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719962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 问题及对 策分析 工作分析 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 问题及对 策分析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更多企业学院:./Shop/./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 套讲座+89700 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 套讲座+16388 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 套讲座+6020 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 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 套讲座+27123 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

2、7 套讲座+ 324 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 套讲座+ 8720 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 套讲座+ 13920 份资料./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 套讲座+ 17945 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 套讲座+ 14350 份资料./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 套讲座+ 4879 份资料./Shop/47.shtml 关于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关于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于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 杭州市司法局倪毅 司法鉴定是

3、在诉讼过程中,对于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按诉讼法的规定,经当事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或 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专门性问题作出判断结论的一种 核实证据的活动。简单地说,司法鉴定就是侦查、起诉、审判等诉讼活动中依法进行的鉴定。作为司法证据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体制改革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1998 年国务院明确赋予司法部指导全国“面向社会 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这是我国法制建设是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改变现阶段我国司法鉴定现状,适应依法治 国方略的需要,推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今年我市市级机构改革中,也在司法行政机关中增 设了

4、“司法鉴定管理处” ,明确赋予了“指导全市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职责,司法鉴定统一管理模 式也在我市呈现出积极探索、稳妥推进的新局面。作为司法行政系统中的普通一员,本人就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 历史发展及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改革完善作尝试性的探讨。 一、 司法鉴定制度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西方司法鉴定制度的起源与完善 鉴定活动是随诉讼活动产生的。国家的司法职能出现以后,由于诉讼活动的开展,便有通过鉴定提供证据和审查 证据的客观要求。 西方国家的司法鉴定制度起源于封建社会初期。有史料证实,司法鉴定在 16 世纪就被纳入法典。1532 年,德国 的加洛林纳法典219 条当中有 40 条涉及到对

5、鉴定的规定。 从 18 世纪到 19 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司法制度的大变革,其中的刑事诉讼制 度由纠问式向控告式转变。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相继制定了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的较为完备的 刑事诉讼法典,其中对于鉴定问题作了与过去有诸多不同的具体规定,如鉴定的申请权、鉴定决定权、鉴定主体 资格、鉴定程序、鉴定结论的效力等均写入了法典,体现了与资本主义司法制度相适应的特点。这是现代西方国 家司法鉴定制度的雏形。 20 世纪以来,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对自己的诉讼法典至少进行过 3 次以上的修订增补,其中关 于鉴定问题增补的条款与内容不少。主要集中在鉴

6、定对象、鉴定机构、鉴定标准、鉴定活动方式、鉴定结论的评 断、 鉴定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适应现代法制需要的深层次问题上。 反映出鉴定制度改革的时代特点及与司法制 度发展的同步性、层次性。有的国家为了实施诉讼法中关于鉴定的规定,还制定了单行的鉴定法规或鉴定条例。 如美国 1937 年制定的统一鉴定证言法等。 (二)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现状 根据史料证实,我国最古老的鉴定活动产生于距今两千余年的奴隶社会。在周朝就有了为诉讼服务的伤害鉴定。 封建社会鉴定手段较为普遍,鉴定的对象和范围也较宽,并制定有许多法规。秦汉以后,法医鉴定、笔迹鉴定、 文书鉴定、痕迹鉴定逐渐兴起与扩大。我国唐、末时期,鉴定制度发

7、展到较为完备的程度 : 唐代将鉴定人“作虚 假结论依罪受罚”加以法定化 ; 宋代的法律规定了鉴定官员的身份与职责、检验内容、检验记录的格式等,说明 鉴定管理制度有了雏形。 我国现代司法鉴定制度确立于本世纪初期。1906 年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对鉴定问题作出规定, 但这部法典末获得批准。1907 年清政府颁布了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此中对鉴定作了较多的规定,仅鉴定人 就有 2 条:“凡诉讼上有必须鉴定,始能得其事实真相者,得用鉴定人”(第 74 条);“鉴定人须由审判官选用, 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有一定学识经验及其技能者,均得为之”(第 75 条)。1928 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刑事 诉讼

8、法 ,对鉴定作出了较具体的规定。 新中国建立以后, 我国司法鉴定工作有很大发展, 在处理各类诉讼案件中起了积极作用。 五六十年代公检法机关, 根据当时的法规和各自办案的需要,分别制定了部门鉴定工作细则,作为不成文的“习惯法”共同遵守。1979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对刑事鉴定作了原则性规定,1996 年在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又对 伤情和精神疾病的医学鉴定作了增补。1989 年和 1991 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对民事鉴定和行政鉴定问题作了规定。 50 多年来,我国立法、司法、执法活动都经过十分艰难、曲折的历程,法制基础薄弱,作为诉讼制度

9、中一个微 小组成部分的司法鉴定制度无疑较显稚嫩。 二、 我国现行司法鉴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司法鉴定工作一直被作为司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侦查、审判工作中得到较多运用。建国以来,我国每年 鉴定案件由最初几万件上升到近几年来的近百万件,司法鉴定在为处理各类案件提供线索、收集证据、审查核实 证据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技术建设角度来说,这项工作发展速度很快,尤其在中 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 30 年中,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推动下,司法机关加强司法科技建设,把“科 技强警” 、“科技兴检” 、“提高办案的科技含量”作为业务发展战略,具备了与其他业务建设相应的规模。但从

