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政治1—5课复习课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148729126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8.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政治1—5课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九上政治1—5课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九上政治1—5课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九上政治1—5课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九上政治1—5课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上政治1—5课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政治1—5课复习课(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上政治15课复习课,思维导图,富强与创新,踏上强国之路,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坚持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促发展(重要性) 中国腾飞谱新篇(表现、证明),改革进行时(为什么、怎样做) 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怎样做),目的,创新改变生活,创新永无止境,感受创新(改变生活) 创新引擎(对人类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创新强国(科技创新现状、教育的重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 ) 万众创新(怎样促进),共同富裕(6年5考),改革开放(6年2考),思维导图,-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必背考点梳理,1.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 2.为实现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P3页)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站起来) (2)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富起来、强起来奠基)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

3、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富起来、强起来),必背考点梳理,-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4页) (1)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2)制定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主体:全国各族人民。 (4)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第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第二,改革开放,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

4、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基本途径是“引进来”和“走出去”) (5)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背考点梳理,-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4.为什么把“改革开放”称为“伟大的变革”? (1)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

5、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成就: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5.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6.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P11页) (1)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积极面对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信息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

6、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必背考点梳理,-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7.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P911页)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P9第一句)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P9第三句)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P10第一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P10第二段)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11第一段) 10.为什么要

7、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的发展思想)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有利于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6)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背考点梳理,-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1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8、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P9页) 12.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怎么做)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真题演练,例1 (2019广东24)下图说明我国( ) 2014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根本改变

9、五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 A. B. C. D. ,C,解析:五年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发生率在逐年下降,说明我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说法正确;当前我国还未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改变,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与国情不符,排除,故选C,真题演练,例2. (2016广东25)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既可扶知,又可扶智,还能扶志。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这说明我国的教育扶贫() 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唯一途径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体现了政府共享发展的理念体现了政府精准扶贫的要求 A. B. C. D. ,【解析】考查点:全面

10、小康社会、共同富裕。解题思路: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错误;我国的教育扶贫,体现了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和精准扶贫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确。,C,真题演练,例3. (2017广东20)2016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农村贫困人口4 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 240万人,超额完成1 000万人脱贫目标,革命老区井冈山率先宣布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有利于() 迅速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自信提高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A. B. C. D. ,【解析】考查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1、共同富裕。解题思路:2016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有利于提高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增强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自信,正确;我国的脱贫攻坚不可能迅速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表述错误,排除。,D,-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思维导图,创新(6年3考),考点梳理,理考点剖典型,必背考点梳理,-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1.创新对个人及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2、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3)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为什么要重视创新?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4)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5)创新是改革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必背考点梳理,-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3.如何理解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

13、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4.我国应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 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

14、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必背考点梳理,-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5.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园的中国梦离不开教育?(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6.如何促进万众创新?(怎么做) 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倡导每个人都是创新者和创业者;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 7.企业为什么要提高创新能力?(P25页)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

15、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必须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必背考点梳理,-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8.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知识产权?(P27页) (1)原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2)做法: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当知识产权收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9.创新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P28页) 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意义: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10.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P24页) 创新不唯年龄、学历、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

16、中实现自我价值; 创业不分男女、城乡、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真题演练,例1. (2015广东24)2015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和随钻测井系统联袂完成钻井作业,这代表着当今世界钻井、测井技术的最高水平。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同时拥有这两项技术的国家。这说明() A.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处于世界前沿 B. 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C. 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最终要依靠教育创新 D. 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B,真题演练,例2.(2019扬州11)2019年5月21日,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媒体专门采访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根本问题还是教育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教育关系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科技水平反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青少年只需考虑自身前途和命运 A. B. C. D. ,【解析】考查点: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解题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