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苏教版选修4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74421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苏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苏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苏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苏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苏教版选修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分层作业 ( 三)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 建议用时: 40 分钟 ) 基础达标练 1下列装置不可以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CC 中的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 2在如图所示的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X 电极流向 Y 电极。若X为铁,则Y 可能是 ( ) A锌B石墨 C银D铜 A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已知条件知电子由Y电极流向X电极,因此 Y电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故Y电极只能为选项中的锌。 3铜锌原电池( 如图 ) 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 73702032】 A正极反应为:Zn=Zn 22e B电池反应为:Zn Cu 2=Zn2Cu C在

2、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2 D盐桥中的K 移向 ZnSO 4溶液 B 电池的正极得电子,A选项错误;结合该电池的装置图可知,该过程中涉及的氧化 还原反应为Zn Cu 2=Zn2Cu,B选项正确;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C选项错 误;在烧杯中由Zn 失去电子形成Zn 2 ,使得该烧杯中带正电荷的离子增加,为维持电中性, 盐桥中的Cl 移向 ZnSO 4溶液,而K 应该通过盐桥流向CuSO4溶液所在的右烧杯,D 选项错 误。 4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某电极上有氢气产生,则此电极为正极 C在外电路电子流出的为正极 D在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A 项,

3、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产生 H2的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是正极; C项,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D项,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5某原电池反应为Fe2Fe 3=3Fe2 ,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 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银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 解答此题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首先通过电池反应可知:Fe 发生氧化反应作负 极。而正极反应为Fe 3e=Fe2,Fe3发生还原反应,正极材料的活动性要弱于铁。 C项 中锌比铁更活泼,不能作正极

4、材料。 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导学号: 73702034】 甲乙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3 C 甲形成了原电池,氢气在铜极放出,而乙不能形成闭合回路,锌与H 间直接进行 电子的转移,锌片上生成氢气;不论哪种情况,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都减小。 7用锌片、铜片和硝酸银组成的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2H 2e =H2 BZn 2 2e=Zn C2H2O O2 4e =4OH DAg e=Ag D 题给原电池中,锌片为负极,电极反

5、应为:Zn2e =Zn 2;铜片为正极,电极反 应为: Ag e=Ag 。 8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 =Fe2H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导学号: 73702035】 AHNO3为电解质溶液 B锌为原电池正极 C铁质量不变 D铜为原电池正极 D 由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 则正极应是比铁不活泼的金属或 非金属 ( 如 C)(B 被否定 ) ,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C 被否定 ) ,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 生成了 Fe 2,故知电解质溶液不能是 HNO3(A 被否定 ) 。由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 9X、Y、Z、 M 、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6、 (1) 水溶液中XY 2=X2 Y; (2)Z 2H2O(冷水 )=Z(OH)2H2; (3)M 、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M 2e =M2; (4)Y 可以溶于稀硫酸中,M不被稀硫酸氧化。 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 AMNYXZ BNMXYZ CNMYXZ DXZNMY C 由反应 (1) 可知活动性YN ;由 (4) 可得, MY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这 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NMYXY D 由图示电子流向知X为负极, Y为正极, 则电流方向为Y外电路 X, 故 A错; 若 6 两电极分别为Fe 和碳棒,则X为铁, Y为碳棒, B错;负极上失

7、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 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错;若两电极均为金属,活泼金属作负极,故有活动性XY 。 1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 22e=Cu 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 3 Cu=Cu22Fe2 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 C 该原电池所发生的反应实质是Fe 3与 Cu的反应, C正确; 电板上发生还原反应, 作正极, A 错;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 2e =Cu2 ,B 错;电子在负极上产生 后经导线聚集在正极上被吸收掉,不可能通过溶液和盐桥,D错。 15根据

8、如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2Ag(s) Cd 2(aq)=2Ag (aq) Cd(s) BCo 2(aq) Cd(s)=Co(s) Cd2(aq) C2Ag (aq) Cd(s)=2Ag(s) Cd 2 (aq) D2Ag (aq) Co(s)=2Ag(s) Co 2 (aq) A 从两个原电池的电极可以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关系:CdCoAg , 则氧化性关系: Cd 2Co2Ag,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A项不符合。 16某探究活动小组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 乙两位同学均使 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 L 1 稀硫酸中,乙同学

9、将电极放入6 m ol L 1 的 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7 甲乙 (1) 写出甲池中发生的有关电极反应式:负极_,正极 _ 。 (2) 乙 池 中 负 极 为 _ 。 正 极 发 生 _ 反 应 , 总 反 应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_ 。 (3) 如果甲与乙两位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若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 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_( 填写元素符号, 下同 )活动性 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活动性更强。 (4) 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结论?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

10、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条件多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直接判断原电池中正负极”,这种 做法 _( 填“可靠”或“不可靠”) 。 如不可靠, 则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 可行的实验方案:_ _ 。 【解析】(1) 甲池中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Mg H2SO4=MgSO4H2, Mg作负极,电极 反应式为: Mg 2e =Mg2,Al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H 2e =H2。 (2) 乙池中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2Al 2NaOH 2H2O=2NaAlO 23H2,所以负极为Al , 正极为 Mg ,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3) 甲池中 Mg为负极, Al 为正极;乙池中Al 为负极, Mg为正极,若根据负极材料金属 比正极活泼,则甲判断Mg活动性强,乙判断Al 活动性强。 (4) 选 A、D。Mg的金属活动性一定比Al 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正确的,应用广泛。 (5) 判断正负极可根据回路中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等,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原 电池的正负极是不可靠的。 【答案】(1)Mg2e =Mg2 2H 2e=H 2 (2)Al 还原2Al 2OH 2H 2O=AlO 23H2 (3)Mg Al (4)AD (5) 不可靠根据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或电子转移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