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活动单(新编写)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32909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4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活动单(新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活动单(新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活动单(新编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1 页 共 16 页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活动目标 : 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 式。 活动重点 : 1掌握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条件。 2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安排 :1 课时 活动过程 : 活动一:读课本P5051,分析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和矿业: 2工业: 3商业和服务业: 活动二:读课本P5256 和下图,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 2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2 页 共 16 页 3 活动三:读课本P5758,了解产业

2、布局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基础练习 :见资料。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活动目标 : 农业的区位及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 形成条件。 活动重点 : 1.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运用案例,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理解农业发展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 则。 活动安排 :3 课时 活动过程 : 活动一:读课本P5962,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有: (1) (2) (3) (4) 2影响农业的科技因素有: 3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有: (1) (2) (3)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3、 必修二第三章第 3 页 共 16 页 活动二:读课本P6266 和下列图,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布及其成因。 (一)农业生产类型的划分: 1按生产对象分: 2按投入状况分: 3按产品的用途分: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 水稻种植业: (1)分布: (2)形成条件: 有利: 自然条件方面: 社会经济条件方面: 不利: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2. 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 (2)发展条件: 3. 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4 页 共 16 页 (2)种植的作物: (3)基本特征: (4)发展条件: 4. 混合农业: (1

4、)分布 (2)种植的作物和饲养的动物: (3)特点: 5. 乳畜业: (1)分布 1 2 (2)形成条件: 6其他 基础练习 :见资料。 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活动目标 :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 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重点 :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5 页 共 16 页 1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运用案例,分析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活动安排 :3 课时 活动过程 : 活动一:读课本P6769,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工业的三

5、大区位 1 2 3 其优点是: (二)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的自然区位(次要因素): 2影响工业的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主要因素): 3影响工业的环境生态区位因素(主要因素): 活动二:工业布局的类型(五种指向型)。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6 页 共 16 页 特点有代表性的工业部门厂址选择要求 原料指向型 市场指向型 动力指向型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技术指向型 活动三:读课本P7074,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1工业联系: (1) (2)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1)工业转移的原因: (2)工业转移的路线: (3)工业集聚: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4工

6、业与环境: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7 页 共 16 页 基础练习 :见资料。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活动目标 : 交通与聚落、 商业网点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 的影响。 活动重点 : 1. 列举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2知道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3根据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4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活动安排 :2 课时 活动过程 : 活动一:读课本P交通运输与聚

7、落: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古代: 现代: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布局: 形态: 北方: 南方: 活动二:读课本P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古代: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8 页 共 16 页 现代: 2交通运输的变化与城镇分布: 活动三:读课本P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商业中心的形成和规模: 2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 基础练习 :见资料。 第三章知识要点读记: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特点: 1、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离不开自然条件(地形

8、、气候、土壤、水 源) 。 石油开采受石油矿藏状况限制。 2、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3、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 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 (1)生产协作(生产联系): 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如布匹生产。 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如汽车生产。 钢铁工业生产流程长,过程复杂,形成钢铁工业城市,配套企业有耐火砖、制氧、 修配等。 (2)商贸联系: 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

9、式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9 页 共 16 页 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 差异,受限制较多。 (3)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 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 和信息交流。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 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 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 形成了工业地域。 (工业联

10、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 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区域。 2、工业规划,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3、工业布局,尽量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 方面的优势,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 (地域分工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产业集群) 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一)自然条件: 1气候: (1)热量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2)光照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3)降水 2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

11、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 展立体农业。 3土地、土壤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料是有限的。不同地 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 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例: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红壤酸性茶树。 4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 养殖,水源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典例: 分析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气候(热量、水分)。 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水源、光照。 天山地区的冬

12、夏牧场:地形。 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高度而变化:地形。 (二)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10 页 共 16 页 *典例: 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因素: 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农业技术装备。 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农业生产技术。 (三)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3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二、农业地域

13、类型及划分 1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 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 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2划分: (1)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 (2)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 (3)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三、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 (一)水稻种植业 1世界水稻生产的分布:大部分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 其他地方也有分布。 2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劳动

14、力多、市场广阔(可以缓和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种植历史悠久、人们喜食大米。 不利条件: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1)小农经营。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水平低,日本除外。 (4)水利工程量大。 (5)科技水平低。 (二)大牧场放牧业 1主要分布: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其中:美、阿牧牛;澳、新、南养羊。 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业发展条件: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世界上主要牛肉出口国。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11 页 共 16 页 (3)距

15、海港近。 3为促进牧牛业发展,阿根廷人所做的工作: (1)培育良种牛。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3)开辟水源。 (4)种植饲料。 (三)商品谷物农业 1作物:小麦、玉米。 2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美国是最大的谷物生产国。我国的东北、西北也有。 4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1)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便利的交通。 (3)地广人稀。 (4)高度发达的工业。 (5)先进的科技。 (四)混合农业 1生产方式: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结合。 2分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

16、、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地。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种植小麦和牧羊。 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和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2)主要分布在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中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 (3)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三个优点: A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和休耕。 B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C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植小麦还是牧羊灵活的生产选择。 (4)产销: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靠公路销售方便,多出口英国。 (5)东水西调,将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五)乳畜业: 1分布: (1)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的五大湖和澳大利亚等地。 (2)城市郊区。 2主要成因: (1)气候适宜:气候冬温夏凉,阴雨天气多,阳光不足,不利于种植业成熟,利于多 汁牧草生长。 2013 高一地理“活动单” 必修二第三章第 12 页 共 16 页 (2)市场广阔。 (3)交通便利。 (六)种植园农业 1特点: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2主要分布:亚非拉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橡胶、油棕种植园主要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