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申体议论文_语言运用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693867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申体议论文_语言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引申体议论文_语言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引申体议论文_语言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引申体议论文_语言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申体议论文_语言运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范文引申体议论文_语言运用 引申体就是读后感。它也是根据特定材料写成的议论文,但写作重心,不在对材料本身的评论上。材料只是一个引子,由它来引申出某种道理、某种规律、某种主张,联系生活实际,启发读 者思考。 1.关注社会热点。 2.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特点。 题目重:从-想到的 要求:(1)填充横线上的内容,使文题完整明确。 (2)观点要有实际意义。 (3)字数不少于800字。 题目2:读后感 要求:(1)自选一篇文章,写读后感。 (2)观点要有实际意义。 (3)字数不少于800字。 两篇文章都属于引申体议论。题目1是由社会上某种现象引发的感想,旨在激起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题目2是谈读书的感

2、受。因为文章的重心在“感”上,所以选择材料时,应当注意感受空间比较大、现实意义比较明显的内容。其次,从写法上,应当按照体式要求,开头先交代清楚所读材料,然后引发感想,最后,照应材料结束全文。 例文1 由北大才子落魄卖肉想到的 薛涌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青年陆步轩以当年所在县的文科状元考入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长安县柴油机械配件厂,县计委曾将他借调到机关工作,后来陆步轩自告奋勇去了计委办的企业。遗憾的是企业几年后垮了,此后陆也就开始了他漂泊的工作经历:搞过装修,开过小商店,2000年租房开起了肉店至今,一年忙到头,交了水电费、房租后也就所剩无几了,去年厂里给他办了“低保”。陆步轩从一个“山村穷小子”

3、,变成“北大才子”,接着“落魄卖肉”,成了新闻人物,媒体闹得沸沸扬扬。然而,这台戏之所以能唱得这么热闹,全在于社会各界对“大学是什么、大学的精神和使命是什么”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有一种误会。北大改革的决策者们,也并没有从陆步轩的经历中看到北大教育的阙失。 教育是培养有美德的公民,而不是特权阶层。社会各阶层的人在校园里聚集,毕业后又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样才能使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在校园里撞击,学生学到的才是“理解”而不是“偏见”。而许多人理解的教育原则,说白了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古代兴科举,要做到“野无遗贤”,无非是把社会的人才都吸收到政府和国家机构中。于是从太学到县学,官方的学府

4、全在县治以上的城市。教育就是培养脱离基层社会的统治人才。如今北大的教育离此有多远呢?对陆步轩的遭遇,许多人的想法是:北大的学生毕业后一定要被委以重任,而不是回到草根社会。于是北大的学生绝对不应该沾腥动粗,否则就是人才浪费。于是像陆步轩卖肉的事情一出来,政府、大学、媒体都觉得自己有责任。陆步轩本人也觉得惨得不行,甚至没脸见人。 如果陆步轩接受的不是北大的教育,而是真正“世界一流大学”或者哪怕是二三流大学的教育,他对自己的处境、对生活的看法、对事业的态度,肯定有所不同。他开肉店,起步不久一个月就挣五六千块。北大毕业生能挣多少?这笔收入放在生活水准低的长安县,更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美国当今势可敌

5、国的零售业王国,大多是这么起家的。当年惨淡经营的历史,成为创业者们最可吹嘘的事迹,要写进家史,让子子孙孙都记住。陆步轩每天满手油腥、住着十平米兼客厅的小屋,几年小店成了全镇第一,听起来像电影里的传奇。本来他应该成为一个英雄。北大应该花钱请他回学校对后辈们讲述些人生体验和教诲。然而,在我们的价值观念中,他竟成了全国最著名的可怜虫。 如今,“眼镜肉店”已经成了全国最知名的肉店。人们还操心让陆步轩换个好工作,吃人家的嗟来之食,而不是如何看护、发展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事业。其实经营得好,“眼镜肉店”完全可以成为全国最大的肉业集团。他如今的经历,岂不是“天降大任于斯人”吗?他做生意老实,而且“知书达理”,

