要素的组 合,且种类有限,据此进一步假定Z由N树种生产要 N 素构成,即Z=XA (j汀,其中,N铸为常数,代 表有限种类的传统农业中间物品,X们(j)代表传统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j种类的要素数量。该生产函数 设定暗含着传统农业生产不具备创新性特征。 农

11、业生产中第二种技术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 该技术使用农业中间物品和农业劳动力作为投入。 类似于工业生产的特征,现代化农业生产函数采取 了如下形式: YA,M =占ZXA(j)咄(5) 其中,XA(j)是生产中使用的第j类农业中间物 品的数量.N代表农业生产中投入使用的农业中间 产品的种类;LA为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值得注意的 是,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可扩大的现代中间 物品投入替代了有限种类的传统农业中间物品。在 该类型的农业技术下,农业中间品要素种类N的扩 大标志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并展现出类似于工业生 产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 3.中间物品的创造和生产。本文进一步假定工 农业中间物品的创造

12、和生产都以最终产品为投入。 具体而言,本文假定工农业中间物品新种类的创造 使用一定数量的最终产品,并且边际成本为1/可,这 意味着一单位最终商品如果被用于工农业中间物品 的创造,都会产生可个新的工农业中间品种类。 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7期 同样地,在创造出新的工农业中间物品种类之 后,工农业中间物品的生产也需要耗费最终产品。 假定生产一单位的工业中间物品需要消耗单位 的最终商品。与工业生产类似,在现代化的农业生 产中,农业中间物品的生产需要耗费0+)单位 的最终产品。这里,是一个用来度量农业交易效 率的正常数,这个额外的单位效率成本可以看作 是农业生产缺乏工业生产的严密组织性或受到生产 中

13、的不可观测性影响而产生的效率损失的结果。 值得指出的是,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其中 间产品与工业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有着本质不同,土 地、自然资掘的限制使得传统农业中的中间物品种 类有限(N铮种),并且不能像现代农业生产体现出规 模报酬的特点。但另一方面,在每一时期,代表性个 体仍可以通过提供一种传统农业中间产品获取要素 收入,同时,利用土地、自然资源来组合成该种中间 产品并持有该种中间产品也都需要付出成本。为简 化起见,本文进一步假定持有该种中间物品须一次 性付出1/可单位的最终产品。此外,每一时期还需 要付出单位的维护成本。 4.最终商品生产部门。最终生产部门使用工农 业产品作为投入,并以柯

14、布一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 函数生产一种最终商品,其生产函数采用如下形式: Y(t) = YA ,y M 1-, 其中,Y(t)是t时刻生产的复合商品的数量, YA是最终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农业产品YM代表投 入使用的工业产品。为了分析上的简便,该部门生 产的最终复合商品的价格被标准化为a (1-),-1。 三)模型的优化 1.消费者的跨期优化。由于消费者可以在资本 市场上自由地借入和贷出。在预算约束(2)之下,给 定市场的利率r.由动态最优的汉密尔顿方程可以 得出消费者的跨期优化条件为: ?=(r) 2.工业中的优化行为。工业中的优化行为由工 业品生产部门的最优要素需求和工业中间品的最优 定价这两部

15、分组成。因此,工业中的最优选择可分 为两个步骤z首先,工业品生产的部门根据农产品和 要素的价格来确定工业中间品的使用数量。给定工 业部门的生产函数,该部门的最大化选择可以 表示为z -99一 maxPM L:XM(i)叫L 1一卢(z= l L:PM(i)XM(i) -wMLM j=l 其中PM为工业产品价格,PMX(i)为第i种工 业中间产品的价格,WM为工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给定工业部门价格水平PM,可以求得工业品生产部 门所使用的工业中间品的需求函数为: p, i X M (i) = -_ .:.一)LM (7) 山PM(i)山 其次,给定对工业中间产品的需求,垄断工业中 间物品厂商选

16、择最优的供给价格以最大化其利润, 其最大化行为可以表示为: max=PM(i)XM(i) -口XM(i) 其中,cp为工业中间物品生产的边际成本。最 优化行为给出了最优的工业利润和工业品产出: M(i) =卢(PM)iLM(8) YM=占MPFLM(9) 3.农业中的优化行为。由于农业中存在两种生 产技术,我们分别用这两种技术分析农业中的优化 行为。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下,农业生产的最优 行为可以表达为: A T=PA-LAP-卢L 1一卢 -L:P* (j)XA* (j) -wALA 其中PA代表农产品的价格水平,WA为农业劳 动力的工资水平,P. (j)为传统农业生产使用的 中间产品的价格。农业部门的最优化行为可以得到 传统生产技术下农业部门的最优利润和产量为: 产电 A.T = * (P A )L A (10) YAT =占(PA)于LA(11) 式(10)和式(11)显示,由于传统农业生产并未 展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特征,因此传统农业生产的利 润是N*种中间产品的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农业现代化生产则与工业部门生产 类似,生产中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