10、法制建设角度来讲,司法鉴定工作显得滞后,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存在多种弊端,主要 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法鉴定的法律制度较为滞后 1998 年以来,在司法鉴定工作改革过程中司法部根据国务院职能配置,颁布了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 和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规范了面向社会鉴定机构的设立条件、鉴定人的资质条件等准入标 准 ; 黑龙江省、重庆市、吉林省、四川省结合本地实践,先后出台了司法鉴定地方性法规,有力地推动和规范了 上述地区的司法鉴定工作。但从全局上看,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司法鉴定法,对司法鉴定的法律规定分 散于三大诉讼法中。由于没有规范司法鉴定的统一

11、法律,只有各部门规定的调整特定范围的司法鉴定规则,存在 的突出问题是 : 鉴定的标准和效力层次无统一规范,鉴定的程序和方法无统一规则,鉴定的受案范围无统一标准 ; 鉴定的执业分类无统一规定 ; 鉴定的管理无统一的主管部门,鉴定的法律责任无统一的确认体系等等。于是,国 家各司法机关因司法工作具体操作急需,相继制定了一些调整司法鉴定购规章性文件 : 比如公安部制定的刑事 技术鉴定规则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法医工作细则(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工作 暂行规定 ,还有最高检、最高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精神疾病鉴定暂行规定和人体轻伤鉴定标 准 、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等,这些规定

12、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司法鉴定领域无法可依的困扰,对于本部门的司 法鉴定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总的来说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循其原因主要是: 1、这些规定的效力从本质上讲只适用本部门。比如最高人民法院以法发200123 号文件形式下发的人民法院 司法鉴定工作暂行规定 ,本人与辽宁六合律师事务所刘洋飞律师的观点相同,即从文件本身的性质来看其不是 司法解释,而是法院内部管理制度,与其他行业、单位的管理制度的性质是相同的,对外没有法律效力。该规定 第 4 条“凡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案件,应当由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鉴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统一对 外委托鉴定” ,的确带有明显的部门利益倾向,当然也如同

13、刘洋飞律师所述:违反了当事人意志自治原则,侵害 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平等竞争权, 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所以从法理上讲由于这些规定仅适用于本 部门,不具有普遍效力,同时诉讼活动也不仅仅限于某一个系统,一旦诉讼推进到新阶段,由于各部门各有自己 的规则,往往会出现相互扯皮、重复鉴定的情形,使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受到损害。 2、这些规定限定了司法鉴定的主体范围。实践中鉴定对象的范围日益扩大,使超出本部门规定范围的司法鉴定 对象无法可依,使大量的民事、经济案件找不到鉴定机构,或因当事人对鉴定机构的鉴定权有异议,而被拖延甚 至无法裁判。 3、对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和鉴定人权利义务等规定参差不齐。由于

14、各部门的规定内容粗细不均,技术标准和法 律水准不一,甚至失衡,往往会出现各行其是,造成矛盾、冲突现象,难以适应诉讼领域的逐步拓宽,新型案件 不断出现,司法鉴定范围日趋扩大的新情况。 (二)司法鉴定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当前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为保证侦查、检察、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建立了与本部门工作相适应的 鉴定机构。 由于公检法机关都分别设置了鉴定机构而形成了各自为鉴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这种 “自侦自鉴” 、 “自 检自鉴”和“自审自鉴”的管理体制虽有有利于诉讼的某些阶段,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行政干预和人 情鉴定难以避免,违背了诉讼的原则,也降低了司法鉴定的权威性,损害了司法

15、公正。在司法鉴定各项制度的设 置上存在种种不匹配和扭曲的现象, 一方面规定鉴定人同司法人员一样应实行回避制度, 要求鉴定人中立于双方 当事人,以体现保持“中立鉴定人”的底蕴 ; 另一方面又规定这些人员属于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如列入司法机关 人员编制、享有公职人员身份等,使鉴定人处于不能中立的结构中,致使鉴定人的定位和实际处境相矛盾。一旦 案件涉及司法机关自身的责任问题,鉴定程序的公正性、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就难以保证。 (三) 司法鉴定的范围、对象无明确界定 司法鉴定的范围, 一般是指司法鉴定开展的学科范围, 其鉴定对象则是指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 在我国, 刑 事诉讼法第 l19 条至 122 条、

16、 民事诉讼法第 72 条、 行政诉讼法第 35 条对鉴定的范围仅以“与案件有 关的专门问题”一言概之,但对什么是“专门问题”法律上没有界定,也没有补充性法规作明确规定。由于法律 没有规定如何调整鉴定范围,致使实践中对该对象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无法律依据。 (四) 司法鉴定的运行机制较为混乱 当前,尤其是公、检、法等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司法鉴定机构之间受理鉴定的范围不明确。这主要是因为没有 一套科学完备的有关鉴定受理的统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各系统、各层次的鉴定机构的鉴定受理工作普遍存在 着随意性、混乱性和重复性,只要有送鉴的,不管自己有无鉴定权,不管有无办案机关的委托信,也不管是否属 于自己管辖区域和是否有能力鉴定,更不管是否进行重复鉴定,只要有利可图,就来者不拒,造成当前鉴定工作 混乱无章,各鉴定机构之间相互扯皮,对案件的起诉和审理产生了负面效应。鉴定结论的效力级别也较为混乱, 不同的鉴定机构就同一问题作出意见相反的鉴定结论的证明效力的确定无章可循。尽管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