6、即使创造不了一个全国规模的连锁店,至少在本地可以成为“地方贤达”,代表当地个体户的利益,“为民请命”,参与协调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承担这样的责任,受北大的教育有什么委屈和浪费的? 陆步轩的凄凄惨惨的故事,恰恰说明了这种坐享其成式的精英教育对学子们的精神毒害。一位英国人当年访问还是非常“蛮荒”的美国时观察到,美国的普通小民百姓身上,有一种欧洲人没有的“自由的尊严”。一对美国农民夫妇,一年到头累断了腰地劳作,以维持基本的生存。但是他们没有一点自我怜悯,反而身上洋溢着一种骄傲:“我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我干我地里的活儿不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之下。谁也别来对我指手画脚,告诉我该干什么!”读读富兰克林自传,

7、他当学徒时境遇不比当今的陆步轩好,但人家活得多么骄傲!北大的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的,是这种生命的尊严,这种对命运高贵的承受,而不是一种等待别人尊重的傲慢,或者得不到这种尊重时生不逢时式的自暴自弃。作为一个“老北大”,笔者对当今学弟学妹们的劝告是:摆脱北大的太学心态,学会在社会中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充当什么“栋梁”。 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有些东西是永远无法被剥夺的。 本文由北大才子当街卖肉引申出对当今高等教育功能的思考,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观,见解深刻。 例文2 人车如流,拥堵在交通要道,百般劝导无效,情急之下,交警街头当众下跪,为求围堵者还城市一个畅通一条来自包头的新

8、闻,引发一场关于“职责”与“尊严”的讨论。礼重莫重于下跪,受辱莫辱于下跪,国徽在上,银盾在肩,岗位就是地位,身份就是权威,何须屈尊,以至于下跪? 居其位尽其职,其职大如天;执其权负其责,其责重于山。千重万重,莫重于尽职;千辱万辱,莫辱于失责。为职责而跪,何辱之有?作为自然人,人格高于一切,追求和实现人格的平等,标志着社会文明正在出现的新境界。关于民工的身份歧视,关于河南人的形象歧视,关于教师评聘的身高歧视,关于就业的性别歧视,关于提拔的年龄歧视向一切歧视宣战,还每个人以神圣的尊严,这就是人们拒绝交警下跪的全部合理性所在。 作为社会人,职责高于一切,让“人尽其才”与“人尽其职”共同打造一个旨在“

9、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在这位下跪的包头交警面前,那些拥权自重,颐指气使的各等“公仆”,显得那么渺小!那些工于内耗、不顾大局、为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各色“血性男女”,显得那么猥琐!那些尸位素餐、饱食终日的各类“撞钟和尚”,显得那么轻薄!人们在为这位下跪的交警礼赞的时候,呼唤的是一切社会人所应具有的更高层次的尊严!下跪,是变态;但只有在这变态中,才让人悟得应有的常态该是怎样的。 这一幕下跪,值得历史定格,让后人知道,为了一个尽职尽责的社会,前人付出过怎样的代价。请注意下跪交警的膝下,有一块熠熠发光的金子在。 文章从包头交警当众下跪引出“职责与尊严”的话题,揭示出社会道德与个人职责的

10、统一关系,具有警醒作用。 例文3 读朱熹观书有感 邹晓明 近读朱熹的一组诗作观书有感,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字平实,写的是家门前那口小小的池塘,似乎是读书之余,偶一抬头,见塘水宜人,波荡影摇,怡情洗心,便出此作。然而再看这组诗的总题,我们便会发现作者隐含在诗中的深意。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撇开功过不谈,他不失为一个大学问家。而这首诗,恰是关于如何“治学”的。 在诗中,我们能品味出作者的第一层喻意是:好的书是一个人思想的源头活水。一个人的思想要能丰富、深刻、明晰,必须博览群书。作者仿佛面对着一本好书,在惊喜地赞叹:这就是

11、我的源头活水呀!脑海中一片开朗,浮想联翩,真所谓“天光云影共徘徊”了。的确,读一本好书,不仅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之一,也是一个人发展自己思想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天天到大英图书馆研读大量著作,终于作出了震古烁今的发现,但这种打破旧思想桎梏的崭新论断,如果不是建筑在对前人著述的研究分析上,又怎么能建立起来呢?读书、学习、批判,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试想,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怎么可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洞见!越是博览群书当然要在有自己批评借鉴的基础上才越能成其学业。谚云“厚积薄发”,唯有“积”之深厚,方得“发”之喷薄。 细吟全诗,我们还能发现作者的寓意并不止此。作为一个著述家,朱熹当然会很

12、注意古人的写作中有什么可以记取的方法、长处。“半亩方塘”,也可以是指古人的著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理解为灵活的思路,发展、更新的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这股“活水”。许多同学常感到作文时笔头艰涩,无物可言。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文章便是生活,有了生活才能有文章。 什么叫“有了生活”呢?我们每个人不都在“生活”着嘛?如果把这里的生活仍理解为日常琐事就错了。“有了生活”,指的是对生活进行观察、体验、思考,而后有所得。这“所得”,便是你的生活;这“所得”,再经过你大脑的加工,就充实了你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周围的事物,以其作为写作的“源头活水”。从广义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13、学问”,而要想学有所长,必须时时注意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这学问,也便如一个小小的池塘,若常有清水注入,能明澈如镜;若是断了源头活水,便会发臭了。生活,便是我们最重要的源头活水。 如果我们既能不倦地从书本中汲取养料,又注意在生活中不断扩大学识,“源头活水”定会汇成“不尽长江”滚滚注入的“浩瀚大海”。这首短短的小诗中蕴蓄的哲理是多么富有启迪啊! 本文的主体部分只有两大段,一段写“好的书是一个人思想的源头活水”,一段写“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也可以理解为灵活的思路,发展、更新的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这股活水”。后一段在写法上很是巧妙。一是把自己的发现说成是诗人已有的寓意,显得委婉自然

14、。二是对诗句的解说言之成理,一点也不牵强附会。三是联系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把理论融入阐述之中。四是善于利用原诗来打比方,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例文4 余秋雨先生在霜冷长河这本书的垂钓一篇中讲到,他和妻子到海参崴海边游玩,发现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胖老人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鱼钩,频繁地下钩起钓,钓上了很多小鱼,最后达到满满的一桶。而瘦老人的钓钩硕大无比,只想钓个大鱼,可很长时间也没能钓上一条,然而他仍然端坐着。两位老人都在满足自我,固守自我,也嘲讽对方,谁也不服谁。在瘦老人看来,胖老人是浅薄的,因为伟大的钓者是安坐着对大海谈判的代表,而不是在等待着琐碎的施舍。胖老人则鄙视瘦老人好大喜功,

15、只想钓大鱼,可什么也没有得到。我的鱼虽小,可我是一个丰收者。这个故事很耐人寻味。于是,余先生写到:“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 仔细揣摩,余先生笔下的两位老人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有时这两种价值却整合在一个人身上。多少时候,我们满足于既得,小富即安,不求门进斗金,而求门进分文,为一点小成绩的获得而沾沾自喜。小时候,有一年我卖兔子和灯笼只挣了2元钱,就感到大大的满足。后来做了教师,看到别人在报上发表文章,于是自己也蠢蠢欲动,做了不少豆腐块。当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变成铅字,编辑部给寄来几元钱的稿费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几乎每天都写东西,并且写得不算少,写完了就感到了丰收。可其中的精品又有多少呢?真正拿出来能让别人给予肯定的赞许的又有多少呢?丰收是丰收了,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丰收而已,如海参崴海边的那位胖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